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有讲究

时间:2022-10-12 11:20:51

中西药合用有讲究

中西药结合治病的目的,在于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因此,选用中药和西药的合作伙伴颇有讲究。例如因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使用复方阿司匹林+柴胡,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使发热症状很快缓解

锦上添花:增强药效

目前常用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多数是以西药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右美沙芬(止咳)、扑尔敏(抗过敏)配合板蓝根或金刚烷胺(抗病毒)等组方,不论是采用何种商品名,它们都是属于合理的配伍。

中药“三黄”(黄连、黄芩、黄柏)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与抗菌药联用可增强疗效。

金银花和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强青霉素的作用。

西药降糖药与中药知母、黄连、人参及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等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乏力、神倦、口渴等症状。

雪中送炭:减少毒副作用

西药化疗药物与中药联用治疗肿瘤,比单用西药化疗的疗效好,并能降低或减少化学药物的毒性。如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参芪扶正丸等方剂能调整癌症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限制肿瘤生长,并能减轻西药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中西药联手要拒绝“对手”

中西药联手时,如果一方是“对手”,则会妨碍另一方的吸收,在两者“互动”中起到减效或增毒作用,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盲目“交友”,妨碍吸收有些药物间会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分解、沉淀、络合、吸附等),从而影响吸收。含多种金属元素如钙、镁、铝、铁、磷等矿物质成分的中药(如石膏、石决明、龙骨等)及中成药(如龙牡壮骨冲剂、排石冲剂等),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异烟肼、利福平等配伍时可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络合物,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疗效降低。含丹参的中成药如丹参片,不能与西药胃舒平同用,因为丹参片中的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酸,能与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生成络合物,而不能被胃肠道吸收,可使疗效降低。

认敌为“友”,中西“相克”有抗菌作用的中药会“克”乳酶生,因为乳酶生为活的乳酸杆菌的干燥制剂,而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如“三黄”、金银花、鱼腥草、消炎解毒片、抗菌消炎片、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能抑制或杀火活的乳酸杆菌,使乳酶生失去活性而丧失或降低其治疗作用。

违规配方,雪上加霜中西药配伍不当,发生不良的协同作用会增加意外风险。如甘草、鹿茸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成分的中药与刺激胃黏膜的阿司匹林等水杨酸制剂合用可诱发消化道溃疡。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配伍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时,两者分别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其活化因子,故合用易造成出血现象。洋地黄不宜与含钙类的中药、中成药(如海螵蛸、牡蛎、龙牡壮骨冲剂等)合用,因为钙离子对心脏的作用与洋地黄类似,能加强心肌收缩,增加强心苷的作用,使之毒性增加,并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洋地黄亦不宜与含蟾酥的中成药(如麝香保心丸、喉症丸、六神丸等)合用,因蟾酥具有较强的强心作用,一旦配伍使用,可导致心律失常及洋地黄中毒。

药性相背,事与愿违两药酸碱失谐会致使药效“抵消”或引起“节外生枝”。酸性中药或中成药如山楂、乌梅、大山楂丸、乌梅安胃丸、保和丸、五味子丸等,不能与碱性西药如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氢氧化铝等同用,否则酸碱中和会降低疗效。

磺胺类药物亦不宜与上述含有机酸的中药合用,因磺胺类药物在酸性尿中溶解度较低,容易在肾小管内酸性尿液中析出结晶,造成肾及尿路损害而产生血尿、结晶尿,引起尿痛、尿闭等症状。

碱性中药(如煅龙骨、煅牡蛎、硼砂、龙齿等)和中成药(如痧气散、行军散等)若与酸性西药(如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合剂等)合用,均会由于酸碱中和作用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混搭”口服,化药为毒含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紫雪丹、七厘散等不宜与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钠)等西药同服,因为它们化合之后可产生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赤痢病(大便中带血不带脓)样大便。

上一篇:血糖波动,身体会报警 下一篇:一个好片票房惨败的悲伤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