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沟通遇到困难,拿起纸和笔

时间:2022-10-12 04:10:32

当沟通遇到困难,拿起纸和笔

便条可以随时提醒

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人们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正因为稀少,所以书面的东西更容易引起重视,对于小孩子也是这样。

六年前,我在石家庄的时候,托管了一个小孩,他每次进出我的书房,总忘记关门,我提醒过N次,但收效甚微。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值得生气的事,但总是这样也不是一回事。最后,我找了一张A4纸,写了一句话,贴在门上:

偶像,进出请关门。

(“偶像”是我对他的戏称,他对我的戏称是“大师”。)

谁知这一招非常管用,从那之后,似乎他再也没有忘记关门。我想之所以管用,大概是这种相对新鲜的形式终于让他记在心里,再者,便条就贴在门上,进出都会看到,提醒比较及时。

这件事情过了不久,出人意料的是,他也开始效仿,用这种形式提醒自己。

有一天,我回家发现,哇,满屋子都是大大小小的便条,上面只有两个字“刷牙”。那阵子他正在培养刷牙的习惯。他已懂得刷牙的必要,但总是不自觉地忘记,于是经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来避免自己再忘。他很夸张,让便条无处不在,只要睁开眼睛,就有三张以上的“刷牙”牌便条映入眼帘。这让我们的房间看起来很乱,但是我不介意,把这看成“特殊时期的特殊装饰”。大约十来天以后,这种“特殊装饰”不见了,而他也终于养成了刷牙的习惯。

其实,很多聪明的父母们早早就懂得用这种方式,他们说写便条很方便,至少比不停地喊省力气。

有一位妈妈,在两个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叠了一只纸飞机投向孩子们。孩子们好奇地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宝贝们,玩够了,请让玩具回家。有的父母为了周末早上能睡个好觉,就在卧室的门上挂了一个纸板,上面写着:嘘!爸爸妈妈还在睡觉。等他们起床了,就会把纸板翻过来,上面写着:来吧,孩子们,爸爸妈妈欢迎你们!

便条可以避免情绪冲突

有时候,便条的使用会带来更强烈的戏剧性,请看下面这位妈妈的故事:

那天,我要在家里组织一个二十人的会议,很紧张,所以就提前离开学校回家,希望在人们到达之前,能把家里收拾妥当。

踏进家门的时候,我心里一沉。屋里简直一塌糊涂!一堆的报纸、邮件、书、杂志,卫生间也是乱七八糟,卧室的床也没收拾。我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搞定这些,几乎要让我歇斯底里了。孩子们随时都可能回来,我知道自己不会有力气去应付他们的任何需求,也没有耐心忍受他们的争吵。

但是我也不想再解释任何事情了,我决定写张便条。但是屋子乱得连贴条的地方都没有了。我抓起一个硬纸板,打了两个洞,穿上绳子,挂在脖子上:

人体定时炸弹,如果来烦我或激怒我,就随时爆炸!!!

十万火急,速来救援!

随后,我就开始疯狂地收拾。孩子们回家后,看到我的牌子,赶紧主动整理他们的书和玩具。不用我说一个字,他们就把床收拾了,还把我的床也收拾了。真不可思议!

我正准备清理卫生间的时候,门铃响了。我慌了一下,一看,才知道是过来送椅子的。我请他进来,但他站在门口不动。一直盯着我胸前看。

我低头一看,原来牌子还挂在我脖子上。我赶紧向他解释,他说:“别担心,女士,息怒!告诉我你想把椅子搁哪儿,我替你放好。”

用纸笔记录表达你对孩子的重视

除了这些具体表达以外,书面形式还有其它的用途。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去参观博物馆,路上遇到一个礼品店,里面的东西都很贵却并不精致,可孩子们的看法跟大人是不同的,有一点好玩,他们就想买个够。在给孩子们买了岩石之后,孩子们又嚷着要恐龙模型。妈妈决定不给孩子买了,可两个孩子尤其是儿子,开始躺在地上大哭耍赖。此刻,店里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这让妈妈很尴尬。怎么办呢?妈妈想了一下,从包里面掏出纸和笔。儿子看了不明白,问妈妈干什么,妈妈说:我的儿子想要一个恐龙模型,我要把它记下来。儿子说:还有一个多棱镜。妈妈说:好的,再加上一个多棱镜。接下来儿子的反应出人意料,儿子跑到女儿耳边说:姐姐,快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让她记下来。事情就这样平息了,大家高高兴兴地参观了博物馆。

除了便条以外,还有很多其它书面形式可以用。如果你觉得有一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而和孩子谈话又容易让孩子感觉我们长篇大论,这时候可以给孩子写一封信。写信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反复思考和修改,而孩子读信的时候一般完整看完,而谈话则可能随时被孩子打断。当然,谈话可以及时得到孩子的反馈,哪一种形式更好,视情况而定。

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有时候需要和孩子坐下来,好好地商量,签订一个书面协议。

制定表格有助于完成计划

最后,我们来了解书面表达的另外一种形式:表格。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发现他们家墙上贴了三张纸,爸爸一张、妈妈一张、女儿一张,每张纸上都贴着好几个五角星,有的五角星是红色的,有的五角星是黑色的。我就问朋友这是什么意思,朋友告诉我说:红色的五角星代表“表现好”,是奖励的意思,黑色的五角星代表“表现不好”,是批评的意思,而每个标准是不同的,女儿的标准是按时完成作业、饭前洗手、准时睡觉,爸爸的标准是“不发脾气和给孩子讲故事”。按照每人的表现,每天贴一个红色或者黑色的五角星。朋友告诉我说,已经一个月了,效果很好。

不少父母朋友很不满意于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表格对此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我在写作的时候,会制作一个表格贴在书桌旁,每天一格,周期一般是一个月,每天我把自己完成计划的情况、对时间利用的情况、中断写作的原因以及写作遇到的具体困难等简要地记录在表格上,这种方式对于自我督促和写作的总结与改良很有效果。父母朋友不妨在家里和孩子试一试。

上一篇:远离痛风,从幼儿开始干预 下一篇:家庭教育“三角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