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中国香港

时间:2022-10-12 04:03:34

影像中的中国香港

摘 要:香港自1842年开始就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从而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西化影响。但是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或者是地缘上来看,香港都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从香港影视作品的文化表达出发来阐释香港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即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

关键词:香港;影视剧;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30-02

一、地域文化的生成

中国因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文化发展与积淀,自然而然地容易根据地缘来确定一种文化形态,随即就有了地域文化的产生。广义上来说,地域文化是指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我国,从大的范围上来讲,以东北三省,华北,青藏,川蜀,两湖,两广,陕甘等地域划分为标准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并被广大人们所认同。但是一个地域文化圈中因为所包含的区域甚为广泛,某些地区除了具有整体文化圈中的共同特征之外,因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也表现出其它的不同特征。比如香港。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的香港文化

(一)传统文化由来的原因

即使香港一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它在文化构成上并未与中国传统文化分割开。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秦朝以来,香港就一直受珠江三角洲文化圈的影响,岭南文化是其主要的文化来源之一。其次,香港的领土面积并不大,其原住民相当少,现今近711万的香港居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外省的移民。除了人员的流动,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与广东文化也影响过香港的文化潮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外在因素即港英政府为了维护其在港的统治势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对香港的自由,社会生活习惯持默许的态度,甚至还鼓励过儒家思想孔子学说的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的发展与延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它又包括物质文化,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在方式文化方面又表现的特别具体。

在方式文化中,体现较为明显的要属文学艺术与宗教制度。在文学艺术方面,仅就武侠小说与影视作品的创作来看,就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的普及程度。众所周知,“侠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历来强调与推崇为人侠义的英雄主义。金庸与古龙和梁羽生并称为我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而其中又以金庸的创作为众人所熟悉与推崇。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部部都受到读者的追捧,其中有很多都被改编为影视剧。代表作品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等。而这些都曾首先在香港被改编为影视剧而风靡一时受到香港本地与大陆观众的喜爱。在这些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中,主人公无论是郭靖,杨过,张无忌,乔峰等都被塑造为行侠仗义,赤胆忠肝,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其身上的侠者风范无疑是中国传统侠者精神的代表。这些影视作品甚至到今天都依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这充分证明了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香港民众心中的根深蒂固。除此之外,《封神榜》,《西游记》等众多古代文学作品也有很多版本的改编。这些作品集中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传统文化出现了异样的表达,但是这种精神却依然在延续。从电视剧《金枝欲孽》的热播开始,清宫剧的热潮就席卷了各大电视台。此剧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03年制作的清装剧。故事以清嘉庆年为背景,通过朝野,后宫的争斗揭示了政府的腐败。

在宗教制度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道教和孔教在香港的深刻影响。由于香港有着殖民历史与多元的文化类型,香港本土同时存在着多种,道教是在香港尤为盛行的一种宗教形式。据统计,在香港本土,寺庙的数量多达四百多座,公共庙宇有四十多座。庙宇中除了供奉天后,常见的还有观音,北帝,关帝等等。道教在香港的盛行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形成了香港人民“普遍敬奉祖先神位,门神土地,初一十五必上香,平时到庙宇中去求神拜佛的习俗”。信奉神鬼轮回也是香港人民的又一特点。而这些文化特质都被香港的影视创作人员当做良好的创作素材运用到了影视剧当中。在香港的影视剧中,凡是涉及到警匪题材的,在香港的警局中我们最常见道具之一便是关帝像,这被香港市民看做是其守护神。而在普通市民的家里,家族的祖先排位是其必不可少的。除了这些细节之外,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是神鬼题材的影视剧集。虽然大陆也不乏这些题材的作品,但是很多优秀的作品却大多出自香港。其中最知名的有僵尸系列——《僵尸先生》《我和僵尸有个约会》。黄百鸣主演的《开心鬼上身》系类。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神鬼轮回观念的思想在香港观众当中的普及与可接受程度,从而又加强了这种思想观念在本土的传播。

除此之外,孔教在香港的宗教构成中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孔教当中对香港人民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即“富教”。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使人民富足,在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之后再对其施行教化。这种思想在香港最明显的影响就是造就了香港人民极其强烈的致富欲望。所以在香港的很多影视剧作当中,表现人们为了追求财富而不懈奋斗的影视剧作就非常之多。而其中又以小人物的个人奋斗史为主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有曾经风靡一时甚至引起万人空巷的代表作《上海滩》。还有之后的《纵横四海》,其故事围绕家族恩怨展开,表现了主人公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从身无分文的社会底层人物一跃成为商界大亨的故事。这种“富教”思想的影响可见一斑。除去电视剧作当中的个人奋斗史,同类的电影剧作更是数不胜数。早在八十年代初,以许氏兄弟为代表的许氏电影就是这类题材的典型之作。其中《鸡同鸭讲》,《摩登保镖》,《卖身契》,《新半斤八两》中塑造的小警察形象,店铺老板形象都很好的表现了小人物的诸种不易。以周星驰为代表的讲述小人物个人奋斗史的电影系列也是不得不提及的。周星驰惯常以塑造小人物来表现个人奋斗过程当中的艰辛与不易,其以无厘头的表现方式为沉重的故事内涵增添了轻松幽默的喜剧成分。为观众所知的《新九品芝麻官》,《喜剧之王》,《功夫》,《少林足球》《长江七号》等等,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小人物在个人奋斗当中的各种艰难。

孔教当中的另一个核心观念即使强调“仁”。教导人们要怀有一颗仁慈之心,要包容,要善良,所谓“仁者爱人”。在表现这一思想观念的电影题材中,《黄飞鸿》系列是被演绎的最多的。迄今为止,以黄飞鸿为主题的电影至少有百集以上。在这一系列当中,主要彰显了黄飞鸿行医济世,爱国爱民的仁爱行为,以此来表现人民心中根深蒂固的“仁爱”思想。

三、结语

电影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以不同于文字的表现手法,用影像传达着大到对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小到对一种生活现象的诠释。通过对一个区域电影发展的仔细归纳与总结,便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这个地域的文化流变。而香港作为影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其恰好利用了这一很好的方式来记录了香港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仅使更多的人可以更了解香港文化,也从另一方面对香港文化的传承起了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欧梵著.寻回香港文化——时代与艺术丛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赵卫防著.香港电影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6.

上一篇:女性之殇:以《午后的迷惘》为镜 下一篇: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