女人吃膏方:补气益血,滋养祛病

时间:2022-10-12 06:03:34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诊治不孕症、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妇科内镜手术等。

膏方门诊:

周四下午(西院)

周一下午(东院)

女性膏方调治疾病历史亦然悠久,如益母草膏可调产妇各种症状;三才固本膏大补气血可治疗妊娠胎萎不长;龟鹿二仙膏治妇人任督亏虚之诸症等。在各种疾病中,膏方对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滑胎、术后及放疗后虚弱等疾病尤其适合。

1.月经不调者,多因机体气血不足,气机紊乱而致病,气血的化生是月经产生的物质基础,而脏腑为气血之源,与肾肝脾尤为相关。月经病在处膏方时要安五脏,调补气血,气机顺畅,血海才能按时满溢,经事如常,疾病向愈。中药如熟地、杞子、桑椹子、金樱子、制黄精等补肝肾之精;香附、川楝子等理气解郁;山药、扁豆、炒谷麦芽、白术等补益脾气。

2.女性带下病者,多因脾肾亏虚,带脉失约,湿热之邪下注所致。膏方中常用的中药如蒲公英、红藤、丹皮、黄柏可清热化湿,椿根皮、芡实、莲须、金樱子可固涩止带,覆盆子、石楠叶、桑寄生、川断可以温补肾阳,杞子、女贞子、桑椹子可以滋补肾阴。

3.在妊娠病中,膏方尤善治滑胎,即西医之习惯性流产。中医治疗的步骤,强调妇女未孕前的预防性治疗和怀孕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药如八珍汤气血双补;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等填精、补髓、益肾,尤能调经种子。总之,在补肾为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孕妇的体质,或温肾健脾,或疏调气血,对滑胎的保胎防漏有很好的效果。

4.妇女产后,气血大亏,又要哺乳,而乳汁亦为血所化生, 因此产后运用膏方调理尤为适合。因此产后膏方调理,药多选生地、女贞子、当归、白芍龙眼肉、首乌等滋养阴血;太子参、白术、茯苓等健脾和胃;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

5.对于慢性盆腔炎,膏方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时候以参芪等益气,辅以川楝子、陈皮、延胡索等调气,红藤、蒲公英、地丁草祛其邪,巴戟天、仙灵脾、桑寄生等补肾,茯苓、白术、米仁等利湿,黄柏、丹皮、泽泻等清热,扶正祛邪,气血同补,病邪自去,肝肾充足,则可痊愈。

6.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病机多为肝肾阴虚,阴阳失衡,用膏方滋补,平调阴阳,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女性迈入49岁,肾气渐衰,冲任二脉亏虚,精血不足,治疗上偏阴虚者宜补益肝肾,偏阳虚者应补其肾阳,方药如山茱萸、熟地、杞子、女贞子、龟甲等益肾填精;巴戟天、仙灵脾、鹿角偏温肾助阳;心肾不交者予黄芩、山栀泻火,白芍、阿胶交通心肾。合理用药,以达平衡阴阳之功,以助妇人安度围绝经期。

膏方还可调治其他妇科慢性疾病,效果明显,但我们应重视膏方的服用方法,如初服膏方或内有实邪或脾胃功能不良者,可先予开路方,祛除实邪,调节胃气。服用过程中如遇月事、感冒、腹泻、纳呆时应停服。

另外,膏方需长期服用,临床处方应避偏颇,不能补益太过而恋邪,攻邪太猛而伤正,用药应平和进补,药味剂量适度,全面综合平衡,分清主次,抓住主干为纲,侧支为目,纲举目张,做到气血互补,阴阳兼顾,升降结合,动静相宜,重视脏腑的生克关系,顾护胃气。

上一篇:17种氨基酸的RSLC分析方法 下一篇:口服胶原蛋白护肤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