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12 09:32:02

浅谈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4-0202-01

摘要:指出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式园林绿化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改善了人居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但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牵涉的范围广阔,需要对气象学、土壤学、植物种植学有全面的了解。由此可见,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绿化工程,它是由多学科、多部门、多系统交叉而成的学科工程。

关键词:园林景观 绿化工程 施工技术

1、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表土回填技术

绿化离不开植物,众所周知,植物的生长的根基乃是土壤,而植物生长所需的最佳土壤乃是团粒结构土壤。在改造地形时,往往先剥去表土,以便在栽植时加以利用。(1)掘取表土的时间不能选择在雨后进行,施工时要保持地面干燥。(2)为避免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最好使用铲车倒退掘取表土,并按照1个方向进行,且不得反复碾压。(3)为避免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应对复原地表土连同地基一同耕耘,以便两者合为一体。如果下层土质不好,应改良土壤,改良深度以80-100cm为宜。(4)表土深度应结合图纸的景观设计标高要求,要有一定的排水坡度(2.5%-3%),较为合适而且要求地形高低起伏要自然、无杂质,同时要求路沿边的土壤表面应低于路沿石3-5cm。

1.2 定点放线技术

在实际园林景观施工现场,优秀的作品塑造离不开植物定点放线技术,可以说是塑造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实际操作之前,首先要对作品设计图纸有一定深入的了解,对设计图纸中作者表现出的设计意图有一定的理解,这对于在以后的施工中表现作品有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可使用参照设计图纸中给出的参照点以及参照物进行定点,也可使用方格网法,做到定点位置准,标记点明显,事后及时检查等步骤。经检验合格才准许操作。(2)对于树木的放置要时刻注意树木自身的高矮以及位置的正确与否。规则式需要注意的是树穴排列的整齐,行道式注意行距以及参照物,孤植时注意标注中央位置以及各类信息。(3)施工中遇到的色带、色块以及绿篱,课使用方格网法,以白灰描画线条。(4)定点放线在自然式种植模式下需要注意的事项是放线线条的流畅性,必要时以白灰进行描画,难点在于保证树木的“自然”,尽量做到植木的不规则。

1.3植物栽植技术

1.3.1 挖穴

苗木的定点放样结束后,即进入种植穴的开挖程序。挖穴时,应以所定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种植穴的大小及深度要根据苗木的规格大小及所带土球大小而定,一般种植穴的大小应比苗木所带土球直径大 20-50cm,挖穴的深度比苗木所带土球的高度深 10~30cm,以保证种植苗根系能充分舒展。种植穴的底部一般为圆形,但必须保证上下口大小一致,呈 u 字型而不能是 v 字型,而对于特殊规格苗木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种植穴内土质差或建筑垃圾多,则要先换新土或清除这些垃圾。

1.3.2 修剪

为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在苗木栽植前必须修剪,以减小苗木的水分蒸发。不同树种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1)对常绿阔叶树进行疏枝,去除受伤枝、枯病枝和过密枝,并剪去短枝上的叶片;对落叶乔木,尤其是较大的落叶乔木进行强修剪,可剪去1/2以上的树冠。(2)对常绿针叶树只剪去受伤枝和枯病枝即可。(3)对用作绿篱的灌木也不需要进行强修剪,只要剪去受伤枝和枯病枝即可;而对花灌木则要进行疏枝,不但要去除短枝全部叶片,还要去除枯病枝和过密枝。

1.3.3 栽植

(1)栽植乔木时:苗木下坑后,由一人扶直树干,另一人填土入坑;填入适量的泥土后,用手将苗木向上稍稍提起,使根茎交接处与地面平行,这样做有利于树根舒展并能与土壤紧密结合,继而将土踩实并继续填土,直到与地面平或略高于地面为止。(2)栽植灌木时:起苗要注意苗床是否湿润,如果过于干燥,须先充分浇水,起苗时要用工具连土掘取;栽植时应用小花撬刨土,栽植后应立即浇水或施薄肥点根。(3)栽植草坪时:首先应清除地表各种石块、碎砖、瓦砾等杂物,以免妨碍施工;种植时按照设计图纸堆造地形,边铺边镇压,使草块与土壤紧密结合;草块铺好后,用晒干碾细的园土填满间隙;如草块上带有少量杂草,应立即挑净。

2、加强后期管护

园林绿化施工完成后,其后期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后期护理,才能保证园林质量。目前,我国园林建设还是存在重施工,轻护理的现状,加上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而缓苗期间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这个期间的树木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同时,在后期的管护中,保湿浇水的管理是关键,高温季节,浇水的次数和数量都要增加,满足树木生理的需求。冬季,树干要涂白防虫,还要严防人为破坏,定时检查,预防树木的虫害。最后,建立相关的园林管理制度,积极落实园林后期护理。因此,一个合格的园林施工工程,与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科学的施工技术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制定施工方案,科学的进行现场管理,加上后期的养护,抓住每个环节,全面提高园林施工质量,解决技术难题。

3、保障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层层落实质量目标,对项目实行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主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由专职或兼职的质检人员组成,严格参照公司的质量体系标准,对与工程质量相关的具体做法进行规范,进行监督,保证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好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关。(2)建立质量预控及检测程序为了有效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应及时对质量进行预控及检测,在园林景观施工的过程中,应层层把关,对每一道环节把好关,将具体的责任详细落实到个人,严格执行专人制度,即由专人负责,并派专人进行检查、专人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还应同时接受其他方的指导和监督,如工程质量监督站或监理单位等。成立施工的质量管理小组,项目工程师担任组长,成员由工程技术组、材料设备组、质量员等组成。

4、结语

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就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技术,在施工中,不仅要根据科学的方法施工,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技术难题,本文通过对园林施工管理中所遇到的技术难点,分析技术难题的解决和技术管理的内涵,为提高园林施工质量做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木伟.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5).

[2]党辉.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5).

[3]王军.园林绿化施工注意事项[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

[4]康惠香.浅议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2008(6).

上一篇:城市污水厂恶臭治理方法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桃花扇》艺术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