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益肾补气、祛瘀通窍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8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12 05:44:48

运用益肾补气、祛瘀通窍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8例疗效分析

摘要:笔者运用“益肾补气,祛瘀通窍”法,对近两年在临床上所见到的3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分析其治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68%、18.42%和92.11%。笔者今把临床体会写下来,供同行参考并发表各自见解,吾倍感荣幸。

关键词:泌系结石 补气祛瘀疗法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76-01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来源于门诊,病例选择的条件是:具有典型的泌尿系结石症状(尿痛、腰腹绞痛、尿血或排泻过结石),或经过B超确诊,结石的长、横经均小于1cm者。

本组病例共38人其中男性23人,女性15人,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63岁。病史最长的约20余年,最短者为5个月。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运用补益肾气,通窍化瘀的药物拟成的汤方治疗,方药的基本组成是:生黄芪、党参、补骨脂、石斛、菟丝子、茯苓、冬葵子、王不留行、郁金、石苇、鸡内金、扁蓄、瞿麦、金钱草、海金沙、赤芍。如热象甚者去党参、黄芪、补骨脂,重用金钱草、冬葵子、扁蓄、瞿麦,或随症选用太子参、石决明、大黄、牛膝;腰痛腹痛者加甘草、白芍;疼痛静止,气虚者重用黄芪、党参,在必要时可改用人参;病程长的,可选用莪术、丹参、血余炭、三棱,并用乌药、木香以调理气机;阳虚者重用补骨脂,阴虚重用石斛。

水煎服,日一剂,重者可日服二剂,同时多饮水,多活动,禁食辛燥之品。

3 治疗分析

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出。共28例,治愈率为73.68%。

治疗有效的标准:临床症状显著减轻,部分病例经B超探查,结石下移或缩小;或虽有结石排出,但仍有临床症状者共7例,治疗有效率为18.42%。

经治疗6个月无排石,临床症状不减轻者为无效共3例,占7.89%;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

排石最快的服药仅7天,最短的为6个月。结石部位越低,排石率越高。对伴有尿道感染的5例病例的治疗观察,除排石疗效未受影响外,对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4 体会

泌尿系结石,中医称为“石淋”,是湿热下注,煎熬尿液成石所致。临床上对治疗泌尿系结石,多采用利尿、清热、通淋的方法。笔者在临床上运用益气,补肾通窍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法用化瘀通窍益气补肾的药物,因势利导,攻补兼施,调动机体自身能力,以促进结石排出。

方中黄芪、党参补中益气。菟丝子、补骨脂补肾温阳,增强肾的气化功能。茯苓、石斛利湿清热以养阴。冬葵子、扁蓄、金钱草清热、利尿、通淋。海金沙、石苇、鸡内金化石、通淋、利湿。王不留行、郁金、赤芍活血化瘀、通窍以散结。诸药合用,促进肾的气化排泻功能,通达气机,使结石易于消散排出。

上一篇:1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中药熏洗治疗髌骨骨折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