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时间:2022-10-12 12:50:20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深深感到人教版《新目标》涵盖了很多知识点,词汇量也大,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辛苦,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怎么改才能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我认为教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思想,从“教”的位置上退后一步,加大课堂教学的开放度,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我常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态度。根据教材中的情景,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环境,如教“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时,情境有“小歌手大赛报到处”、“迷路的小孩子与警察”、“结识新的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等等一些语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如师生早晚问好、道谢、到别等,学生已经习惯用hello、good morning、thank you、you are welcome、see you、goodbye......与我交流。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创造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组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Is this jacket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跟学生们操练熟了,就让学生自己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Is this jacket yours?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如何使教学活动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下进行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1、对于底子薄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降低他们的学习标准,当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有成就感。差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我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经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带笑容地说:“you are clever.very good!”,他们会因为得到这样的鼓励而激动。这样,差生喜欢开口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古人语:“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决一生之求”,学习也如此。我们作为教师的不应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我们应根据学科规律和特点,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让所有层次学生得以接受。

2、建立并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学这门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热爱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教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意学习下去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的进行学习。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评价也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

1、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的指出或加以适当的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表现及改进的成绩,给予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并鼓励他们大胆的去说。

2、学生考完试后,让学生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互相之间互相评价,找去优缺点,互相促进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它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积极性见见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求实、求新、求变,同时,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正确的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也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学生在新课改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