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高等教育实习情况的比较探究

时间:2022-10-12 12:53:12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实习情况的比较探究

[摘 要] 从大量的校园招聘案例以及校园新人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表现来看,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是学生之间产生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经历一次紧张有意义的企业实习远比轻漫稀松的假期安闲产生的深远价值要多得多。本文结合中美两国高校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可行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 中美;高等教育;实习情况;比较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81-2

一、引言

7月正值毕业季,2013届毕业生陆续告别青葱的大学校园,然而今年不少学子的离校心情与往年相比多了一丝忧虑。《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创纪录的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加上往年尚未找到工作的求职者继续在就业路上一起“挤”行,“就业难”似乎成了2013年毕业季的代名词之一。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不少毕业生改变了就业观念,在没找到心仪工作之前选择先在见习岗位上锻炼自己,这无疑是为今后找工作积累经验的最好方式。

二、高等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学生转变成为了社会人,从单纯的校园生活转变为社会职业岗位,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位置的变化,更有心理、社会认知、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的积累和锻炼。而大学生在校期间,设立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并参与结合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对于了解认识社会、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增加对社会、对职业岗位、对与人交往重要性的认识都是非常必要的。社会是一个比学校更复杂、更丰富的环境,学生们简单直接的校园生活方式在社会环境中需要得到磨砺和改造,势必会发生较大的转变,因此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来看,高等教育实习是非常重要的。

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实习走向社会、接触实务、了解国情、民情,增进群众观念、劳动观念和参与经济建设的自觉性、事业心、责任感;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所学专业所处行业的工作现状,可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和业务准备。

实习是认知社会的重要步骤,是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必经的一个阶段。在学生身份向社会人、职业人转变的过程中,实习可以进一步缩短转变周期,提高转变速度,尽快完成转变过程。诚如人们所说,高等学府就是一所象牙塔,学校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校园中即使再社会化,也是虚拟社会,因此实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解除到真实职场的机会。只有走入工作单位,才能在以后毕业工作时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新的职场环境,完成角色的转换。

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以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增加学生对社会的全面了解,丰富学生社会实际经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和企业接触与社会的交流,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以达到零距离上岗之目的;加强教师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和技能需求,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我国高等教育实习情况

(一)学校方面

现如今,我国大学课程的安排中都会有一些实习课程,其意图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接触,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进而促进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实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可以考察老师教学的质量。因此可以说要求学生进行实习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原因,导致大学生实习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效果低下。

前阵子在网络报端上炒的沸沸扬扬的“代办实习证明”的出现则多因大学实习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等原因所致。高校将实习安排在假期里,基本上也都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而因为寻找实习单位困难或是专业不对口,导致学生盲目选择单位进行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加上不完善的考察体系,都使得假期实习变得不那么的重要,学生也不太在意。因此要真正地让实习变得有效,不仅学生自身要有高度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校在实习时间、效率、考核等各环节中要有合理有效的安排。

(二)学生方面

实习一直是大学生们最关注的话题,可以说它已成为大学生今后求职、进入社会的预演,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大学生参与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因学校对学生有实习入学分要求而完成必要的实习;二是为毕业后找工作丰富简历、增加就业竞争力而实习。但每每假期,许多学生还是会为一份“实习鉴定”而焦头烂额。通过分析与总结,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实习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对一些大学生来说,拿学分是实习最主要的目的,在实习中应付了事,只为获取实习证明,不注重实习效果;二是实习单位难找,即使找到了也可能因为实习专业不对口,失去对实习的兴趣而难以提高自身实力,从而在实习中也没学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三是单位对大学生实习不重视,将跑腿打杂、整理文档、装订材料等简单工作交给实习生,学生难以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致使大学觉得这样的实习有点得不偿失;四是实习证明造假,高校的假期实习时间与学生的自我规划产生冲突,尤其是对那些有志于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而言,利用假期复习还是积累实习经验便成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问题,因此为了应付交差花钱买一个实习证明、实习报告而了事。

(三)企业方面

许多“实习一族”的切身感受是找实习单位饱尝“闭门羹”,其难度不亚于找工作。企业不愿接收实习生主要因为接纳学生实习实践不仅“性价比”低,而且常有“负回报”。一言以蔽之,企业的担忧可总结为“三怕”:一怕安全事故。企业不愿让学生去生产一线,以免产生安全问题,这一现象在工科类专业的实习中尤为明显;二怕“白忙一场”。许多企业负责人反映,现在大学生实习时间短,没有吃苦精神,操作能力也不好,企业得派正式员工手把手地带,可最后也不一定能留下人;三怕泄密。实习生“晒薪”、“曝光内部消息”等案例频出,使得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同行竞争等方面顾虑重重,因此越是高科技企业,越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笔者认为,企业所顾虑的安全、保密等问题可通过开发新险种、签订双方保密协议等方法解决,但要扭转企业的观念,将接纳学生实习视为履行社会责任则有待时日。

四、美国高等教育实习情况

(一)学校方面

对美国大学来说,自己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找不到饭碗可能危及学校将来的生源。无论从让学生学以致用的角度,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学校多主动和对口行业挂钩,为学生实习乃至求职牵线搭桥。一般来说,美国本科教育的三年级和硕士教育的二年级起,确定学生已经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就允许并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多数情况下,学生在修课同时,每周将20小时左右时间用于实习。实习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9个月甚至一至两年,实习可以和修课一样计算学分。

(二)学生方面

即使实习岗位与日后谋职毫不相关,实习作为有价值的岗位培训依然被学生所青睐。即使公司不提供任何薪酬,很多学生也愿意为一个可贵的锻炼机会倒贴路费住宿费,甚至花钱寻求合适的实习项目。一些实习中介也由此而生,以为学生安排实习作为生财之道。一个名为“华盛顿实习项目”的公司专门为院校学生安排在首都华盛顿的实习,已将其学生客户安排到了国会图书馆、美国商会、美国财政部、NBC电视台等各部门和公司机构,其网页首页便是一张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和该公司介绍到白宫的实习生的合影。学生须交纳3040美元即可享受从简历润色到实习安排的一系列服务。公司安排专门导师负责整个实习项目的衔接,确保实习效果。这种实习机会的取得初看颇有商业味,操作上也更像收费的职业培训,但学生对此并不反感,用人单位也比较信赖经其筛选的实习生。

(三)企业方面

美国的知识型产业居多,“人才就是生产力”是很多用人单位的共识。美国政府乃至各大公司和中小企业多乐于把实习生看作潜在资源,将实习看作宝贵的人员考察机会以评估实习生成为正式员工的可能性。他们大多乐意为学生实习报销部分交通或住宿费,或按工作小时付薪。公司认为付酬促使雇主更好地利用实习生资源,也使他们有充分理由要求实习生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在初级职位的聘用上,公司多会倾向于曾在本公司实习过的候选者,所以对许多美国学生来说,校内的就业市场是很好的谋职途径。一旦和心仪的公司达成实习意向,就离求职近了一步。

五、个人建议

高校实习制度的初衷在于让学生融入社会,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发现问题以补充自身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项“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制度对培养大学生独立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为将此项制度发扬光大而非流于形式,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其一,针对“实习难”的问题可由学校统一组织,由学校负责寻找对口实习单位,这样既能省去学生为找实习单位而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又能防止学生在寻找实习机会的过程中因急功近利而被不法分子蛊惑而上当受骗;其二,高校应灵活变通实习时间,尤其是对那些有志于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给与其缓冲过渡期,切莫让实习变为其两难选择的精神负担;其三,企业单位应转变用人观念,切实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力所能及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机会,并对其进行悉心指导。同时国家应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与这类企业一定比例的优惠,将是否为大学生实习提供岗位为一个考量因素,以鼓励企业积极接纳、认真培养实习生,而没有懈怠。

六、结语

实习是教育生态建设的一部分,推动大学生实习制度的有效落实离不开社会、学校、企业等方面的合力作用,而政府的主导力量更是不容小觑。在美国,为了鼓励企业接纳更多的实习生,政府在政策的设计与落实上发挥着强大的主导角色,比如通过各种形式搭建企业单位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对话平台、鼓励社会力量成立公益性的实习中介机构、为实习接受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等等。可见,完善并落实中国的大学生实习制度,这不仅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同样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万毅.中美高校学生实习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2]王莉.高校毕业生实习问题研究分析[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09).

[3]郭立场.大学生实习如何不流于形式[J].教育与职业,2012,(07).

作者简介:陈颖瀛(1990-),女,汉族,安徽宣城人,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

上一篇:浅谈近年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对西欧国家的影响 下一篇:群众文化现状及群众文化建设的若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