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时代民族体育传播的若干问题

时间:2022-10-12 03:24:40

传媒时代民族体育传播的若干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却面临着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境地。如何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彰显我国的体育软实力,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众传媒;民族传统体育;边缘化;策略

大众传媒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边缘化

大众传媒是体育传播的巨大变革。如果说印刷传播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规模生产和复制,那么大众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都获得了空前的提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大众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时空,跨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和必须,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促进了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传播全球化带给人类体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命题是,承载着不同文化各自特征的各民族体育在传播过程中,如何促进体育文化之间的交会、碰撞、激荡,最终达到兼容、共处的境界;或者说怎样以传播的国际化推动不同体育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以传播的全球化促成世界体育文化间的多元共存。”

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文化交流中,理想的体育文化全球化还远未出现,体育文化在国际化交流中受到不同体育文化传播力的影响。毫无疑问,全球性的体育文化传播在传播科技中立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西方的价值观,如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西方体育全球化可以扩大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选择和增强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冲击了国家的传统体育以及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边缘化趋势分析。西方世界借助自己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控制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国际间的文化传播出现了“传播帝国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传播科技的推动,促进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全球流行,是西方体育全球化得以实现的技术保证。西方体育文化借助庞大的媒介帝国传播西方体育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世界各地的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到世界性比赛的转播,小到运动员穿的耐克、阿迪达斯,甚至可口可乐和汉堡等饮食,无不是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活广告,通过媒体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意识中。”

因此,一方面,传播的全球化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广泛交流,甚至为打造世界性的体育文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背景;但另一方面也对各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扬,以及保护多元的民族体育文化趣味和思想价值提出了挑战,潜在的媒介帝国主义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之间体育文化的开放性、丰富性以及创造活力的保持。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媒介帝国主义的出现导致了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称”现象,发达国家由于其传播工具和人才的绝对优势,垄断了世界新闻的采集和市场,来自极少数发达国家的新闻源源不断地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却很少流向发达国家,国际新闻市场上的信息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

西方体育的不断传播,毕竟在改变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方式的面貌,同时也有力地冲击了我们已有的体育思想与观念,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我们完全按照奥林匹克面貌改造了中国的体育。“更为可悲的是,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在效仿着西方的竞赛模式开展,在发展和创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武术)方面,我们没有自己选择从传统起步进行创新,而只是在竞赛体制和程序化上选择了西方体育的程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是效仿而已。”

传播学视野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思考

加快发展本国媒介技术、资源等硬实力建设。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传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际文化领域,传播不仅是文化取长补短、融合进步的内在需要,更是文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产品承载着民族精神和国家价值观念,加大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既展示着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形象,也可以收获丰厚的经济利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育出更为广泛的文化认同者,增强民族文化的普世影响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克林顿政府第一任期内的商务部高级官员罗斯科普夫就洋洋得意地认为美国人必须向全世界推行其价值观,而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可能是扩展美国利益的最和平有效的方式。如果美国人生活在可以有效传播价值观及具有强有力的媒体系统的世界之中,那么他们必须关注那些观念的本质并控制那些系统。”

从根本上讲,任何软实力都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它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成功,一个具有强大硬实力的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自然是有诱惑力和渗透力的。“一个国家的传媒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它的文化取向就有了局限,它所传播的文化就不可能具备世界意义。因此,在传播全球化时代,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运用资本、科学和技术等现代手段增强我国传媒的竞争实力,变文化传播弱势为文化传播强势,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争取主动,适时地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介绍给世界,努力改变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对称、不平等和单向度境况,为华夏文明向世界的传播和输出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平台。”

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以它完整的、独立的文化体系存在,其数量和种类之多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望尘莫及的,它们的诞生、延续与发展,无不与该民族的语言风俗、生活习惯、伦理道德、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传统体育犹如一个大容器,浓缩着大量的文化内容,它表达文化信息的方法与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显现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鲁迅在《民族的脊梁》一文中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我们传统的民族体育需要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化媒介让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此,我们应当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确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理念,并坚信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世界具有显著的普及性。这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就能找到合理、科学的发展平台。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挥大众传媒巨大的传播能力,并在体育文化交流中加以强化。

提高文化自觉,突出“民族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都处于交会、流通当中,这既是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创造过程,也是不同国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外来文化加以重塑和整合的过程。随着传播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世界上流行的体育项目基本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提供的带有典型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运动。这种基于体育上的文化渗透与扩张,一方面已使一些人以此为依据审视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现实,从而对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而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则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有的精华都已存在于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之中,因此,作为对外交流窗口的大众传媒,一定要确立保护民族文化的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对西方体育文化观念和项目,符合国家文化利益的要予以大力宣传,同时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引进与传播要予以量的限定,各大媒体在进行体育报道时要注意媒体的“议程设置”,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播竞技体育或者比赛的胜败上。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加大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增强我国体育的软实力,已经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C].光明日报,2007-12-29(3).

[2]傅谨.大众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J].天津社会科学,2008(1).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编校:郑 艳

上一篇:《山楂树之恋》最干净的爱情 下一篇:城市精神的传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