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

时间:2023-03-15 09:06:05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语法教学 英语基本句型 八种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很多学生写的英语句子毫无语法概念,教师在批改过程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学生想表达什么,而且句子无主语的现象比较普遍。针对这一情况,经过教师们的深入讨论,最后得出一致的看法――今后的语法教学应着重强化学生的句子意识,加强英语基本句型在语法教学中的课时比例。笔者作为我院2014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大一时期的语法老师,经过认真反思,意识到当时授课过程中对该届学生基本句型的讲解与训练着实不够。经过笔者与另一代课老师的认真研讨,决定对我院13级的大一新生在语法课的授课过程中,加大对基本句型的讲解与训练,并决定从开学伊始到五月中旬这段时间的授课都以英语基本句型的讲解与训练为主线,穿插以句子成分与英语词性的讲解,最终使学生做到在掌握英语简单句基本的知识后,今后的写作或者口语交际中能够做到“句句有型,个个合法” ,也就是说自己所写、所说每句话都套用基本句型的某一种或两种,每个分句的成分都符合语法要求。

1依据

我院英语专业学生所选用的教材为章振邦教授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该书的第一讲的第二节把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归结为五种,即主―动―补(SVC)结构;主―动(SV)结构;主―动―宾(SVO)结构;主―动―宾―宾(SVoO)结构;主―动―宾―补(SVOC)结构,在此基础上,还有两个拓展句型:主―动―状(SVA)和主―动―宾―状(SVOA)。笔者翻阅了其它一些语法教材,研读了许多语法教师或者语法学术论文,发现人们把there be 也归为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句型之一。笔者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纵观英语千变万化的句子,或长或短,或简或繁,提取其主干成分,无外乎这八种,即SVC;SV;SVO;SVoO;SVOC;SVA;SVOA;there be,所有的英语句子都可以视为这八种基本句型的扩大、组合、省略、倒装或者强调,因此掌握这八种句型是学好语法的基础,是学习英语语法的核心。

2内容

了解了八种基本句型这一学习英语的大框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填充这些框架,这就涉及到句子成分。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英语的句子成分和汉语的句子成分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成分都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其中英语的句子成分还包括同位语和插入语。这样算来的话,英语的句子成分也有八种。为了便于记忆,笔者为学生编了一个口诀――“记住八八,英语哈哈” “牢记八种句型八成分,学好英语不用问” “主谓宾定状补,外加同位和插入”。

在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学习之后,笔者发现文都考研的何凯文老师对句子成分的讲解虽然有些夸张,但却非常形象生动,容易记住,笔者在何老师的基础上,把章振邦教授在《教程》中对基本句型的讲解打乱顺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新的演绎。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笔者把《教程》中基本句型的顺序重排为SV;SVA;SVO;SVOA;SVoO; SVOC; SVC,并这样讲给学生:SV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了;SVA就像男人和女人过了新婚蜜月期,总有这样那样的状况;SVO后来男人女人生了一个孩子,一个女儿;SVOA随着女儿的成长,男人女人之间又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状况,后来一致认为他们应该再要一个儿子;SVoO男人女人有了一个女儿,又生了一个儿子(当然,他们的生活也许仍会出现某种状况);SVOC过了几年,男人女人的女儿长大了,找了一女婿(成家的女儿偶尔也会给男人女人的生活带来某种状况);SVC(四十男人一枝花,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的不能共富贵,男人最后找了一个叫系的女人,生了一个孩子取名卜霍标(补货表)。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讲解动词的分类,动词就像女人,三个女人一台戏,英语的动可以分三类,只愿结婚不愿生孩子的女人,属于vi;结婚并有孩子的女人属于vt;总找别的女人的男人的女人,属于link verb。同时笔者还指出基本句型中,有些动词往往不仅限于一种句型,一个动词往往兼有系动词、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这三类动词的两种词性或兼有三种词性。在笑声中学生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七种基本句型和主要的谓语动词。

3效果

在确定学生掌握以上七种基本句型之后,笔者又进一步着重讲解了there be句型的相关重要语法知识点,并通过连词成句、造句、对话,句子接龙、写出真心话等课堂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对八种基本句型的掌握情况。较之上一级学生而言,13级的学生对基本句型的掌握普遍提高,句子意识得到加强,而且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会主动分析句子成分来检验自己的句子是否符合基本句型,并能根据自己对基本句型和句子成分的掌握纠正自己的错误。唯一不足的是鉴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已学过的单词的词性的把握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学生全凭所记单词的意思和自己对词汇词性的猜测来使用词汇。如此一来,学生写出来的句子词性误用的较多。笔者敦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尤其是精读课的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词汇词性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2篇

一、标题词语的指代

【原题回放】

春光美

周海亮

……

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毫无防备的老人。

“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我看不见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你看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可这朵花因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残缺和大自然给予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就像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种子……这与卑小无关……更与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2012年重庆卷)

【题目】

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标题词语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春光美》叙述一位老人和一个小盲女间的故事,老人循循善诱、用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小盲女走出心理的阴影,变得开朗乐观。纵观全文,“春光美”还指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和小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备考指导】

指代题,着重考查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就是先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有关的与无关的,主要的与次要的,关键的与非关键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再提取出所需要的或适合要求的信息。要答好指代题。方法有三:1.摘录。简单的指代题,所需答案直接出现在指代的上句、下句,或紧邻的前后文中,只要抓住关键词语,把相关词语或句子摘取出来即可,有时可稍加整理。2.截取。有些指代内容在上下文中直接摘取,而有些则需要有所取舍,将不需要的信息删去。3.概括。指代涉及范围比较宽广,无论摘录或截取,答案不简洁,就需要对有关信息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二、标题的含义

【原题回放】

点燃一个冬天

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又咧咧地骂。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老师,够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2012年福州卷)

【题目】

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

【解析】

此题重在考查考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取暖,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学生动手烧炭,解决了孙老师的担忧。《点燃一个冬天》是个比喻性的标题,两层含义是:学生们送的木炭能满足孙老师夫妇一个冬天取暖的需要;爱心使孙老师夫妇和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温暖。

【备考指导】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3篇

G633.3

在课前预习环节里面,我要求学生们不参考任何资料,对祥林嫂的死因进行归纳。三分之二的同学都认为是“鲁镇人情冷漠”,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祥林嫂的“命太苦”。这些归纳要么舍本逐末,要么把问题推向“惟名论”,显示出大家在理解鲁迅文章上的局限性,对小说这一文体没有深刻理解。

为了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增加大家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我在问题的设置上下了一些功夫。

首先,我请同学们复述故事情节,在复述的基础上,我带领大家完成了祥林嫂的个人年谱。在这些准备工作后,我请大家从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中找出两段她相对幸福的时光。学生很容易找到第一段是丧失丈夫来到鲁镇凭借“力气是不惜的,比男人都能干”的憨厚赢得了主人的肯定,此时的祥林嫂“脸上渐渐有了笑意”。第二段是通过卫老婆子转述的:再嫁了的祥林嫂年底都生个儿子“脸上也胖了”。

此时大家明白命运不是把祥林嫂摧残致死的主因,经历了丧夫之痛的祥林嫂初来鲁镇也会有相对幸福的时光。再次经历更猛烈的丧夫失子之痛后,祥林嫂更加憔悴,也并不就完全没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可见物质的贫穷或者悲惨的命运并未没有给祥林嫂致命的打击,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在年纪轻轻的四十岁左右就在声声祝福中走完了自己的短暂又悲惨的一生呢?

接下来,我依然对问题进行了简化,没有直接问祥林嫂的死因。我的问题设置为:请大家找出小说中和祥林嫂命运相关的人,并指出他们和祥林嫂的死有什么关系?问题的简化让大家很容易找出关键点,这个环节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完成得也很好。同学们找得很具体并且自觉按照类别进行归纳:鲁四夫妇,卫老婆子和她的婆婆及大伯,以柳妈为首的鲁镇上的人、“我”。

他们和祥林嫂的死的联系上,学生也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最后大家基本达成一致的理解:作为封建卫道士给了祥林嫂致命的打击,因为祥林嫂的种种赎罪行为并没有得到老爷们的肯定,代表着”克夫“、“不贞”的祥林嫂做什么都是错的;卫老婆子和她的婆婆大伯这些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祥林嫂的死活。柳妈和鲁镇人的冷漠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他们的嘲笑鄙视让祥林嫂更加找不到存在的价值。种种关系像一个密不透L的网,压在祥林嫂身上,她找不到活着的路,“哀莫大于心死”在这些鲁镇的人看来恐怕要“讶异于她的存在了”,还不如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这些问题解决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四嫂对祥林嫂的还是不错的,不像鲁四老爷那样苛刻?”问题提出后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附和,他们表示也有同感。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四嫂对待祥林嫂态度的句子进行研究。四嫂对祥林嫂被婆家抢走这件事情听之任之,在没有午饭吃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家里曾经有一个胜过男人的祥林嫂,觉得走了很可惜。在祥林嫂拜祭祀神品的时候按照自己丈夫的意思进行呵斥,在祥林嫂捐了门槛后,依然不让祥林嫂靠近祖宗吃的东子。看来四嫂喜欢的是祥林嫂的勤劳能干,是作为仆人的尽职尽责,在感情和观念上显然夫唱妇随,完全接受了鲁四老爷的价值观,给了祥林嫂致命的摧毁。同学们在进行了这一番探究后,也知道了问题不能看表面,要通过文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要拨开云雾见青天。

未了加深大家对课文的理解,我布置的作业是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祥林嫂的一生。学生们妙语连珠,写出来了很多深刻的句子:一个拼命想活着却最终不得不死去的可怜女人,一个深受各种礼教折磨迷失自我而不自知的女人,一个被封建礼教封建神权压迫致死的可叹女人,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

热烈的谈论和各种精彩的总结反映出问题设置的成功,问题的简化让学生意识到不能简单地把祥林嫂死因归纳为“穷”或者“命苦”,在不脱离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小说分析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要挖掘出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层原因。这种启发对学生的小说学习有很大帮助,学生以后在阅读小说特别是鲁迅的小说时就会“多一个心眼”,就会拨开这种复杂的眼花缭乱的枝叶,找到问题的筋脉。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4篇

基本上男性选择这句话的可能性要大些,因为,男人在这个社会上的压力是如此真切,和喜欢的女人也许是放松的一种方式,所以,当女人温柔地说出“需要休息一下吗?”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就被带到了床上。当然,身边是否有女人陪伴的“休息”是最重要的。

暗示性: 杀伤力: 情趣度:

“我觉得现在很寂寞”

这句话更像是一种企图引起对方怜爱的可怜巴巴的表述,而并不是充满诱惑的暗示;而且,这句话也容易被一些喜欢拐弯思维方式的人理解为U“我和你在一起感到很寂寞”……那可不是适得其反吗?

“你长得很像我的旧情人”

长得像旧情人,也许就暗示着你可以和她(他)成为现在的情人。因为他(她)是对于旧情人那么的念念不忘,但毕竟已是旧人,所以大家还是着眼当下吧。

暗示性: 杀伤力: 情趣度:

“我今天晚上有空”

这个“有空”指的是整个晚上。所以,我们才可以一起度过,一起做点大家都有“”的事。当然,也有人表示“有空”并不代表可以做什么进一步的事情,毕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暗示性: 杀伤力: 情趣度:

“我家有很不错的DVD,想去看吗”

这句受到喜欢玩小情趣的男女的一致喜爱,至于到底会看什么DVD,您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也许是法国的喜剧片,或者是美国的爱情片,甚至是日本的恐怖片,当然最值得推荐的还是丁杜・拉斯的大片。

暗示性: 杀伤力: 情趣度:

“我猜你现在穿着白色内衣,对吗”

这句话的隐藏含义是U我想看到你穿的内衣,(验证我的判断);当然,白色只是打个比方,黑色、红色、灰色……颜色本无所谓。有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女人在MSN上猜测一个没见过面但是却感觉不错的男人从外到里的着装打扮,颜色上居然猜得一点不差,男人在惊讶之余立刻对女人产生了亲近的念头。毕竟,衣服是肉体的延伸。

暗示性: 杀伤力: 情趣度:

“想进来喝一杯吗”

超级经典诱惑的句子,相对应的一句是U“不想请我进去喝一杯吗?”不要觉得他们恶俗,对于两情相悦离上床只差一步的男女,这句话将成为捅破窗户纸的关键语言。所以N多部外国电影都用了这句台词,当然,现实生活里它更受欢迎。

暗示性: 杀伤力: 情趣度:

“我一个人住”

一个人住意味着单身,意味着性生活的不满足,意味着对外界的无限开放,所以如果一个异性看着你的眼睛说“我一个人住”的时候,100%的性暗示意味也就直白地表露了出来。

暗示性: 杀伤力: 情趣度: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境还原;评判;修改;病旬教学

评判语句与修改病句是中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更是高考语文稳定的题型。它是对学生语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的一种检验。但是各种涉及语句评判和病句探讨的著述(包括现代汉语、语文教科书、指导语文考试的各类书籍等)中所罗列的基本上都是孤立于文本之外、处于静止状态的句子。

比如:这里矗立着多少厂矿的烟囱,浓烟弥漫,告诉人新兴的工业是多么发达;街街巷巷熙来攘往的人群,有说有笑,呈现着一种繁荣的景象,欢乐的气氛。――吴伯萧《难老泉》。

有人是这样分析的:“浓烟弥漫”是令人讨厌的现象,用它来说明工业繁荣的景象不妥,可将其删去或改为“气烟袅袅”之类。但我们认为这段话只有联系特定的语境去解读,才能体会作家当年的感受。我们知道《难老泉》写于60年代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新兴工业是向往和赞美的,带着赞美的口吻写“浓烟弥漫”,这样抒写烟囱的确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歌颂。所以,我们对特定时代的作品,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挑剔它。当然,今天我们再去歌颂喷吐浓烟的烟囱就严重偏离时代精神,与时代格格不入。

由此看来,对语句的评判与修改仅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显然是不够的,而是要进行动态分析,即注意当时的交际情景,进行语境还原,力图理解原作的语境,不以修改者设想的语境替换原作的语境,遵守语境还原准则。

本文就从语境的定义、语境对于语句评判和病旬修改的作用以及如何还原语境进行教学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语境还原准则。

一、语境及语境还原准则

语境这个术语是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也是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来的。它指的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词、短语、句子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则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话题,人物的言语习惯、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双方的辅交际手段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人总是结合着语境选择句子、理解句子的。比如说:“这个小伙子不错。”如果说话者年龄不大便不会用“这个小伙子”这样称呼年轻人,选用这样的词语还带有喜爱的色彩,而且,只有依靠当时的情景语境才能明确所指的是哪个小伙子。由此可以看出,语境支配着人们的言语行为,制约着言语的表达效果。不仅一句话用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环境,甚至连对不对离开语言环境都很难判断。

比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例子: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说也奇怪,她似乎很听这个女人的话,她支使她,不论什么事,她差不多都能瞒过其他警卫和看守照着去办。

教材是这样分析的:从全句的意思看,应将第二个“她”改为“这位女人”,让“她”专指“女看守”。我们认为这样修改以后仍然无法判断对错,因为没有更大的语境,这里的“位”用得是否合适我们无法判断。大家都知道,量词“位”带有褒义的感彩,在这句话里这个女人应该是个罪犯,但结合看守这个词的时代特色,事情应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那么这位女人可能是抢劫、诈骗等真正的罪犯,也有可能是共产党人。所以,这句话即使修改后仍然无法判断对错,因为它缺少了时代背景这么一个特定的语境,使我们的修改缺乏确定性。

可见,我们只有遵守语境还原准则,即评判语句、修改病旬时不能用评判、修改者设想的语境去替换原作的语境,而首先要努力理解原作的语境,才能对语句的评判和修改做到更加准确、到位。

二、如何进行语境还原教学

语境还原对病句评判与修改的作用是显著的,那么如何运用语境还原准则进行病旬修改教学昵?

1.选择现成的文学作品的例子进行教学

病句修改教学因为没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在讲课及例句的选择上就要遵守语境还原准则,要尽量选择现成的文学作品的例子,这样一来有语境,二来可以增加趣味性。如《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树声等著)所举的例子大都是鲁迅、老舍、茅盾、赵树理、等名人作品中的句子,一有说服力,二可以增强文学性和趣味性。

2.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中的病句

在课后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课上同桌相互检查,找出里面的病句并进行修改,然后把病句和修改意见当成作业上交,教师统一点评。这样不仅使修改病句有了一个语境,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那都是自己所犯的错误。

此外,对于指导语文考试的各类书籍、文章在出题目的时候最好让句子有自己的一个特定语境,参考答案要注明毛病出在哪里,而不要只有一个答案,这样不仅帮不了学生,反而使学生走进了误区,对病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可见,还原语境评判语句和修改病句,不仅能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还能增长文学知识。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女性主义;中国男性导演;女性形象

一、女性主义在电影界兴起

辛亥革命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这2000多年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是女性同志的黑暗时期,女性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甚至成为可交易的商品,男人三妻四妾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女人除了忍气吞声什么也不敢做,国家没有设立足够保护女性的法律。因此“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后,得到了中国女性的激烈的响应。特别是当时比较激进的女性文艺家。中国的电影界也开始将女性带入到银屏塑造了多种女性形象。想一想过去的最早的电影,电影中的女性通过各种各样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尊严,为妇女运动,维权运动做着不懈的努力和斗争,导演也通过塑造各种的女性英雄人物,来改变着世界上的人对女性的认识。一个个的女明星出现在荧屏上,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偶像。这些女性扮演的各种各样的角色,他们同男性演员一样,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中国男性导演塑造的女性

(一)奉献的女性

最早的电影,中国电影在银屏上会塑造这样的女性形象,大多数贤惠顾家,主要饰演母亲的角色,饰演这个角色的人一般都处处散发出东方女人所独有的魅力,他们细心的处理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小心翼翼处理着婆媳关系,展现女性的勤劳质朴,温柔善良。而在中国的电影史中,最具光彩和魅力的也就是那些有着独特命运的女性形象,在银幕中这些女性形象或者天真、或者纯真善良、忠贞无暇、风情万种、万般品性,即把生活中各种形形的性格在银幕上得以完美展现,百年电影史,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那一道道迷人眩目、绚丽多姿的女性风景线:她们或婉约清丽,或含蓄淡雅,或孤傲倔强,或自信淡然,样才构成了一部多姿多彩的电影艺术发展史。他们在影片中一般都是一直在奉献。但是地位却没有男性高,真正秉承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传统观念。这种女性形象属于奉献性女性。

(二)边缘女性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当代的电影银屏中女性角色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有很大的一部分女性他们所饰演的角色也充满着边缘化。他们饰演被丈夫抛弃的糟糠之妻,也饰演抢夺他人丈夫“二奶”、“情人”“小三”。也有的饰演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放下一些的痴情怨女。还有些为了嫁入豪门不惜出卖自己道德的“拜金女”。所饰演的角色大多数都是些为了生存,不断勾心斗角,不断地掩饰和遮盖自己丑陋的一面,美化自己。但是这些饰演这种角色的女性演员在电影中并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大多数被男人玩弄以后抛弃,或者自己所作所为暴露,得到不好的下场,这种中国男性导演所塑造的形象我们称为边缘女性。

(三)找回自我的女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女性角色逐渐走上正面的一面。职业女性多了起来,他们为了生活努力工作,她们有着辉煌的事业,也有着灵活地思维和自己的人际关系。他们不再去依靠男性。他们追求自己的个性,他们崇尚婚姻自由,也逐渐从父权和夫权中解放出来,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一些电影中他们成了主角,男性地位不如女性,女性追求着自己的事业,追求着自己的婚姻。但是在生活中遇到自己的丈夫时,她们总能做出改变,她们由原来的“冷美人”,变的清纯可人,由原来的霹雳娇娃变成了安分守己的家庭妇女。

三、中国男性导演塑造女性角色的局限性

(一)女性的身份地位

大多数中国男性导演在电影银屏中所设定的女性角色都围绕着男性在设置,设定她们主要是衬托男性的财富、权利的巨大,又或者是男性的侠骨柔情,来衬托男性的大男子主义或者暖男的形象。女性的身份地位在电影中总是太低,中国男性导演塑造女性角色时总是以男性为中心,传统的思维限制着中国导演的想象思维。为什么女一号就必须围绕着男一号呢,为什么将军都是男的呢?他限制着中国导演的思维,不利于中国电影的发展。

(二)女性形象的遮蔽压抑

中国男性导演在电影银屏中,对于女性角色形象的定位大多数是遮蔽压抑的,中国男性导演将女性人物设定为青楼的女子家里的全太太、后宫中勾心斗角的嫔妃和宫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全都是为了衬托男性主角。中国电影导演的传统观念一而再再而三为创作让步,出自电影中描绘女人的句子很多,比如“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状”这些句子中,女人都表现出了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奈。

四、结束语

电影号称是第七门艺术,本文在论述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中国男性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他们大致分为三种奉献的女性、边缘女性三和找回自我的女性,她们在剧中大多是女性的身份地位低下,生活大都是遮蔽压抑。中国电影发展历史,就是中国女性发展的历史,这些女性角色在中国电影历史的长河中,会被永远的铭记。她们为了争夺自己应该有的权利,追求自由,做着不断的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7篇

修辞学考察的对象一般是围绕句子展开的,具有修辞效果的句子有时会以格式的形式出现,而且某些格式随着时间的沉淀会赋有修辞效果。正如高再兰所说:“词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虚化,由实义词变成功能词。句子在使用中也会发生虚化,由实义格式虚化为修辞格式。”本文将要讨论的“拿A当B”即属于这一范畴中的一类。含有修辞效果的“拿A当B”是如何表达修辞效果的呢?本文将对“拿A当B”这种固定格式的修辞手段进行解释分析。

一、“拿A当B”格式中的比喻修辞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指出:“语言的联系美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实现,达到这种联系美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喻作为修辞学中一种体现联系美的修辞手段,在“拿A当B”这种格式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1)要武和环环并肩站着,拿细树枝当“香火”,拱手磕头,作揖烧香,欢欢乐乐地拜起天地来。

(2)那位白白胖胖的女兵图书管理员,常常纳闷地望着这个黑皮肤瘦个子报务员,心里思忖道:“他是拿书当饭吃不成?”

(3)白沙撤字是用手捏着沙子,拿手当漏斗,白沙子漏下去形成字。

通过观察这些例句,我们发现,例(1)中“拿细树枝当‘香火’”,“细树枝”和“香火”从外观上来看具有相似性,抓住了这个相似点形成了这个比喻句,形象、贴切、生动,语气上欢快明亮。例(2)中“拿书当饭”用在疑问句中,将女图书管理员心中的佩服、惊叹的感情流露其中,从这个句子整体语气看,呈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再看例(3)中“拿手当漏斗”,“手”和“漏斗”本来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如果将“手”想象成“漏斗”,便形成了具有比喻含义的比喻句。

从以上例句来看,比喻视角下的“拿A当B”从语气上表现出来的欢快、愉悦的感彩是通过包含这个格式的整个句式形成的,有时这种感彩也要通过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表现。

既然“拿A当B”这个格式有表示欢快、愉悦的比喻效果,那么这个格式在某些环境中是否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呢?先看下面的例子:

(4)哎呀呀,怎么老拿“蛤蟆坑”当“聚宝盆”呢!

(5)拿尊严当赌注,拿身体当道具,这种近乎悲壮的行为瞬间在网络走红,想必在多数人的意料之中。

(6)现在重表面,为面子的政绩工程屡见不鲜,原因就是有关政府和官员在决策时,考虑自己的前途多些,考虑百姓的利益少些。为了官位和升迁,脑门一热乱拍板,甚至不惜拿百姓当垫脚石和梯子,打着为民的旗号损害百姓利益。

例(4)中拿“蛤蟆坑”当“聚宝盆”,是将“蛤蟆坑”比喻成“聚宝盆”。从语气上来看,“拿A当B”格式用在这里有浓厚的讽刺意味。“拿A当B”格式用在了表示反讽的感叹句中,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句子的讽刺意味并不全是由“拿A当B”格式体现出来的,这个感叹句式同样增强了整个句子的反讽意味。例(5)中拿“尊严”当“赌注”、拿“身体”当“道具”,这里将“尊严”和“身体”分别比喻成“赌注”和“道具”,细致观察这个句子后我们发现,这里的本体分别是由抽象名词“尊严”和具体名词“身体”构成的,喻体由表示两个概括性的名词充当。将社会中的丑陋现象以一种比喻的方式表现出来,讽刺意味浓厚。如果说例(4)中的讽刺意味不全是由“拿A当B”这个构式形成的,那么例(5)中的讽刺意味是完完全全的由这个构式表现出来的。例(6)中“拿百姓当垫脚石和梯子”,将百姓比作者向上攀登官位的工具,这个句子所表现出来的讽刺意味是通过这个构式形成的比喻义表达的。

通过对以上例句的分析,我们发现,“拿A当B”这个构式可以表现出两种比喻含义:一种是表示积极向上的比喻义,这种比喻义是在语言环境和句式的影响下形成的;另外一种是表示讽刺效果的比喻义,这种比喻义是通过“拿A当B”这个构式本身形成的。

二、“拿A当B”格式中的回环修辞

“拿A当B”格式中的A和B有时会以回环往复的表现形式出现,这种修辞在修辞学中被称为回环,这种修辞方式是通过回环往复的形式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用以加深读者对陈述事实的认识和理解。例如:

(7)二十年来,反动的统治阶级认贼作父,拿敌人当朋友,拿朋友当敌人;中国人民受尽了压迫,也受尽了欺骗。

(8)你拿我当什么,我就拿你当什么。

(9)男人拿女人当什么,女人就拿男人当什么。

例“拿敌人当朋友,拿朋友当敌人”中,“敌人”和“朋友”相互之间形成回环的修辞格。“敌人”和“朋友”在语义上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词语,这种对立的辩证关系在“拿A当B”这种格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还发现,“拿A当B”格式中,A和B呈现出反复回环的修辞格,“拿A当B”这种格式在形成回环修辞手段时本身会重复出现。同样,例(8)和例(9)中的“你”和“我”、“男人”和“女人”在“拿A当B”格式中也是反复出现。如果说例(7)中的A和B是相互排斥对立的辩证关系,那么例(8)和例(9)中的A和B在语义上则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如阐释回环修辞手段本身时所讲的那样,这种修辞方式表现了两类现象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笔者在分析解释回环修辞手段下“拿A当B”这种格式时发现这种格式呈现出一系列有规律的特征:

1.“拿A当B”格式中,A和B会呈现出回环往复的外在形式,“拿A当B”这种格式在形成回环修辞格时本身也会重复出现。

2.“拿A当B”格式中的A和B常常是体词,这些体词主要包括名词、代词两种类型。

3.“拿A当B”格式中A和B在语义上表现为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4.回环修辞格下的“拿A当B”从功能上来讲主要是为了强调读者对陈述事实的认识。

三、“拿A当B”格式中的引用修辞

引用修辞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段,古人在写文章时总会引用一些前人经典的“语句或故事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引用分为正引和反引,正引是所引用内容与作者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一致,反引与正引正好相反。“拿A当B”格式中的引用多半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熟语,“拿A当B”这种格式存在于引用的熟语中。例如:

(10)那是我开玩笑的,你怎么就“拿棒槌当针(真)”了?

(11)关造武“拿鸡毛当令箭”,用陆区书说过的话来回击曲世青,着着实实敲了一杠子。

(12)我不便露面,你把这药给马妈,偷偷给二少爷灌了,也别管它嘛脉了,“拿死马当活马医”,活一天算一天吧。

例(10)中的“拿棒槌当针(真)”,例(11)中的“拿鸡毛当令箭”,例(12)中的“拿死马当活马医”都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熟语,这些熟语中的“拿A当B”格式作为整个句子中引用的一部分也可以分为正引和反引。例(10)、(11)中的熟语在古语流传下来时是带有贬义色彩的,用在这两个句子中正合作者写作意图,表达了一种讽刺的修辞效果,符合引用中的正引。而例(12)中的“拿死马当活马医”则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引用到这里则表现“我”对“二少爷”病情的关心,和这条熟语本身的话语含义是相反的,是反引。

总之,“拿A当B”这种格式在我们日常言语交际中很常见,这种格式表达的修辞效果也会因为修辞手段不同而有所区别。

参考文献: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高再兰.一种新的暗喻格式:“有一种A叫B”[J].修辞学习,2007,(4).

[3]俞燕,仇立颖.框填式流行语何以如此流行?[J].修辞学习,2009,(6).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圣经》 典故 英语 语言文学

《圣经》是基督教的重要作品,也是西方文明的发展起源,对推进西方社会发展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圣经》中的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应用到英语语言文学创作中,提升了文学的宗教色彩,彰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价值。

一、圣经典故本身的价值

《圣经》典故为很多英语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素材的支持,比如弥尔顿的三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及《力士参孙》的创作都应用了《圣经》典故。《失乐园》重点讲述了堕落天使撒旦引诱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故事。《复乐园》对耶稣在艰难环境下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进行了歌颂。伴随《圣经》在整个欧洲的流传,弥尔顿的代表作因为引用《圣经》中的典故逐渐被人们熟知,其他的文学作品也无一不受此影响。

二、《圣经》典故对英语文学学习的影响语言

《圣经》典故所体现的基督教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哲学、犹太宗教、罗马法等,这些内容中涉及的哲学、宗教和法律等知识,为英语语言文学发展提供清晰的脉络,促进人们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为此,要深入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必须加强对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故事、历史、法律、宗教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者来讲,其需要了解西方神话故事典故,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比如常被人们提到的“pandora”在神话中代表的是宇宙最美丽的女人,同时代表宇宙的灾害、疾病等,由此衍生出“潘多拉的盒子”。这些典故的出现,后来被人们广泛地引用到文学创作和语言学习中,甚至被人们应用到政治事件说明中。

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并不局限于简单的语法知识、英语句法的掌握等,更重要的是透过英语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英语语言学习涵盖面广,在应用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实用价值,表现为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表达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怀。要更好地理解《圣经》典故,英语语言学习者需要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提升自己学习语言的活力,进一步感受英语语言的独特魅力。比如在莎士比亚创作出很多世界性作品,这些作品中引入大量的《圣经》典故。经过调查研究显示,莎士比亚的创作都或多或少地引入《圣经》典故。如上帝(GOD)一词在其创作中被引入七百多次。《哈姆莱特》中广为人知的句子“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如果没有读过《圣经》,就不会了解这句话中的女人指的是“夏娃”,是世间万物之母之意,是上帝取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创造而成的女人。《圣经》中女人是罪恶的象征,这种寓意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有所体现。这种人物设定的安排暗示了女性本身的脆弱和《圣经》中赋予的女性罪恶象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三、《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

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往往从接触圣经古典开始。但是很多学生还不具备阅读英语古典作品的能力,在英语语言文学学习中引入《圣经》典故,能够将典故中涉及的小说、戏剧、诗歌等内容引入英语语言文学课堂教学。通过通俗易懂的典故学习,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课本所选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以《圣经》中的伊甸园典故为例,很多学生不了解这个故事的深刻内容,比如“伊甸园之东”的内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个故事,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伊甸园的理解。教师首先组织学生阅读《圣经》中伊甸园故事的文本原文,向学生解释其中的语文知识点,在充分了解原文的基础上,教师将原文翻译成中文。之后,教师介绍“伊甸园之东”前半部分的内容,加强学生理解《圣经》典故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透过这个典故讲解把握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在课堂上讲解更多的圣经典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会提高鉴赏能力,达到学习文学的目的。

四、《圣经》典故对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圣经》典故中明确褒贬的语言态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圣经》典故中不仅具有很多劝诫世人的语言,而且有很多和人物相关的典故,应用这些典故语言能够更明确、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的内心都是渴望完满、幸福的,为此,在对自己孩子取名的问题上,很多人都喜欢引用《圣经》典故中的名字。比如在《圣经》典故中Moses是最被人们青睐的男性名字之一,在《圣经》典故中,Moses是拯救犹太民族人民的伟大英雄。因此,为自己的子女取Moses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好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有英雄气概,成大器。《圣经》典故中的一些负面人物形象则显示出人们充分厌恶的情感,比如Judas(犹大)、Cain(该隐)等人物典故的应用常常显示人们的厌恶情感。

(二)《圣经》典故中的行为道德评判和人们日常行为标准一致。

《圣经》典故倡导友爱、奉献、宽恕等美好品质,为此,《圣经》典故中对经典作品所蕴含品格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有关语言的认可和应用。比如《圣经》典故中的“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被翻译成“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需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这些《圣经》典故中的句子体现了一种无私、博爱的精神,和现阶段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相符合,因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应用。

(三)《圣经》典故中应用的语言具有的比喻和象征意义适用于生活。

《圣经》典故中的很多语言简单通俗,便于语言学习者的记忆。比如“Judas’kiss”代表的是犹大之吻,寓意口蜜腹剑。通过《圣经》典故能够将口蜜腹剑的意义表达明确。再如《圣经》典故中的“light of one is eye”寓意自己喜欢的物品和深爱的人。可见在《圣经》典故中词语的意义被赋予了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典故语言的应用,有效避免了语言应用的单调,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四)《圣经》典故成为西方社会精神信仰。

在西方,人们将《圣经》认为是自己的精神支柱,基于《圣经》典故语言的哲理性特点,典故语言的应用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应用《圣经》典故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能够激发人们生活的决心,提升人们的情绪,帮助人们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圣经》典故得到了世界人民普遍性的认可,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指南,尤其是对一些大学生,《圣经》典故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结语

《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表现在英语语言文学的题材选择、内容确定、语言形式表达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圣经》典故的解读,把握《圣经》典故和英语语言文学学习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英语语言文学更深入的教学及学习。不仅如此,通过在课堂上讲解更多的圣经典故,以及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完善,更可清晰地感受到英语语言文学受《圣经》典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迪,张慧艳.《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9.

[2]陈焱.论《圣经》典故对英语文学的影响[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9:1-2.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9篇

一、道德是否可以言说

道德是否可以言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伦理问题。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理解,语言的边界即世界的边界,所有的意义都是语言游戏所蕴生,因而没有独立于语言之外的意义领域,就好像没有独立于我们识知之外的外境一样。但是,维特根斯坦同时划分了语言的“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他认为只有自然科学的命题是“可说的”,伦理、价值、情感等形而上的存在,一切可以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东西,都是“不可说的”,它们是如此神圣之物,只能在沉默中显示。在价值与情感的世界,“语言的单词所指的应该是只有说话的人知道的东西,是他的直接的私人感觉。因此,另一个人是不可能懂得这种语言的。”[1]( P133)按此逻辑,道德当然在不可言说之列。

作为情感的道德不可言说。人类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复杂性的精神活动,同一种情感,可能既有兴趣上的好恶倾向,又有心境上苦乐感觉,有时还可能伴随着价值上的矛盾冲突。所以,在复杂的道德情感面前,语言的承载力往往非常有限,并不足以表现情感的无限丰富性。任何语言都只能是对人类道德情感的有限表达,这种表达虽然可以使道德情感的某一方面得以彰显,却可能遮蔽了道德情感的完整性、丰富性和生动性。有时候,一种神圣的道德情感让其处在“无语”状态,主体反而会获得空前的心灵体验,获得至上的幸福享受,此为“无声胜有声”之境。若用语言表达,则会破坏神秘意境,让情感中的道德美丽暗然失色。这时,相对于无语,语言反而是一种道德贫乏,语言之于道德的情感表达只会显得多余。

作为规范的道德有时也不可言说。任何道德规范都是由相应的范畴构成,范畴在形式上是概念性的语言,在内容上则是主体的积极性规定,由于主体的价值倾向因人而异,对范畴的内容解析也各不相同,道德规范的价值确定性可能由此丧失。如“勿偷窃”似乎是一个没有疑问的道德规范,但阿 Q在偷窃他人书籍时却不认为自己违背了“勿偷窃”的道德,在其眼中这只是“读书人的事”,自己并没有想将他人的书籍据为己有,只是为了满足读书人的知识爱好而已。如果阿 Q 的所言属实,我们至少可以说,“勿偷窃”作为一种道德语言,在阿 Q 与平常人之间产生了歧义,语言没有帮助道德完成自己的规范功能。

而且,依靠语言来表达的道德还不可避免地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道德本身难得脱离所谓“语义场”的困扰而实现道德的意义稳定。按照萨托利的说法,在一定的意义结构中,某些相近或相关的语词彼此关联、相互牵制,以致不能轻易改变其中某个语词的定义: “词语( 以及由此产生的概念) ,并不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物,它们共同处于由一系列相近和相关———亦即结为一体的———术语组成的语义场,因为其中每一个术语的再定义( 意义的变化) 都会导致对某些甚至全部有关术语的再定义。”[2]( P295)这就是说,语义场是一种结构性限制,某个语词的定义不能背离其他相关语词的定义,否则,将破坏语义场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其他语词意义的混乱。

道德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道德的语义场总是不稳定的,或者说,道德的语义场的稳定性总是相对的,因为社会生活的变迁总是必然导致道德概念内涵的变迁,以语言为载体的道德稳定性必然遭受破坏,道德可能由此陷入意义上的混乱。

虽然从伦理意义上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证明道德不可言说,但在生活意义上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证明道德必须言说。面对道德是否可以言说的问题,并不需要简单给出是与非的回答,明智的应对策略也许是,承认道德与语言的对立,但要尽量避免在生活中制造这种对立,同时要相信,无声的道德行动永远比有声的道德言说更具道德魅力。

二、语言真实性与道德真实性

道德语言应该立足于真实还是立足于虚伪? 这似乎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常识里,语言的真实代表着道德上的诚实,语言的真实性就代表着道德性。但是,道德生活的现实图景却并不像常识这样简单。真实的情况是,道德倡导语言的真实,真实的语言却又可能构成对道德真实的否定。

语言的真实性可以从语言的客观真实性和语言的主观真实性两方面理解。

语言的客观真实性,即语言内容与客观事实相吻合。语言的客观真实性取决于主体认知的科学性,如“太阳是圆的”就是具有客观真实性的语言表达。语言的客观真实性表征着语言与客观事实之间的一致关系,一般不具有道德意味,即使由于主体认知能力不足,导致语言客观真实性遭到破坏,如对自然规律的解读出现错误,这至多是一个认知错误而不是一个道德错误,除非主体故意制造语言与客观事实的背离来损害语言的客观真实性,否则语言的真实性与道德无关。但是,语言的客观真实性也并非与道德决然无关,即使是具有客观真实性的语言也可能陷入不道德的境地。由于主体本身是利益性的存在,客观事实也可能是价值性的客观事实,主体的认知态度可能会不自觉地受到自身利益倾向的影响,语言的客观真实就可能成为片面的客观真实,这样,语言的片面真实性就构成了对语言道德性的伤害。例如,“‘瘦肉精’具有增加生猪瘦肉率 的 功 效”,“‘瘦 肉 精’对 人 体 具 有 毒 副 作用”,这两句话均具有语言的客观真实性。如果一位研究者基于个人利益,仅仅向公众告知“‘瘦肉精’具有增加生猪瘦肉率的功效”,这句话虽然具有客观真实性,但却走向了真正的不道德,因为它没有同时向公众告知“‘瘦肉精’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让公众忽略了“瘦肉精”可能带来的身体危害。

语言的主观真实性,即主体的主观动机与语言表达的客观效果相吻合。语言主观真实性的实现取决于两个条件: 首先是主体必须具有意识上的自觉,选择与主观动机一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动机;其次是主体必须具有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够用适当的语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动机。语言的主观真实性总是具有道德深意,当语言具有主观真实性的时候,意味着主体的所言与所意相吻合,体现出“言”与“意”的一致,往往代表着道德上的诚实; 当语言缺乏主观真实性的时候,意味着主体的所言与所意相背离,如果主体基于自身利益刻意制造了“言”与“意”的分裂,主体的所言就是谎言,主体就陷入了道德上的欺骗。

但是,诚实的语言是否就绝对道德,欺骗的谎言是否就总是不道德? 这却是人类伦理思想史上亘古的道德悬问。从古至今,除了古希腊时期对儿童的备战训练曾经将欺骗作为智慧之外,人类社会常态下的道德共识早已达成,道德坚决拒绝谎言。但在实践层面,语言主观真实性的道德实践却并不像理论设想的那样简单,有时候,道德需要强迫人们撒谎来实现真诚,这便是人们称谓的 “善意的谎言”。鲁迅曾经在其剧作中记录了一件事情:一小孩做周岁,三个人来道喜。第一个人说: 这小孩将来要升官的; 第二个人说: 这小孩将来要发财的; 第三个人说: 这小孩将来要死的。结果是前两个人得到了主人的赏钱,第三个人则遭到了主人的一顿痛打。

这里,说小孩将来要升官和发财,具有或然性,带有明显的撒谎性质。说小孩将来要死的,具有必然性,是地地道道的真话。说真话的挨了打,说谎话的却受到了奖赏,可我们都认为主人的所奖和所打并没有错。为什么? 因为第一个人与第二个人说的是善意的谎言,第三个人说的是“恶意的真话”。“善意的谎言”之所以善,我们可以给出一个理论上的分析: “这小孩将来要升官的”,“这小孩将来要发财的”,这两句话包含的祝福性内容与小孩做周岁喜庆这一“客观事实”相吻合,具有客观真实性; 由于它真实表达了客人对小孩的祝福,实现了“言”与“意”的一致,因此也具有主观真实性。相反,“这小孩将来要死的”之所以成为“恶意的真话”,是因为其虽然表达了一个将来的客观事实,尽管其“言”与“意”一致,有着主观的真实性,却与小孩做周岁喜庆这一“客观事实”相违背,失去了客观真实性,故第三个人遭到痛打并没有蒙受道德上的委屈。这一个案也让我们顺带有了一个道德上的思考,即“善意的谎言”是否是一种真正的善? 由于善意谎言本身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境遇问题,每一个道德主体都可以解读,所以其道德性就被相对化了。比如,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周围的人们都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他,让他获得暂时的快乐,但等他濒临死亡时,他可能会感谢人们的用心良苦。换成另一个人,则可能抱怨“善意的谎言”的恶毒,由于被谎言所欺,他人生最重要的工作已经来不及做了,他可能受到更大伤害。

可见,语言的主观真实性并不必然代表道德的诚实,而语言的主观不真实似乎也并不意味着不道德。

而且,言说者的语言即便同时具有客观真实性和主观真实性,也不必然等于语言的道德真实,还要涉及语言传递的真实。语言传递的真实,即语言从言说者向倾听者传递过程中的内容一致。只有当倾听者对语言的理解与言说者的本意实现了意义同构,语言的真实性才得到了最终实现,语言储存的道德信息才实现了其价值功能。但是,语言传递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动,言说者的表达能力、倾听者的理解能力,尤其是言说者与倾听者所处的道德境遇等因素都可能对语言传递的真实性产生实质性影响。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下,语言在道德交往主体之间也并不必然实现通约,因为具有确定内涵的道德语言在不同道德主体身上完全可能产生理解性歧义。我们列举一个日常用语对此进行解析,它可以告知我们语言传递的真实是多么困难。

“ 你很有气质。”如果撇开具体的道德语境和特定的道德主体,这句话无疑是一种道德赞美。假定一个成功的男人基于对女人的欣赏将这话传递给一个自信漂亮的女人,这句话将实现传递的真实,女人作为倾听者会接受这份赞美并由之生出幸福感。但同样是这个成功的男人,也是基于对女人的欣赏将这话传递给一个对自己相貌严重自卑的女人,这句话很可能无法实现真实传递,女人会将“ 你很有气质”理解为“你很不漂亮”,这样,赞美成为了对女人的诋毁。我们还可以假定,如果是一个蓬头垢面的男乞丐对一个女人说“你很有气质”,这话同样是发自内心的赞美,但无论是自信漂亮的女人还是对自己相貌严重自卑的女人,她们很可能一起排斥这份赞美,并感觉这是一种羞辱。因为男人的身份使其语言本身的道德含金量严重贬值,其语言甚至失去了维持自身真实性的能力,这种贬值本身不一定符合道德正义,但却是世俗社会的生活实情。

可见,语言真实与道德真实之间并不存在规则的逻辑关系,正是丰富的道德与丰富的语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的道德生活。

三、道德语义与道德语意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语义指“词语的意义”,语意指“话语所包含的意义”。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语义是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是形式; 语意是文字包含的价值意义,是内容。语义与语意并不必然统一,正如形式与内容往往会出现不一致。

语义与语意的统一也许是语言诞生时的理想状态。但是,文字形式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语义的连续性,文字内容的绝对可变性则决定着语意的非连续性。生活的流变要求人们对语言进行新的价值解读,语意随着生活变迁而发生意义改变就成为一种文化常态,语义与语意的分离也成为必然。在语义与语意的分离状态下,语言本身的文字形式没有任何变化,其内涵却相去远矣,有些甚至走向了原始意义的反面。今天,我们道德生活中保留的众多语言,如“孝”、“忠”、“小姐”、“先生”等,在语义上都是对封建文字形式的承继,在语意上则完全实现了内容上的价值更新。我们以“小姐”一词为例进行分析。

“小姐”是对特定身份女子的称呼。从语义上看,“小姐”是“小”和“姐”构成的偏正词汇。据语言学家考证,“小姐”一词始于唐代,是对年轻的女子或未出嫁的女子的尊称。“小姐”的语义即其字面意义今天仍然有效。但在语意上,“小姐”却经历着重大的价值起伏。元明清时期被称为“小姐”的女子大多出生于缙绅仕宦家,是名副其实的金枝玉叶; 时期,“小姐”成为“娇生惯养,好逸恶劳”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初期“小姐”的称呼又重新回归褒义,人们把气质高雅、举止文明的女士称为“小姐”; 今天“小姐”一词却严重贬值,逐渐蔓延的社会心理正在把“小姐”与堕落相并列。“小姐”的语意变迁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最终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道德上的文化损失。本来,在陌生场合,使用表示亲属关系的“小姐”去称呼无亲属关系的年轻女性,有利于缩小人际间的社会距离,消除交往主体之间的心理间距,但“小姐”的语意贬抑制造了语意与语义的对立,给现实的异往带来困难。

在语义上,人们愿意将年轻女子尊称为“小姐”; 在语意上,人们又害怕将年轻女子蔑称为“小姐”。

另一种情况是,语义与语意都没有变化,时代精神的变化却制造了语义与语意的背离,甚至导致了语义与语意的对立,比如,作为道德遗产的“革命道德”就是典型的例证。我们认同革命道德属于社会主流道德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必须承认,革命道德在语意上包含的道德精神尽管难能可贵,其语义上的确与时代的道德价值追求存在距离。“革命”是历史性的红色语词,代表着战争状态下的政治伦理精神,在今天仍然被广泛使用。“革命”的语义即“革除性命”,本质是杀头。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革命”的语意是: “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在新旧社会的交替时期,旧制度的需要以枪炮为武器,血腥的杀头虽然恐怖,却是战争的必然,“革命”的道德合理性也足够充分: 革命之所以用杀头作为手段,正是为了避免更多地杀头。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革命”的语意延伸,争取更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又忌讳以杀头为本质的“革命”的语义,因为和谐社会拒绝暴力和死亡。这样,我们就发现了“革命”一词的道德尴尬,它在语意上与和谐社会相契合,在语义上又与和谐社会相对立。道德生活面临的困难是,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性语词对“革命”进行修正。除了“革命”,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大量具有暴力意味或让人产生暴力联想的语词。在媒体上,我们仍然看到工业被称为“战线”,工作职位被称为“战斗岗位”,虚拟空间被称为网络“阵地”,观念的对立被称为思想“斗争”。按照斯蒂文森的理解,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通常都兼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一种是描述的意义,即能在听者那里“产生认知精神活动的倾向”,引起想象、假设、信仰等“ 理论”活动的能力; 另一种是情感的意义,即能在听者那里“激起态度的倾向”,引起情绪反应的能力。而且,“不管在起源上还是在实际作用中,情感意义和描述意义之间都存在极其密切的联系。”[3]( P87)我们担心的是,语言的语义暴力将给主体尤其是青少年带来情绪上的恐怖,让他们闻到道德中的血腥味道。因此,用充满善意的道德语言表述人性化的道德思想,这才是道德的应然追求。

还有一种情况是,语言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语义与语意的背离。乔姆斯基认为人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言语获得装置”(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 LAD) ,它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运用这种普遍语法,就很容易理解别人的言语。他将句子区分为两个结构层次──深层和表层。深层结构显示基本的句法关系,决定句子的意思; 表层结构则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句子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通过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可以把表面不同而意思相同的句子联系起来。

如“约翰吃了苹果”和“苹果被约翰吃了”,表层结构不同,深层结构却相同。但乔姆斯基的理论同时认为,语言运用并非语言能力的简单反映,它涉及许多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有的人因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心绪不好,会说出一些不合语法的话,语言的表层结构就可能遭到破坏,“苹果被约翰吃了”,很可能就成为“约翰被苹果吃了”,这样,句子的表层结构虽然是深层结构的转换,但已经是一种异化了的转换,表层结构很可能对深层结构形成否定。[4]( P2)

在道德言说中,句子发生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意义分离实在是太容易了,因为道德语言往往要靠抽象的概念来表达,而不同的人对概念的理解本身存在差异,所以,道德言说者的语义虽然可以通过“言语获得装置”让倾听者理解,但是,其语意却可能已经发生改变。比如说,一个人在深层结构要表达的意思是“让他死吧”,这句话本身包含着极度的道德恶意,代表着以生命为代价的严厉惩罚。但在表层结构上,它可能变成了“让他去吧”。

“让他死吧”与“让他去吧”在语义上明显不同,“让他去吧”委婉许多,它的语义是“让他离开”,似乎赋予人以自由,表达着道德上的宽容和善意。可是,当它表达死亡的信息,“让他去吧”被一个人冷笑着说出来时,却比“让他死吧”包含着更多的死亡恐怖。

更为复杂的是,生活中的语言主体必然同时也是利益主体,道德语言在交往的过程中,虽然言说者在语义与语意上实现了一致,但在倾听者这里却产生了分离。这种分离的产生是因为倾听者将自身利益介入言说者语言,对言说者语言的语意进行有利于自己的价值修正,从而在实际上制造了言说者语言的分裂。罗素曾经特别提醒我们不能把摹状词和专名混为一谈,专名是其构成部分不再是符号的符号,这种符号用来指称一个个体或特殊的东西,如“斯科特”就是用来指称一个具体的人。摹状词则不同,所有的限定摹状词都是复合的符号,语言形式是“那个如此这般的东西”( the so and so) ,没有特定的所指。实际上,在道德交往中,摹状词与专名的混同却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很可能根据自己的善恶倾向,将限定摹状词加以专门化,用以表达自己的道德倾向,或对自己实施道德批评或奖励。例如,如果 A 说: “我讨厌那些虚伪的人”,其真实的语意仅仅是表达反感虚伪的态度,“那些虚伪的人”只是一个限定摹状词。但 B 由于自己曾经做过虚伪的事,可能会将这个限定摹状词专名化为 B自己,这样,“我讨厌那些虚伪的人”在语意上就变成了“我讨厌 B”,这就成了民间所说的指桑骂槐。

这里,“我讨厌那些虚伪的人”的语义与语意发生背离,根源就是限定摹状词向专名的转化。

语义与语意的冲突提醒我们,主体在道德交往中应尽量寻求语义与语意的统一,注重用道德的语义表述道德的语意。

四、话语权与道德权

话语权是语言的表达权利,道德权是价值的实现权利,话语权与道德权同时表征着主体的人格权利。

话语权代表着道德权,早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就得到鲜明体现。非人之物不会言说,准确地说,应该是没有言说的权利,其道德上的权利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人类将非人之物称为“凳子、梳子、花儿、猫儿、狗儿”等,从不称为“凳爹、梳爹、花爷、猫爷、狗爷”,就显示着人类的语言霸权和道德霸权。在中国传统的血缘等级文化中,长辈代表着权威与高贵,将凳、梳、花、猫、狗等称为“子”和“儿”,而不称为“爹”和“爷”,实质上代表着人类的地位优势,是对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贬损,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确证。在人类的生活世界,话语权与道德权之间的正向关联也一目了然。同样以人的称谓为例,我们会发现,具有话语优势的社会群体,其道德权也相应地处于优势地位。“工仔、的哥、农民伯伯、款爷、官老爷”,这些称谓已然成为社会俗文化的流行语,几乎没有人对其合理性产生怀疑。如果对这些称谓进行伦理解读,我们会发现,话语之中的道德尊卑跃然纸上: 有钱人处于社会的上层,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在称谓上就将自己摆在“爷”的位置; 由于我们的社会仍然具有强烈的官本位色彩,故有权人相对于有钱人更优越,于是为官者被摆在了“老爷”的位置; 工人处于社会的低位层级,话语权基本处于弱势状态,只能落得一个“仔”的名分; “农民伯伯”是改革开放前对农民的尊称,由于贫穷代表着革命,农民作为革命的代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话语权相对较大,所以得到一声“伯伯”的称呼。今天,随着社会变迁带来的实际地位的下降,农民的话语权明显下降,喊农民伯伯的人没有了。

纵观人类历史,掌握话语主动权的主体总是同时掌握着道德主动权。奴隶社会的主流道德是拥有话语权的奴隶主道德,封建社会的主流道德是拥有话语权的封建主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道德也是拥有话语权的资本家道德。话语权之所以能够决定道德权,是因为道德依靠话语来表达和传播,话语权可以使道德获得语言载体的支持,增加其传播有效性。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话语权往往是政治权力的重要内容,道德可以通过话语权背后的政治权力实现功能扩张。请看:一个工人抢夺资本家的财产谓之抢劫。

一万个工人抢夺资本家的财产谓之革命。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结论,资本家的财富不是自己劳动创造,而是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家是一群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他们的财产应当被剥夺。但是,既然都是“对剥夺者的剥夺”,为什么一个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夺成为了抢劫,一万个工人对资本家剥夺成为了革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给出的区别是,单个工人抢夺资本家的财产是自发行为,而且仅仅是为自身利益的行为,而一万个工人抢夺资本家的财产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是为着全体的工人阶级。但是,如果从伦理视角看,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话语权导致的道德权的差异。一个工人虽然也是对剥夺者的剥夺,在他看来,自己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己行为不是抢劫而是将属于自己的财物收归己有,但其所做的道德解释没有意义,因为他没有话语权让自己的理由获得道德权威,社会最终会基于公共话语权给其行为以抢窃定性,并对之给与道德谴责。一万个工人抢夺资本家的财产与一个工人抢夺资本家财产具有相同本质,却被称为革命并被赋予道德上的崇高,其根本原因是,一万个工人的行为可以构成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影响,获得依赖于整个工人阶级庞大群体的话语权,从而将自己的行为冠之以革命的名义。

然而,话语权代表着道德权虽然是一个客观事实,却不一定是一个合理事实。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话语权代表的道德权不具有天然的道德性,拥有话语权的主体在诠释道德时总是基于自身利益对道德进行界定,没有话语权的主体其道德诉求则可能被忽略或被否定,这样就构成了事实上的道德不公,道德上的对立与反抗就成为必然,这也正是历史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道德抗争的重要原因。今天,联合国人权宣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将言论自由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表面上是赋予公民话语的表达自由,本质上则是赋予公民的思想自由,其中包括道德自由,它有利于实现公民社会的道德平等。所以,“语言的述说乃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5]( P17)主体道德权的确认必须以道德话语权的确认为前提,“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6]( P165)

女人致自己的句子范文第10篇

在内心的自由里,永远有生命在怒放。

毛姆自己最爱的作品《寻欢作乐》,里面有一个快乐纯真的女人。太纯真,以致于没有什么羁绊得了她。那场景想起来都好笑:她跟人睡觉,得了件皮草。她高兴极了,毛姆很难过。然后她惊讶地说,为什么难过?这是多么赞的好事啊,皮草啊!她是真的高兴,做下贱之事而不显得,是一种珍贵的天真。 吴苏媚

通常作为一个社会里的成年人,我们把价值评判视为理所当然的能力。叙事学经典里有一个例子,说“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国王死了,王后也因悲伤而死”包含了因果关系,结果变成了一个“情节”,但有趣在于,人们根深蒂固地倾向于寻找联系,即便是第一个句子,我们也会下意识认为它们具有联系――毛姆的故事也一样,武断地,“因为睡觉”,“所以皮草”,在我们的价值判断体系里,她便具有了罪恶――你为什么不羞愧?可她是真不这么看,愉是好的,皮草也是好的,为什么不值得高兴?

这当然是冒犯社会禁忌的言行,同样也是冒犯的辩护,社会要求人人宣判她们的可耻。当福楼拜入木三分地创作出包法利夫人这个天真而浪荡的妇人时,19世纪的法国却还没有准备好接纳她:司法当局对福楼拜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将之传唤到法庭受审。福楼拜当然爱这个人物,可终究也没有办法予包法利夫人以幸福,他深知这里还没有土壤:小说写完时,一个朋友去拜访他,看见他坐在门口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便问出了什么事情。他说,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弄清了缘由后笑着建议作者大可不必让她死,福楼拜却说,不,她非死不可,她已经无法再活下去了。说毕又放声大哭。

两个世纪前呼唤的社会宽容,到今天或许尚不过时,生长天真、纯粹与活力的土壤,永远需要施肥。老实说,我不知道在日益精妙如机械的社会中如何培养朝气,也不知道如何解放道德审判,但我知道,跳出逻辑与道德审判的争斗场,去凝视事物本身的价值,就算自己长不成“奇葩”,也能为别人的自由释放一些宽容。

1.《寻欢作乐》的作者毛姆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在当年是一枚勇敢的“奇葩”。

2.在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的《醉乡民谣》,讲述的是歌手的另一种形式的天真。

不流于世的天真

看《寻欢作乐》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的是我一个朋友的身影,形迹很像毛姆笔下的奇葩。

那个时候我们还在上大学,往来都方便。有一段时期她觉得熄灯之后的时间睡觉尚早,大可再利用起来,不知怎么就开始跟一个很单纯的男生去学国际象棋,每到十一二点俩人就正襟危坐在学校小树林外的小石桌那里学授技艺。人却非木石,我提醒她那里夜夜笙歌,旁边难解难分的情侣们迟早将这爱情病传染过来,她不信,直到有一天略显愧疚与惊慌地来告诉我,那小男生送了她一份礼物,来表白了。

下棋之约与师友之谊自然灰飞烟灭,她说:“我是不是又做错了?”然后低落地沉默良久,说:“我这种人应该到山里去,和小狐狸下棋。”

如果那个时候有此发明,“神逻辑”肯定是一个恰当的形容。我其实很想告诉她,跟女生下,跟一群人学,或许――哪怕约他白天,或许都是在“不下棋”与“和小狐狸下棋”之间丰富的可行性。但忍住没说。社会一直在教育我们,在过了年少懵懂的年龄之后,女孩子就要包裹好自己的女性身份,要穿文胸(最早这东西被称为“亵衣”,一边厌女一边解衣,可见卫道士的嘴脸),不露底裤(从秦汉开始的带裆裤才把女人从永恒的跪坐中解放出来),哦,还有男人邀约时要矜持。张扬的、天真的青春,则被埋葬在了更多沉重灰暗的贞节牌坊里。

即便天真是一种,其不加矫饰的灵魂里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就是那不流于世的稀有勇气。

上一篇:关于亲情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教师个人发展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