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制造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时间:2022-10-12 05:37:04

浅析工业制造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工业制造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所进行的相应管理对策。

关键词:工业 制造业 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管理来讲,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工业制造业而言自然也不例外。它是企业在特定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于投资、融资等项金融活动的计划内管理。不同学者对于工业制造业预算的概念表述并不完全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财务预算是企业在针对生产进行科学预测以后,用金额与数量为基数提供的可以反映下年度企业生产财务情况的经营策略。

一、当前工业制造业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的工业制造行业都能够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并结合本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可实际上,却普遍有执行预算不力、预算追加频繁等问题,严重削减了执行预算的刚性能力。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在于企业的管理者没有强烈的预算意识,其次是企业内职能部门未能对相应项目进行指标细化,预算管理功能发挥不出来。企业通常都应用统一领导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模式。预算编制是在财务部门内部独立完成。而财务人员不了解编制客体,所以使得预算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大为降低。因为财务部门应当改变这种工作现状,深入基层中做调研,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完成预算工作。

工业制造业若想使预算编制的水平提高上来,预算时间的充分与论证水平的科学是两个基本前提。可是独立的财务部门任务重、时间紧,没有民主程序监督,很多指标论证无法做到科学、真实,这样做的结果一定会使得预算安排不足,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矛盾与问题,经费调整与追加反复出现,影响到预算的正常化与严肃性。

最近几年所推出的零基预算较为科学,但是却很难落到实处。不少工业制造业企业经常不按照部门人员情况与业务发展情况为基础进行收支总体水平预算。却习惯将以往的基础数据拿来引用,以收入水平来确定效益增长率,结果同样会造成理论与实际不符,难以依照预算执行。

工业制造业预算管理用价值管理作为发展主线,用战略管理当作发展方向,非常注重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市场动态控制。可是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普遍存在管理导向模糊、预算编制做得好执行不力的情况。结果出现预算执行两层皮的现象,即预算与执行分别应用两套数据,使预算失去了其应该有的权威约束性。

二、推动工业制造业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

财务预算管理的全面开展要以准确的制造业战略目标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测评结果,用预算的形式给企业未来经济发展做出经济活动与生产活动规划的整体安排布局。一般情况下,市场风险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是呈正相关的。作为企业管理者而言,不但要关注当前的生产情况,也要对企业发展远景倾注更多的精力,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用预算的全面化管理,组织企业生产制造活动。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优势,避免来自企业外部的竞争威胁。且使企业可以在面临重大政策与经营方向调整时,能够科学地抵制压力、规避风险,实现企业的远景规划目标。

实行长效全面的预算管理,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明确目标与责任主体。把企业内各主体的权利、责任、利益分配划清。将年度范围内的经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甚至各个班组、个人那里。通过关注分解预算指标、执行预算过程、追踪完成结果等过程,实现权责统一,为工业制造企业自身提供现实管理基础,这也是企业资信得到保证的有力基础。

企业的资源有限,可是长期目标无限。财务资源属于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资源。全面长效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让企业内的财务资源同硬件如机械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统筹应用。并且可以对应用过程实行科学的监控与考核。通过资源的整合动作,可以更加方便企业各生产加工环节的协调沟通,加强成本管理,将企业资源与能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产出与投入比例的最大化。

财务预算管理的改革,不但会使企业总体生产决策受到积极影响,也是企业在管理控制上得到进步的重要体现标准。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一方面可以让财务信息与非财务预算得到整合系统发展,另一方面标准的财务预算体系也会对各生产环节与各员工的行动方案产生规范效应,能让企业动止有依、经营有据。同时,预算管理的科学化也会让企业部门与成员的业绩评价更为方便,改善企业业绩管理控制指标,帮助企业整体加工制造经营业绩。

三、加强工业制造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

全面长效的财务预算机制属于一项较为理想的经济管理状态,在朝向其努力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限制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不少的影响都是负面的。为了加工制造业的预算管理达到总的规划目标,预算在批准实施之后,还应当建立对应的预算监控制度,以方便对于预算执行的管理。可在很多加工制造业的预算管理实践过程中,都存在监控制度不足或者是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应当做好弹性预算与固定预算的良性结合。所谓固定预算,其特点是适用于生产能力较为平衡的环节。弹性预算则适用于生产需要经费数额变化较大的环节。让财务预算管理与各具体生产部门进行结合,确定出哪些属于固定预算,哪些属于弹性预算,对于费用固定或者变化特征不明显的管理费用与折旧费用等,采取固定预算,其他的收支采取弹性预算。

预算执行应当符合刚性原则。预算是企业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基本准则,一量确定下来,便产生了企业中的“法律功效”,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制造流程结构上的变化对于预算产生的正影响或者负影响。且须依据严格的变更程序进行预算的调整。坚决防止违规操作,确保预算的准确与预算执行的正规。

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工作系统,对于预算执行的每一步情况,都要进行信息准确反馈。方便财务工作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发现预算执行与标准的差异。在预算的执行环节里,企业应当不断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依照信息反馈适时调整相关决策,继而确保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始终处在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位置。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与预算执行的相互配合,确立风险责任意识,及时发现非正常的企业活动,并及时解决或者改变。为加工制造业减少可能的损失。

加强预算监督机制,执行预算与监督预算执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保证预算执行的力度。要加强加工制造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使内部审计与内部监督不但可以审计监督会计财务业绩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也能审计监督预算执行的细节情况。加强企业的事前规范与事中管理,让企业生产制造各环节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处处事事受到制度的约束。

四、结束语

加工制造业制定规范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立适合于企业发展的预算管理办法,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与科学性,可以更好地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帮助,让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淑芳.财务预算管理之我见[J].科技资讯.2010

[2]李朦.企业管理之重——财务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2010

[3]王蕾蕾.浅谈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09

[4]徐晓红.浅议中小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2010

[5]赵永疆.关于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

[6]黄振.提高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新思考[J].中国外资.2010

[7]陈峰.试论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上一篇:关于汽车销售公司的财务管理浅析 下一篇: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