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富万民

时间:2022-10-12 05:53:40

“绿色产业”富万民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北恩施州,神秘的北纬30度线穿越全境,在这片神秘而又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390万土家族、苗族人民,是湖北省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素有“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和“土苗风情园”之美誉。

“如何运用信贷杠杆撬动绿色产业?农发行湖北恩施州分行按照‘生态立州、产业兴州’的发展战略,在鼎力支持武陵山少数民族产业扶贫战略中,充分利用烟、茶、林果、药材等绿色资源优势,运用信贷杠杆,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积极探索以生态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着力打造兴山富民的‘绿色银行’,截至10月末,累计投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40亿元,支持林、茶、养殖、物流等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从而实现了绿色产业富万民的目标!”这是农发行恩施州分行行长张祥艾的肺腑之言,也是恩施州农发行创新“绿色信贷”支持武陵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行动的写照!

物流打开“山寨门”

为让“山货”走出“山门”,农发行恩施州分行按照“立足恩施、依托资源、连接江汉、辐射武陵、涵盖西南”的经营理念,投放2亿元信贷资金,扶持发展起来的集一站式批发、一次性采购、专业化生产的恩施华硒农产品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拥有电子信息及交易结算、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质量检测、冷链物流配送等专业区,货物年吞吐量200万吨,交易额在100亿元以上。

走进交易市场,上千个专业批发门店整齐有序,前来交易的客商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迎面的电子显示屏上,“改善交易环境,服务农民兄弟、支农惠农强农”的交易宗旨十分醒目。

在蔬菜交易市场,一个“女老板”正忙碌着搬运一卡车新鲜萝卜,卡车的旁边摆满了新上市的时令蔬菜。她叫涂祖梅,是恩施市大龙潭村蔬菜经销商。当我们问起她交易情况时,她随手拿起一个鲜嫩的萝卜笑着说:“每天天不亮就走村串户收萝卜,每斤萝卜0.25元,一车10000多斤,每月可批发20车,加上其他蔬菜批发,年收入可达10万元。”

“蔬菜批发到那些地方?”我们关切地问道。

“主要是恩施州附近县市和重庆、宜昌的超市。”

“像你这样的蔬菜批发经营户有多少?”她指着一个个正在忙着搬运蔬菜的门店说:“有50多家吧!”

说着,只见一车装满鲜鱼的卡车停在对面的恩施州昌渔清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门店上方一块十米长的广告写着“打造恩施鱼类产业第一品牌”。

经理向晓平指着门口一排鱼池边如数家珍地介绍鱼的品种,边告诉我们:她们是由五户农民投资入股开办的鱼产品专业合作社,已形成养殖、批发“一条龙”,目前有197个网箱,养鱼品种达20多个,6辆鲜鱼配送车每天送鱼上门,年批发鲜鱼收入达800多万元。

看到一车车新鲜的农产品打开“山寨门”后,近1000种农产品通过与各类种养殖、加工、批发专业合作社联合交易,实现了恩施州优势农产品外运、外地农产品内调,农产品买全国、卖世界的“大物流、大流通”的目标。董事长陈莉高兴地介绍说:“截至10月末,已有1210家农产品批发商进驻交易市场,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达100多家,开辟了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今年已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华硒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能成为武陵山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农发行恩施州分行信贷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魔芋富了“花果山”

魔芋是世界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润肠、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等功效。恩施州魔芋面积达到20万亩,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振兴魔芋产业”是恩施州实施“绿色产业”战略重点之一。近年来,农发行恩施州分行结合恩施地区资源优势,运用信贷杠杆,按照政府补贴、返利、分红的模式,帮助企业把魔芋产业和农户捆在一起,有力推进了优质作物的推广种植和基地建设,提高了农产品的比较效益,实现了育一个龙头企业、兴一片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湖北花果山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魔芋粗加工为主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在农发行恩施州分行的支持下,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魔芋产业,现已成为闻名国内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

谈起这一变化,总经理赵星选十分感慨地介绍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公司是在农发行建始县支行信贷支持下,牢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理念,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科研开发、创新品牌”的经营理念,以无偿向订单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方式,在官店、景阳等10个乡镇建立了15魔芋专业示范村,建立了无公害魔芋示范基地2.5万亩,直接带动农户1.5万户,培植魔芋科技示范户42个,通过魔芋的深加工、规模化生产,带动全州75个魔芋专业合作社发展魔芋面积达20万亩。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效特异性甘露聚糖酶,通过对魔芋进行精深加工,年产“双歧因子” 达到2000吨。目前,公司年魔芋收购量达9000吨以上,加工生产的花果山牌魔芋精粉、魔芋方便面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其产品已获得2个QS食品安全认证、13个绿色食品认证,新研发的保健食品魔芋胶囊、富硒虫草胶囊、甘露低聚糖等系列产品,即将投入生产。今年1-10月,实现销售收入7900万元,使魔芋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土家畅销“状元肉”

秋冬时节,站在古城利川天上坪海拔2300米的山岗上,放眼望去,只见崇山峻岭的天山坪沟壑纵横、山体雄秀、林野苍茫。在山清水秀的山凹上,三五成群的黑色“野猪”在草地上自由奔跑、打滚,不停地吃着种植的高山蔬菜和野草…….

陪同的土家牧业总经理李冠东指着正在山野间撒欢的“野猪”介绍说:这是放养的4000多头富硒黑猪,又称“状元肉”。古城利川一直流传着“状元肉”的传说。宋元佑3年,哲宗赵煦立博学宏词科,遴选贤才,相传利川人詹邈赴京赶考临行时,祖母将家中放养的黑猪宰杀、割肉,供他饱食三日,并说:“吃了黑猪肉,定能中状元”。结果詹邈被钦授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从此“状元肉”成为土家族土产黑猪肉的代称。

恩施州土家族素有“土植五谷、牲具六畜”的传统。 恩施有“世界硒都”之称,长期以来,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下,以舍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养殖黑猪,采食的是无污染的富硒菜叶、野果、野花、中草药及各种天然野生昆虫和牧草。圈内补喂玉米、土豆、红薯等精料。

为延续“状元肉”这一传统食品,农发行恩施州分行把 “状元肉”开发,作为土家族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的产业,给予信贷支持。从2008年开始,累计投放贷款4400万元。土家牧业公司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传承土家族传统养殖方式,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兴建了3000多亩的天然养猪场和高山蔬菜基地,与20多家养猪合作社、575个村的养殖户签订了7万头的“土家猪”养殖收购订单,新建了两条黑猪肉系列产品生产线,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的产销模式。

在公司新建的黑猪肉产品加工车间,总经理李冠东高兴地指着两条生产线介绍说:这是公司投资2300万元从德国进口的集牲猪屠宰、加工、包装一条龙的现代化生产线,日加工黑猪肉系列产品60吨。目前已开发出“土家山恩施土猪肉”、腌制腊肉等20多个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600万元,成为恩施州“养猪富民”的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

上一篇:“贷”动湖区经济,助力生态新农业 下一篇:菏泽农信联社:改革带来强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