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时间:2022-10-12 06:39:4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日后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3月~4月收治的患者病例90份,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病例,探究患者的病情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各级别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具体类别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等,并评价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在随机选择的90份呼吸内科患者病例当中,共有81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百分比是90%;此81例患者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抗菌药物的总使用强度是161.66;以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为主,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48.62%;抗菌药物中静脉制剂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79.89%,口服给药则占20.11%;81例患者共涉及8类24种抗菌药物,其中单联用药62例,二联用药14例,三联用药5例。最常使用的抗菌药物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他啶。结论 在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之后,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比较合理和规范,比较整治之前有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日后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

关键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一直都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一直致力解决的难点所在。近些年来,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所引发的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且此现象日趋严重,这就为我们的实际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为了改善抗菌药物过度、不合理使用以及细菌耐药的严重现状,卫生部从2011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系列法规。作为临床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非常广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发达国家为30%,发展中国家为30%~60%,大约是临床需要的两倍[2]。特别是在以细菌感染治病为主的呼吸内科,不同性质的感染占呼吸内科疾病的 80%~90%[3],抗菌药物更是成为治疗药物的主力军,其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医院内抗菌药物消耗经费占药品费用的30%以上[4],故本次临床调研通过探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日后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本次临床调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3月~4月收治的患者病例90份,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56.8岁;住院时间5~47d,平均14d。其临床诊断主要包括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治愈32例,好转53例,未愈5例。

1.2方法 此次临床调研共随机选择患者病例90份,其中81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回顾性分析此81份病例,探究患者的病情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各级别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具体类别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等,并评价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WHO推荐的使用频度(DDDs)[5]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公式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总消耗量(∑DDDs)×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6],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同时应用药品利用指数DUI[7]作为判断医师合理用药的标准,抗菌药物的DDD值采用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公布的数据。

此次研究采用 Excel2003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3.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字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在随机选择的90份呼吸内科患者病例当中,共有81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百分比是90%。

2.2由表1可知,抗菌药物中静脉制剂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79.89%,口服给药则占20.11%,说明抗菌药物剂型主要以静脉给药制剂为主,口服给药制剂较少。

2.3由表2可知,抗菌药物的总使用强度是161.66;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分别占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38.53%、48.62%、44.65%;其中以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为主。

2.4由表3可知,在我院呼吸内科,最常使用的抗菌药物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他啶。其使用频度分别是25.97%、13.24%、12.21%。

2.5由表4可知,81例患者共涉及8类24种抗菌药物,其中单联用药62例,二联用药14例,三联用药5例。

3 讨论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抗菌药物的出现,对于控制疾病感染、降低患者病死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抗菌药物是医院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为各类药物的排行之首,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制药技术的发展进步,新合成的抗菌药物不断涌现,抗菌药物的种类数量日益增多,这为临床医疗提供了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新品种,所以应用相当普遍。但也正是因为抗菌药物的临床意义和积极作用巨大,所以逐渐出现了不合理、过度使用甚至是滥用的现象。抗菌药物的滥用,为我们的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多全新的难题和挑战,如毒性反应、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等,这不仅导致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细菌耐药基因的转导,细菌耐药菌株逐年上升,耐药性已变得更为严重和复杂,从而导致很多抗菌药物疗效下降,甚至无效,这已成为人类健康的致命杀手。如革兰阳性菌大多都是广谱抗菌药使用后二重感染引起的耐药菌株。有文献报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的上升趋势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用量增加具有相关性。如果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减小细菌耐药性的传播。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滥用。而且因为当今临床上的抗菌药物品种繁多、药品使用涉及各个临床科室、医师用药行为难以控制等原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方面一直都有着巨大的缺陷和漏洞。

为了控制并改善当今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过度使用甚至是滥用的现状,卫生部从2011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并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系列法规。我院呼吸内科的疾病特点决定了本科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比较具有代表性,在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后,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有了明显的控制。从本次临床调研的结果中可看到,抗菌药物的使用百分比是90%,主要以静脉给药制剂为主;限制级抗菌药物成为治疗的主力军,而最常使用的抗菌药物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头孢呋辛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他啶,头孢类药物使用频度最高;联合使用药物的数量和比例在减少。说明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比较合理和规范,比较整治之前有较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包括:①治疗用药疗程过长,有文献报道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与耐药性产生的危险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②选择合理不当。一些联合用药副作用较大,如喹诺酮类与氨基糖苷类联用于老年患者时,易因尿中过高的药物浓度引起急性肾衰。③用法用量不当。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效果与其一定范围的有效浓度持续的时间相关,高于此浓度不会增加杀菌效果。④药物更换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紊乱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对已感染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需连续3d才能判断疗效和是否换药。

虽然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已趋于规范合理,但应看到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进,如制定治疗方案并与患者沟通,对其进行用药指导,药师提供服务为载体负责对患者用药的全过程的药学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日后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彤,何艳玲.100例患儿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用抗菌药物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5):304-306.

[2]常卫东.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4:27.

[3]徐影.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J].中外医疗,2010,22(8):176.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4591.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ctics Methodology.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ATC)Classification System; Guidelines for ATC classification and DDD assignment[EB/OL].http: //www. whocc. no/atcddd.

[6]刘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指南的解读[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768-769.

[7]姚瑜.美国传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学会联合颁布的2007年修订版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执行概要[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29(2):80-90.编辑/许言

上一篇:不同时期停药方式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下一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α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