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生态意识及其当代意义

时间:2022-10-12 01:56:00

《诗经》中的生态意识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一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科技、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还有待于人们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经》中蕴含着人类最原始的生态哲学思想,从生态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当今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从形成《诗经》生态思想的背景出发,对305首诗歌进行具体、系统的分析,挖掘其反映先民有生态思想的信息,重点探讨《诗经》中的生态思想,并具体阐述这种生态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当代价值,以期今人能够从中获到保护生态的意识,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尽一份力。

[关键词]《诗经》;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54-0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当前针对《诗经》中所体现的浓厚的生态意识和对当代重要的意义研究不多。下文就《诗经》中所体现的我国先民们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的自然生态意识试作探讨。

一、《诗经》生态意识的产生背景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

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初始状态并非一开始就处于和谐状态。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自然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着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类对立着”,人类对于大自然有着“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①《诗经》对此也有丰富的描写,《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就是说上古时候洪水茫茫,大禹平治天下四方,说明人类当时对大自然持有对立的态度,反映出人与大自然在初始阶段并非一直处于和谐的状态。

(二)《诗经》生态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条件。《诗经》时代的周人对自然的本真认识、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的萌芽,都与其所处的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500年间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条件、文化因素的影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诗经》时代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从物质资料非常匮乏、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原始社会到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夏商时期,再到农业相对成熟的周代,不管是农具制造、生产技术还是对农业条件的认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在《诗经》中,不少诗篇可以说明西周时的耜大致属于金属生产工具。在《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中,“钱”、“铚”、“镈”等都证明在西周时的一些主要农具都是金属制成的;《秦风·驷鐡》“驷鐡孔阜”和《大雅·公刘》中“取砺取锻,止基迺理”,②都提示了周初使用铁器的信息。正是生产工具的改善,促进了西周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周人对与之朝夕相处的土地和自然环境产生了热爱和崇敬的情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变得和谐起来。

先秦时期,政权更替,战事不断。《诗经》时代的500年间战事依旧频繁。《诗经》战争诗中,战争给人带来的是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的心灵煎熬,尤其是征人对后方家园、父母妻子的牵挂,在《诗经》中刻画得尤为深刻。如《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次,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譻?訛提到了出征作战。战争是残酷的,除了对征人及家人的煎熬外,还给周人的家园、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如《豳风·东山》:“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反映出人们出征之后,家园荒芜,民生凋敝。

硝烟过后,一部分眷恋故乡的百姓选择回故乡重新建立家园,另一部分背井离乡的人们为了生存,迁徙到环境资源较为丰富的地方重新安家,这样势必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总之,自然环境帮助人们完成建设,让人们能够重新建立了家园,势必会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西周继承了殷商时期人们所信奉的“天命观”以及当时人们对“天”、“神”的认识。由于人们的有些心愿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达到,人们就力图用祭祀的方法取悦他们心目中的人格神。《诗经》中人们对神的崇拜涉及到人们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周时代人们特有的与天、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局面。

二、《诗经》中的自然崇拜

(一)《诗经》时代的生态环境情况

史念海先生说:“当时黄河流域主要是森林地区。这个地区大致从渭河上游及更西的地区开始,一直到下游各地。黄河中游西北部是草原地区。森林中兼有若干草原植被,而草原地区也兼有森林茂盛的山地。”?譼?訛在《诗经》时代,像梅、竹之类的亚热带植物,在北方黄河流域也比较常见。如《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瀌瀌俟俟,或群或友。”描写了空旷的原野和成群的野兽。“发彼小豝,殪此大兕”,提到了大犀牛,它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诗经》中一些诗篇还提到雄兽、狼、狗、鳊鱼、鲲鱼、马群等动物。而今许多河流都已干涸,大量湖泊已成为平地,不少水洲与岳阜也因水枯或挖掘变为平地,许多物种在黄河流域已不复存在。

(二)知命畏天的思想

《诗经》中自然崇拜的对象是被神化的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如被神化的天、地、日、月、雷、山、水、石、火等。人类文明初期对大自然的崇拜,在《诗经》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周人对天的崇拜。人们对大自然的这种认识经历了回避天命、畏惧天命、敬重天命、认知天命的过程。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以《诗经》中的《周颂》为例,其《维天之命》中“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是对天命的热情赞美;《我将》中“我将我享,维羊维中,维天其右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是讲世人应该早晚注意敬畏天命,对天虔诚祭祀力图让天帝保佑世人与社稷的安宁。

(三)其他的自然崇拜

在《诗经》中,人们对山的崇拜也有表现。如《周颂·般》:“于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描绘的是周人登山而祭的情景,是一首为武王克商之后,巡守而祭河岳之类的乐歌。《周颂·天作》:“言天作岐山,而大王始之。大王既作,而文王又安之。于是彼险僻之岐山,人归者众,而又有平易之道路。子孙当世世保守而不失也。”也是西周最高统治者祭祀岐山的乐歌。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1.《诗经》中的生活资源意识

人离不开自然,自然给人提供了各种能够维持生活的事物。周人的自然崇拜意识,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和谐共处的需求。《诗经》反映了周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

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趋于和谐,周人与大自然的事物的接触相当广泛,尤其表现在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动植物。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诗经》中的动植物种类共有331种,其中鸟43种,兽40种,草37种,木43种,虫37种,鱼16种,谷类24种,蔬菜38种,花果15种,药物11种,马27种,这是较为宽泛的统计。孙作云在排除了“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等重复因素后,最终统计是:“《诗经》305篇,共记载动植物252种,其中植物为143种,内含草类85种,木类58种,动物为109种,内含鸟类35种,兽类26种,虫类33种,鱼类15种。”⑤《诗经》中所涉及的动植物名称之丰富、种类之多是目前为止任何一部著作所不能企及的,它为我们研究周朝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价值。如《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这是说天降雨雪,正好有利于五谷生长。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里咏“芣苢”是因为它是治病的药物。

这些动植物都是与物质的功用相联系的。《诗经》中的诗篇所提及的动物种类也很多,鱼就达14种。《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鲿鲨……物其有矣,维其时矣。”诗中出现的鱼有鲿、鲨、鲂、鳢、鰋、鲤等。

然而,在《诗经》中从物质功用角度直接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不多,大量都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和感情生活,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种高层次的和谐意识。如《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和荷花都是对底层平民百姓的赞扬;《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都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现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理活动或者生活感情。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觉察到大自然中的万物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如《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叫,朝阳升,这一生机勃勃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心中美好的希望;《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风雨交加的景象总是使人产生凄凉之感;《召南·摽有梅》诗中女主人公看到梅上“其实七分”、“其实三分”到“顷筐堲之”,终于发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的呐喊。《邶风·凯风》:“晛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由黄鸟婉转的歌声想到母爱的崇高和无私。人们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对应物”来表达微妙的内心世界、细微的心理世界。

2.《诗经》中的环境资源意识

环境资源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其中土地、水、动植物等在古代是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诗经》中有大量诗篇涉及到山川河流的描写,体现了周代先民的环境资源意识。

首先,在《诗经》中,江、河、淮、济四条大河曾被诗人无数次咏叹。这种对河流的咏叹正是先民们珍爱、亲和环境资源的生态意识的表现。

关于长江,《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咏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它们都在咏叹长江之宽广,并且寄情于江河。

关于黄河,《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他们往往用一些奇特的夸张来赞叹黄河一望无际。此外,《诗经》还提到淮河和济水。

其次,《诗经》中对山地资源的刻画也不少见。据有关学者统计,就山方面而言,《诗经》中“山”字出现66次,加上与山有关的丘陵、岩、谷、冈等,共有119次之多,其中《国风》46次,《颂》9次。?譾?訛还有很多诗篇反映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生活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陟彼南山,言采其薇。”写到去摘蕨莱叶和巢菜苗。还有很多都描写了山川本身所提供的环境资源。

3.《诗经》中环境资源利用中的生态意识

从周代开始,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保护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西周时期颁布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今者,死无赦。”在《诗经》中也可体会到先民们在利用资源上关爱自然的情况。如《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毋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意思是说芦苇丛生长在一块,别让牛羊踩它。《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拓。”“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写的是周太王在岐山大规模地植树造林,足见故人对绿化造林的重视。还有很多都旨在表现人要“取之有时,用之有道”的物产养护、生态维护意识。⑦

另外,在《诗经》时代,先民们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作国家富饶的标志,他们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作为兴邦建国之地,并注意开发和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如《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反映了先民们一种进步的生态价值观。还有《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都体现了人们原始的生态意识。

4.《诗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经》中部分诗篇也间接描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从中可以看出,周人已经把自己融于大自然之中,耕种、除草、灭虫、收获等活动,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诗经》生态思想的当代意义

《诗经》中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在我国当前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下,针对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也就是说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我国长期以来的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许多物种业已或濒临灭绝。所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诗经》以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周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质朴的理解,却反衬出当代人的浅薄的生态意识。周人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优化、协调发展,并在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建设过程中确立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诗经》中反映出的生态意识对于我国当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2页。

②③诸葛山人:《诗经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页、第231页。

④史念海:《河山集》(二集) ,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352页。

⑤孙作云:《诗经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⑥李金坤:《〈诗经〉〈楚辞〉山水美意识探赜》,载《第四届实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8页。

⑦王政:《〈诗经·鱼丽〉与先秦生态观念略说》,《文献》,2002年第2期。

上一篇: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读者》内容变迁和读者价值... 下一篇:唯有改革创新 方能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