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角色转变探讨

时间:2022-10-12 04:20:41

【前言】大学新生角色转变探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进入大学这一生活事件为个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给个体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大学新生在初入大学时,面对着具有显著差异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个体会通过各自的方法适应这些环境的变化,来完成从中学生或者其他社会角色(如:社会青年,通过自考的成...

大学新生角色转变探讨

摘要:大学新生面对着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引发自身内在因素的不适应,从而影响个体角色转变。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是大学新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角色转变的界定及其客观因素的影响,采用适当的应对对策,才能使个体自身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审视,形成正确的认知,产生出对外部环境的整体认同,帮助大学新生快速而有效的适应新的角色,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关键词:大学新生;角色转变;对策研究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freshman face the rapid change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cause their own inner factors of does not adapt, thereby affecting the individual change of the rol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is freshmen in th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is inevitable objective factors, education workers only fully realize the role changing definition and objective factors, the adoption of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can make the individual own initiative to examine itself, to form the correct cognition, produce the whole of the identity of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help freshmen fast and effective to adapt to the new role, finish the change of roles.

Keywords: university new life; Change of roles; Countermeasures study

中图分类号:O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进入大学这一生活事件为个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给个体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大学新生在初入大学时,面对着具有显著差异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个体会通过各自的方法适应这些环境的变化,来完成从中学生或者其他社会角色(如:社会青年,通过自考的成人等)到大学生这一角色的转变。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大学生适应性的问题,也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拟对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从角色转变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对角色转变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阐释大学生角色转变中的影响因素和应对对策。

一、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界定

对于大学新生角色转变,主要表现为从中学环境到大学环境的心理的转变,其过程实质是适应的过程。而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关系的反映,是在与新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逐步达成与新环境的多方面的动态平衡[1]。也就是说,大学生角色转变可视为一种即发展,又适应的转变,其转变的过程即是适应的过程,也是适应的结果。

从过程来看,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达到预期所要的结果而进行的各方面的适应,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骤变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内在因素的适应。骤变的外部环境是由客观因素引起的,当个体中学生通过选拔性考试或自主招生变成一名大学生时,其扮演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将会引发个体适应新环境,而这个过程将会随个体适应新环境的自身内在因素决定,并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大学新生角色的转变并不是以适应大学环境为标志,而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标志。适应骤变的外部环境只是适应中的一部分,只有完成自身内在因素变化的适应才是真正的完成角色转变这一过程。

从结果来看,角色的转变是所要的预期结果,即个体自身已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产生出对新环境的整体认同。个体对新环境的适应和对新环境的认同,是指个体自我认知的改变、完善、发展和个体本身能够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其表现形式是对自我客观而正确的审视和评价,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总体认同。

二、角色转变中的影响因素

个体进入大学时,首当其冲的感受便是环境的急剧变化,在大学环境之下,因其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要想适应新的环境,个体必然会经过从不适应到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变。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对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上的适应,只有正确认识这三者的关系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转变这一过程,达到其目的。

就其三者对个体的影响而言,首先,进入大学之后,新的生活环境为个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引起了个体自身状态的失调。其主要表现在:(1)大学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充分地为个体提供了发展所必须的各种条件,但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使学生不知所措,产生迷茫。(2)家庭因素影响的减弱使个体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受到家庭监管力度降低,感受到的关爱减少。

然后,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的学习环境相差甚远。大学的学习具有内容专业化、方式自主化、动机多元化等特点[2]。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极不相同,并且大学环境及其要求造就了这一特殊差异的存在,个体不能或很少能从已有经验之中获得相关认知以适应新的学习内容,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又加之个体怀着较高期望进入大学这一新环境,而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将会造成个体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质疑,从而导致个体自卑感的产生。

最后,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显著地是师生关系的淡化和同学互动的频繁。(1)从师生关系来说,由被动的师生交流方式变成主动的师生交流方式。被动的师生交流是指教师主动找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主要包括对中学生个体的生活、学习和情感等方面的约束或支持,从而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且能较好的学习书本内容;而主动地师生交流则是指学生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答疑解惑和人生观的引导,这种交流方式的改变将会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对于同学互动过程的频繁,其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改变,为学生在一起互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增进了同学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从客观角度来说也增加了矛盾冲突的发生机会。

总结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关于大学生角色转换主要是受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这三个因素是诱发个体在角色转换过程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角色转换的结果就是使大学新生在认知上产生出对其诱因的整体认同,并使其能正确的看待诱发因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角色转变的应对对策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将对个体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潜在的意义。要使大学新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能顺利转变角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引导新生,强调自我调适

积极的引导大学新生,通过心理测试、大学入学教育等方法及时了解并引导大学新生对陌生的大学环境的熟悉,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与此同时,辅导员和教师可采用各种讲座或班级会议、团日活动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人生、价值、友情、爱情、事业等多个方面有正确且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能够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来增强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对自身的重新审视,从而形成以自我调适的形式来适应未来多变的环境和养成健康的身心。

(二)改变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教学

改变教学方式是提高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内容的适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中,教学方式可以较多运用环境陶冶模式,即指将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内容寓于环境之中,通过创设环境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模式[6]。对于初入大学的大学新生来说,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快速且有效地适应大学生活,当然,在运用环境陶冶模式的同时,可以加入适当适量的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个体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外部条件。

(三)重视管理衔接,加强家校联系

在高校与中学的管理层面上,明显不同,中学时期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过分专注于学习成绩,家庭对孩子期望较高,因此,学校会对学生管理更为严格、周到,家庭对孩子更为关心。而当个体进入大学时,高校则注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5]。家庭因个体的成长和离家距离等缘故而对其关注度降低,监管力度变弱,从而容易使个体产生不良的现象,如:过分放纵自身行为、不良情绪的产生、恶习的形成等。重视管理的衔接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能够有效地抑制个体不良现象的产生,对维护和保持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增进师生情谊,树立正确观念

大学生活中明显淡化的师生关系是如何应对大学新生角色转变中产生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大学新生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发挥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主导作用,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加强高校教师对大学新生的指导,能促进其在角色转变过程中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总之,大学新生角色转变是其对急剧变化的环境的整体认同和心理适应,而对这一角色转化的成功与否,则表现在个体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否对自我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以此衡量大学新生角色转变,虽说不能定量了解到个体的适应情况,但也为今后的定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对高校学生的培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2] 刘娟,欧居湖.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1(1)

[3] 杨新宇,李齐全,胡鹤玖.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教育措施[J].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3)

[4] 赵婧婧.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3)

[5] 杜利成,魏蔷.论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

[6] 杨新宇.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找准教育学生的切入点 下一篇:提高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