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施工

时间:2022-10-12 02:01:36

浅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施工

[摘要] 现浇砼空心楼盖体系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建筑结构新技术,它具有自重轻,隔热、隔音、保温性能、抗震性能好、综合造价低等优点,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分析了现浇砼空心楼盖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过程控制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砼空心楼盖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GBF高强薄壁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又称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相对梁板结构而言,称为无梁楼盖体系,又称板柱结构体系。在我国,无梁结构体系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建筑结构新技术,已被国家列为火炬计划,建设部2004年将其列为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打破了传统的结构模式,把建筑物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使楼板的力学性能更合理;与传统结构相比,具有施工经济简便,隔热、隔音、保温性能、抗震性能好、综合造价低等优点,使同高的楼层扩大净空,楼层空间摆脱梁的制约,具有空间灵活间隔,能满足内部布置个性化、人性化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工程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特别是跨度较大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已有较多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但该工程应用技术国家和地区尚无统一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有章可循进行指导施工的仅有①2004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的推荐性标准《现浇砼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G343《现浇砼空心楼盖》。这一新技术在我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实验楼工程已成功应用。为使新接触该项技术的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监督等技术人员对该项技术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本人结合在实例工程监督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埋入式内模采用筒芯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进行探讨,期望能在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与工程应用技术之间构筑起一个通道,愿能对建筑业发展起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1 工程概况

涟水县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实验楼是为不断提高涟水县环境监测质量,提升环境监测水平而兴建的,工程位于涟水县红日路与淮浦路交叉路口的政府办公区。由南京大学设计院设计,常熟市南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7250m2,框架6层,建筑物总高度23.8m,空心楼板厚分别有180mm、210mm、240mm,GBF管直径有100mm、120mm、150mm,最大跨度短向8.4米、长向达9.4米,使用部位从一层至六层。本工程设计应用的是GBF管,它的技术原理为:在楼板内按设计间距预埋高强复合薄壁管(GBF空心管)作永久性芯模的形式,在不取出内管的情况下浇灌混凝土,从而形成类似单向小“工”字形密肋梁受力的现浇多孔空心板,预埋的空心管起到了现浇混凝土内部模板的作用。

2现浇砼空心楼盖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满堂承重脚手架搭设―模板支设―绑扎梁钢筋―绑扎板下层钢筋网片―空心管布设、固定―板上层钢筋网片绑扎―隐蔽验收检查―浇筑砼―找平压光―模板拆除。

2.2原材料的选用及检验

2.2.1内模

用于本工程的现浇砼空心楼盖的内模为GBF高强薄壁管,生产厂家为苏州巨星轻质建材有限公司,进场后,我们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同一规格且连续进场不超过5000件作为一个检验批,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20件,进行长度、外径、端面垂直度、平直度、不圆度等的尺寸偏差检验,然后在建设或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送有检测资质的盐城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复试,检验其物理性能(径向抗压荷载)是否满足设计及规程要求,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关。(图一:GBF管安装施工现场)

2.2.2其他原材料

现浇砼空心楼盖结构用钢筋、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水等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我们依据技术规程要求施工、监理单位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样复试。

2.3施工要点

2.3.1GBF管现场堆放与吊运。GBF管运输到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自上而下(以免滚滑发生危险),轻拿轻放的原则卸车、搬运、叠堆,严禁抛掷。GBF管到场后应尽量避免临时堆放和二次搬运

2.3.2 GBF管堆放场地须平整、坚实、干净。

2.3.3 GBF管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平卧又叠层堆放,两侧用木块限位,以免滚滑发生危险,GBF管堆放高度不应超过6层。(管径大于Ø300,要依次减少层数)。

2.3.4 GBF管叠堆后应作储放标志,并应设禁止标志禁止人员攀爬管堆。

2.3.5 GBF管吊运时应采用吊笼(箱)吊运。吊笼(箱)内GBF管堆放高度也不应超过1600毫米,严禁直接采用钢筋绳直接绑扎GBF管进行吊运。

2.3.6 GBF管被吊运到安装层面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以防下滑伤人。

2.4 GBF管安装(见图一)

2.4.1梁钢筋和楼板底筋绑扎完毕后,用钢卷尺测量实际铺设GBF管空间尺寸,分隔点用石笔在底筋上划线,整齐地排放控制下翼缘的方钢管,排管时拉线调直后再固定。

2.4.2 由于GBF管为密寺的圆形中空管,在浇注混凝土时因振动棒的振动和GBF管本身的浮力(混凝土塌落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而导致GBF管带动楼板底筋上浮。为确保钢筋不整体上浮,必须采用14#铁丝每间隔1.0~1.2M距离扣在底层钢筋交叉点上并穿过模板锚固在模板钢筋架上扣紧,在四边及转角处加固时应适当加密,以确保楼板钢筋不整体上浮。

2.4.3 为控制GBF管水平滑移,方钢管上按布管图间距安放了钢筋限位U型卡,以防止绑面筋或浇筑砼时GBF管挤靠在一起而造成砼板底蜂窝和孔洞。

2.4.4 抗浮铁丝的做法和作用:抗浮铁丝是GBF管控制上浮的关键,既能保证GBF管纵横间距的正确与控制GBF管上浮,又能防止管子带动底层筋网片的上浮。抗浮铁丝应安装在GBF管两端20厘米左右处。如遇预埋件、管线、接线盒等则适当调整。

2.4.5 GBF管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或布管图进行排管,确保GBF管管间、顺管间距,上下翼缘厚度及GBF管与暗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排管应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2.4.6 排布GBF管时,应按GBF管结构布置图施工。如设计未作要求,宜将其与最靠近梁、墙钢筋的净空间距调为50毫米左右,与预留孔洞的净空间距调为50毫米。

2.4.7 GBF管下的预留管线盒、预埋管线交叉点应可能布置在管间肋位置,必要时该位置的GBF管可断开或在GBF管管身锯缺口并堵填,让出管线位置。管线特别集中的大面积处以小直径GBF管填满。

2.4.8 管安装完成过程中如有因施工人员、设备、材料压破管身造成局部破损,须对破损处用塑料布、水泥包装、封口胶带等进行封补、填塞,孔洞较大时可先于孔内内塞塑料布,水泥包装袋之类材料,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水泥进入管内。

2.4.9 吊运楼板面筋要轻放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大捆钢筋不直接堆放在GBF管上。

2.4.10 GBF管安装完成后须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并作好GBF管质量验收记录。(详见技术规程)

2.5砼浇筑。(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楼层的施工线路按图二所示。)

2.5.1 现浇砼坍落度要求为:14-16cm,石子粒径为5-30mm。

2.5.2 泵管或其它施工工具不可直接放置在薄壁管上,可以垫脚手板或在GBF管间缝隙处安放支撑。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薄壁管上,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GBF管避免硬质物体直接冲击GBF管。

2.5.3 砼下料时不宜太猛,也不可太多,当GBF板厚超过25cm时砼应分两层浇筑,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砼初凝时间。

2.5.4 砼的浇筑,应沿平行于薄壁管方向进行了;若沿垂直薄壁管方向下料时,也得须管方向振捣,不客多点围合式浇筑。

(图二:混凝土施工线路图)

2.5.5 浇筑砼时,应安排安装GBF管工人随浇筑作业及时修补、调整薄壁管。

2.5.6 浇筑砼空心楼盖时,暗梁或大梁处可用普通振动棒,管与管间肋处应严格采用插入式小振动棒(直径35mm)进行振捣,面层砼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先将插入式振动器在管间缝隙中振捣,不宜直接接触压薄壁管进行振捣,管间砼密实后可采用平板式振动器随振随找平,随捣随抹。

2.5.7 浇筑砼时,要注意GBF管是否有上浮现象,特别是靠近梁边的GBF管,一旦有上浮,应立即停止砼浇筑,待采取加固抗浮的措施后再继续作业。

2.5.8施工便道。在混凝土未浇注前,避免直接踩踏筒芯,造成破碎,降低空心板空心率。可采用定型马凳搭设便道,供施工人员行走,同时也可做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架。大面积铺管时,应采取临时桥板铺设方法。施工中,应做到严禁施工人员直接踩踏钢筋及筒芯,严禁机具压踏碰撞筒芯,防止筒芯发生位移、变形或堵头松动,而影响工程质量。

3发展空间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早出现在国外。2000年,在我国通过了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认定,随着现浇混凝土非抽芯成孔工艺技术的成型,使得该项技术有了较好的发展。近几年,由于住建部的大力推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在国内应用广泛,现已开始用于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高层建筑。工程实践证明:现浇砼空心楼盖结构可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尤其适用于具有较大跨度对层高有限制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具有梁板配筋减少、降低地震作用、增加楼板刚度、楼板的隔音效果好等优点,能明显降低建筑结构总体造价,缩短工期、施工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技术是我国建筑结构领域的一大创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4 结束语

现浇砼空心楼盖结构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该项目部始终坚持“树立意识、遵循程序、加强管理、严格制度”的方针,通过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设计部门的及时指导,监理单位的严格把关,从目前施工情况看,本工程应用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已取得成功,工程主体结构被评为市级优质结构工程,目前正积极申报省优“扬子杯”。上面阐述的仅是笔者在监督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正确运用相关技术规程、图集,严格按图施工,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现浇砼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现浇砼空心楼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G343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上一篇:干式低温热水辐射地暖施工技术 下一篇: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环保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