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咨询中的移情

时间:2022-10-12 12:37:54

论心理咨询中的移情

摘 要: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移情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对于咨访关系的建立和咨询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移情是来自于过去所体验到的,存在于意识或者潜意识之中的,由某种特殊情境所引发的,对过往某个特定人物的特殊情感的现时的转移。移情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促进咨询活动的开展,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因此,移情一旦产生,要以正确的方式给予科学地处理。

关键词:移情;心理咨询;咨访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55-02

一、选题背景

如今,“移情”现象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当然这里的“移情”多指感情的转移,即移情别恋。而在心理咨询中,是指来访者把压抑的潜意识和情绪(喜爱或憎恨)转向咨询师,把咨询师当做发泄对象和情感出口。在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情感交流是不可回避的。心理咨询进行的过程中,某一种特定的刺激,可能会诱使来访者将过去生活中的某种重要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的身上,从而使咨询师成为那些重要情感的替代人物,这就是心理咨询过程中产生了移情的现象。这里的移情不仅仅只是前文中所提到的爱情这一种情感,而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各种各样的情感,喜、怒、哀、乐、贪、嗔、痴……换言之,移情可以包括所有的人类情感。移情现象在心理咨询中是由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在心理咨询中咨询成功的关键往往就在于咨询师能否及时地识别和正确地处理移情。与此同时,国内对心理咨询中的移情现象的关注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对于国内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是有着很大的不足和缺陷的。

二、移情的概念及其作用与识别

1.移情的概念

移情现象第一次被发现和注意到,是因为一名叫安娜的聪明年轻的女性。弗洛伊德的同事布洛伊尔在给其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其对父亲十分的爱恋,并有某种特殊的情结。布洛伊尔在和安娜建立和发展咨访关系的过程中,被这位名叫安娜的女性的突如其来的拥抱吓得惊慌失措,与此同时,安娜还声称自己怀有布洛伊尔的孩子,这让布洛伊尔不得不强制终止了这次咨询,并从此不再涉足心理咨询的领域。然而,在后期对心理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安娜的这种行为是一种癔症的表现,事实上是她把对父亲的情感寄托在了咨询师布洛伊尔的身上,也就是在咨访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移情的现象。细心的弗洛伊德发现了这个现象,并开始重视咨访关系。弗洛伊德在对各种临床案例的治疗和观察之中发现到,很多来访者都会把自己对生命早期中比较重要的人物的情感和关系,投射到咨询师的身上,弗洛伊德称这种现象为移情。刚开始,弗洛伊德认为移情会对心理咨询产生干扰,对咨访关系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是一种阻抗。后来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和临床治疗的案例中,弗洛伊德观察到,积极的移情能够使来访者作深度的自由联想,这样就能够让咨询师最大程度地了解和帮助来访者,帮其挖掘出潜藏在来访者心灵深处的“情结”。同时,消极负面的移情可以说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危机,危险之中隐藏着可以使咨询扭转乾坤的机遇。也就是说,咨询师要善于利用消极的移情,对其进行“解释”“澄清”,从而让来访者了解到移情产生的实质,从而促进咨访关系的深入,真正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综上所述,移情不但不是心理咨询前进过程中的绊脚石,反而是完成心理咨询中艰难的分析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不过,因为弗洛伊德观念的局限性,他认为来访者移情给咨询师的,是其早期俄狄浦斯的性关系和情感,移情也是受性驱力所驱使产生的。而客体关系等新近的精神分析流派则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眼中来访者移情给咨询师的是其早年的全部人际关系和重要的情感体验,而不仅仅只是性关系,故而从根本上使移情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扩展。

早期,有部分心理学家认为移情只存在于精神分析的现象之中,例如,人本主义学派。人本主义是十分重视咨访关系的,认为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心理咨询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眼中,咨访关系是存在于当下时空的,现时现刻的,来访者和咨询师在现在的时空情境之中建立的真实的关系,是真实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关系,而不是弗洛伊德口中的移情。这种真实的关系是建立在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人本主义早期认为移情是精神分析的技术所引发的特殊现象的原因。然而,随着对各色来访者咨询和治疗的需要,尤其是在临床上治疗边缘人格障碍等患者的需要时,人本主义开始慢慢接受移情的概念和现象,并认为对移情现象的理解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他们并不认为移情在心理咨询中占有核心的作用和地位,也并没有赋予移情超越其他咨询技术的特权。当然,其他的部分心理学家,并不认为来访者对咨询师的关系中的所有观念都是移情,他们赞同弗洛伊德的观念:移情是普遍存在的,它应该也理应被看做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因此,格林逊对移情作出了自己的理解:移情是对代表着现时的个人感情、驱力、态度和幻想的体验,这种体验对该人是不恰当的,是一种对来自早期童年特殊人物的反应的替代。决定一种反应为移情必须具有两个特点:它必须是来自过去的重复,它必须是对现时的不合适。

笔者认为在对移情的定义中,应该意识到,它是来自于过去所体验到的,存在于意识或者潜意识之中的,由某种特殊情境所引发的,对过往某个特定人物的特殊情感的现时的转移。有一定的对象,有一定的情境,有某种特定的情结被诱发出来,仿若是时空穿越中的情感体验,有种情境再现的感觉。移情在咨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过去经历的重现性;现实表现得不合时宜性;移情反应的双向性;移情反应的易变性;移情反应的持久性及单一性。移情在心理咨询中是很受关注的,因为其特殊性,导致了移情在心理咨询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2.移情在心理咨询中的影响

在前文的整理和陈述中,可以了解到,在心理咨询之中,移情的现象是避无可避的,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十分之高,作为在心理咨询中要发挥重要作用的心理咨询师而言,要面对移情,正确合理的处理好移情,首先必须要勇敢地面对和迎接咨询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移情现象,当移情冒出头的时候,要摆出正确合理的态度和姿态,谨言慎行的对待,把握好移情处理过程中的尺度和分寸,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化消极为积极,从而保证咨询进程的流畅,成功的前进。

(1)咨询师自身修身养性。即咨询师本身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随时理解和掌握来访者各个阶段的情感和认知的运行模式,及其和咨询中移情的产生有何联系,并进行专业化的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应对心理咨询中移情现象的技能和水平,从而为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做好铺垫。

(2)心理咨询进行中的重要硬件的配备。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来访者的生活经历及人际关系模式等,由此画出来访者心理状态的全貌,找出问题和行为冲突的关键点,了解到来访者对事物的认知风格,做到有的放矢,万无一失。

(3)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谨守职业操守和伦理道德,不与来访者建立不恰当的私人关系,保持适宜的情感距离,避免移情现象的发生。

3.如何识别和处理心理咨询中的移情

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移情不可避免的产生时,咨询师应当采用客观科学的方法,及时对移情进行合理适当地处理。

(1)移情一旦产生,首要的要求就是咨询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的心灵之眼,可以及时洞察到移情的产生。也就是要求咨询师对情感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以感知意识到移情的萌芽状态。

(2)当咨询师错失了将移情扼杀在摇篮中的契机,移情已经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时,应该要仔细的考虑是否应该对来访者的这种情感状态进行适当的控制,从而降低甚至是避免移情对咨询效果的干扰和阻碍。

(3)正移情一般情况下有时可以忽略,或者极少给予关注,任其自行消失,是可行的。有必要时,可以在不伤害来访者的情况下,进行婉转柔和的解释,让来访者认识到这种情感的实质,构建好良好的咨访同盟,这是咨询能够有效前行的关键。

(4)咨询师在遭遇直接、热烈的正移情时,一般不要立刻指出来,以避免因贸然指出使来访者产生疑惑、恐慌甚至敌对情绪而影响到咨访关系。咨询师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大前提下,向其剖析这种情感反应的实质。从而帮助来访者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5)当咨询师面对来访者对自身的比较明显的负移情时,咨询师要冷静理智的对待,有经验的咨询师还可以以此为转折点,比如顺水推舟,摇身一变让自己成为移情的对象,从而挖掘出来访者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发现问题的症结,从而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当然这种方式需要对来访者给予一定的说明和解释。

(6)当咨询师因为自身的局限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处理不了咨访关系的时候,不妨向来访者说明情况,在其同意之后进行转介并结束现下的咨访关系。

三、移情的运用

随着心理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移情现象已经不再是心理咨询的专利,然而移情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被心理学家们所掌控。心理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对移情的灵活运用是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所在。

咨询新手在面对移情现象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甚至有的咨询师为了避免挫折感,会刻意地回避移情的情境,有经验的咨询师则会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通过积极有效的处理手段达到帮来访者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有时候会比没有移情情境的心理咨询产生更明确持久的效果。甚至有人说,没有移情,就没有好的咨询效果。这说明正确处理移情对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作用。

移情有强大的生命力,运用移情去发现早期重要情感和关系的缺陷,运用移情去发现认知风格的偏差,运用移情去冲击来访者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深入,运用移情去建立心理咨询中强大的咨访同盟,运用移情去为来访者发掘出更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Joseph Sandler,施琪嘉.移情[J].The Chinese-German Jour-

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1,(3).

[2]孔德生,蔡丽.不同心理治疗流派对移情的理解与运用[J].学术交流,2010,(7).

[3]王慧.心理咨询中的移情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上一篇:印象姥姥 第11期 下一篇: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