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2-10-12 05:35:21

浅析我国暖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上世纪20年代,随着压缩式制冷机的加速发展,暖通空调技术开始大量应用于以保证室内环境舒适为目的的公共建筑、商用建筑的环境控制中。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建筑都使用了中央空调,它的使用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家用空调以及供暖开始普及。随着空调大规模的使用,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关键词】暖通,空调

在过去20多年来,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建筑无内的人们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病态反应,这一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并提出了病态建筑和病态建筑综合症(SBS)概念。随着SARS病毒的爆发,空调房间内空气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环保节能和室内空气品质是暖通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

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能源的发展往往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尽几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维持在约10%,但能源的增长率只有3%~4%。在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0%左右。有资料表明,我国每1美元的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所以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这样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节能。建筑节能是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一、地源热泵空调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是土壤耦合地热换热器。土壤源热泵是以大地为热源对建筑进行空调的技术,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对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物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土壤源热原系统因节能、节水而普遍受到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等的关注。

至1983年,瑞典就有6000多个水平埋管热泵系统,美国有1万多个此类系统在运行之中,主要用于居民住宅、别墅、学校、商业建筑。我国至今还未有应用实例,但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注意该系统。我国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大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希望冬季供暖,因此,在我国开发、研究土壤源热泵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地下水热泵系统分为开式、闭式两种。开式是将地下水直接供到热泵机组,再将井水回灌到地下;闭式是将地下水输送到板式换热器,需要二次换热。地表水热泵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相似,用潜在水下关联的塑料管组成的地下水换热器代替土壤换热器。湖南的凌天科技的空调系统就采用水源热泵与地源热泵,其共性是以水(或者其他液态媒质)作传媒,水源热泵是其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形式,地源热泵是目前正处于积极开发的机型。其制冷或制热工作性能系数均可达到3.5~4.4,与空气源热泵(空气-空气或空气-水热泵)相比,要高40%左右。

虽然采用地下水、地表水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好、能耗低、性能系数高于土壤源热泵,但由于地下水、地表水并非到处可得,且水质也不一定能满足要求,所以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且水源的探测开采技术须进一步提高和降低开采费用。

二、太阳能空调

太阳能空调所需的能源部分或全部来自太阳能。太阳能空调是利用太阳光辐射为能源进行制冷工作的空调系统。通过使用太阳能空调,不仅可以弥补供电缺口,还可以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做出贡献。推广使用太阳能空调,既没有使用电空调所带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也由于不使用氟里昂等有害物质而不会破坏大气环境。所以说太阳能空调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节能空调。目前太阳能空调的主要型式有:太阳能电制冷空调、太阳能热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等。太阳能制冷空调主要包括:太阳能蒸汽压缩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空调。

三、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就是在地板中直接埋设热水管来加热地板,再由地面辐射热来加热室内空气的采暖形式。这种采暖方式辐射体表面温度不大于45℃,采暖介质常用热水,其辐射体一般是其中埋设了加热管的建筑物构件,如墙壁、顶棚或地板,其中以地面辐射采暖应用居多。

由于地板层结构中有多孔介质,具有储热能力,因此该系统可以考虑采用间歇供暖方式,即通过降低日间温度来减小房间负荷,从而减小建筑物的能耗。)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是在地板上均匀布置散热盘管,热量以辐射对流的方式向上传递,室内温度下暖上凉,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良好感觉,热舒适性比较好,根据范格方程计算,在比正常室内温度低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达到其他供暖正常室

内温度的热舒适感。地板供热具有舒适性好、减少扬程、节省空间、私密性好、易于计量改造、可利用低位热源和节省维修费用等特点。但是低温地板辐射采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造价高,维修度大,热媒适应性差给这种系统的普及带来了局限。

四、蓄冷空调

蓄冷空调的介质主要有冰和水两种。冰冷空调是指在夜间电价较低廉时,开启一部分制冷机组制冰,并将总能量储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电价较贵时,采用融冰提供的低温水,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满足用电高峰时空调的负荷,降低用电成本。冰蓄冷是七八十年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蓄冷技术,其蓄冷密度为335KJ/kg,占用空间只有水蓄冷的25%~30%,可以提供较低温度的空调供水,有利于提高空调的供回水温差,以减小水泵容量和配管尺寸。因此,冰蓄冷应用更加广泛。但蓄冷机组在蓄冷时工作在制冰工况,其效率较低,而且蓄冷和释冷都必须用不冻液循环,其技术较复杂,投资及运行费用比水蓄冷高。此外,还有利用变温相变材料(如共晶盐)作为蓄冷介质的,但因技术尚待完善且成本高,任在开发研究之中。

水蓄冷技术十利用3℃~5℃的低温水蓄存冷量,发展于五六十年代。其优点是投资省,技术要求低,维修费用少,有事可以利用原有的消防水池兼作蓄冷水池,对于有些大型的蓄冷工程其投资比常规空调还低。同时水蓄冷系统在冬季还可以蓄热供暖,我国葛洲坝水电站的水蓄冷式中央空调,可兼顾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使用。但水蓄冷只能利用8℃~11℃的温差,蓄冷密度低,仅有334~460KJ/kg,且水蓄冷占地面积大,保温性能差,冷损耗大。

还有一些环保节能的暖通系统例如说集中供热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空调的发展一来于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给空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健康的空调系统是本暖通技术发展的必行之路。

上一篇:浅析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 下一篇:暖通中电锅炉房电气自动化设计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