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12 05:43:48

构建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注意问读答讲练的优化组合。

问,有老师的问,也有学生的问。“学问”一词表明了问的重要,没有问,学生的知识难以长进,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难以培养;而教师问得过度,势必挤占了学生的读和练。那么怎样对待问呢?一要把握好问的范围。既针对重点、难点、热点、易混点设问,也有统领全局的问。这可充分发挥问的作用,又能避免漫无边际的设问。二要把握好问的难度。问题过易,毫无价值;问题过难,学生难以回答,更谈不上以讲论答。教师可通过问的梯度调节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三要把握好问的时机和组合。读前的问,是发动机,是方向盘,是要到达的下一站;读后的问,是检测效果的尺度,也可巩固深化读的效果;练习应用的问,能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变老师提问为学生质疑,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使讲有针对性。

要求学生作答,是对学习程度的一种检验,也是教师下一步针对性教学的开端。如何答?要依问而答,根据设问的要求回答,答有方向;依读而答,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答有根据。叫何人答?最难的问题叫最好的学生回答,似乎是因材施教,但从答与讲的效果看是不可取的。好学生可能回答得很圆满,但能保证大多数学生都受到启发吗?较为合适的作法是,让中间偏上的学生回答最难的问题,老师在启发诱导这些学生的同时,既使优生得到巩固,又等于帮差生一起上台阶,这也为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读是基础。我们通常把学生上学称之为“读书”,然而实际情况是,学生读书太少,学生大脑这个“仓库”里没有宝,我们的老师喊一万声“芝麻开门”也是徒劳的,忽视阅读,问答讲练就成了水上浮萍,空中楼阁。只有扎扎实实地读,才能答有根据,讲有效果,练有保证。要注意读与其他手段相结合。内容较多时,可使学生在问中读,让学生博读于文,约之于问,切实保证围绕教学目标读。要注意精读与议论相结合。议论即问答,它总是针对一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精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议论,可以交流、补充、优化读的成果。同时,精读本身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变老师提问为学生主动质疑。

讲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有效形式。满堂灌,就会导致“讲是不讲”;“该讲不讲”,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难以完成。讲什么?要讲重点、难点、热点、易混点;要讲知识的脉落框架;要讲典型题目。这样教师的讲就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能高屋建领,统揽全局;就能典型引路,举一反三。要注意讲的时机与组合。可在读后讲,趁热打铁。可在答后讲,以讲论答:答得欠佳或错误,老师予以补充或纠正,学生就会获得准确而深刻的知识;答得正确,老师进行肯定或表扬,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就会加强对知识的确信度;答得富有创造性,老师给以赞扬,这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讲解时,根据实际,启发设问,让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的问读答讲落脚于练和运用,书面练习是无声的问答。忽视练习,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练得过多,又冲击了读书与思考,那么怎样对待练呢?首先,要进行重点、难点、热点、易混点训练,要使练与其他形式有机结合,或从读的角度或从答的角度或从写的角度提出训练要求。对于难度较大的书面练习,要以讲议辅之。教师可先让学生议论,再作点拨,最后让学生做。

上一篇:让学生“出口成章”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