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减负 迫在眉睫

时间:2022-10-12 04:12:10

家庭减负 迫在眉睫

摘要:家庭教育的奠基性、感染性、长期性、针对性、灵活性、社会性等诸多特点是得天独厚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进程。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家庭及全社会来共同解决,为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完成,应发展家庭教育。家庭增负,有其严重的危害性,包括显性危害和隐性危害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大声疾呼,家庭减负,迫在眉睫。

关键词:家庭减负;素质教育;减负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最基础的工程,要加大这一工程的实施力度,就必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开放型教育网络,家庭教育作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任何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是由家庭的特殊性决定的。家庭教育的奠基性、感染性、长期性、针对性、灵活性、社会性等诸多特点是得天独厚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进程。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应该把子女的爱护,‘扩张’‘淳化’为对子女的理解、指导和解放。”那时的孩子现在早已成为祖父母了,但先生当年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请现在的家长们注意,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家庭教育应当紧密配合,千万不要在学校减负的前提下,家庭教育却千方百计地增负,形成“一头热,一头冷”的病态局面,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有这样一个童话:游泳是鸭族得天独厚的特长,然而唐小鸭却在父亲的威逼下改学钢琴。唐老鸭抱来一大摞《钢琴入门》《钢琴演奏技巧》等资料交与唐小鸭闭门苦练,一心想要儿子将来成为钢琴家光宗耀祖。唐小鸭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年复一年地苦练钢琴却总出不了师,就向父亲唐老鸭请求,继续苦练游泳,遭到了唐老鸭的严厉训斥,一定让儿子苦练当个钢琴家。结果唐小鸭不但没有练成钢琴,而且连自己的游泳特长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叹息、痴呆……

唐老鸭望着痴呆的儿子,追悔莫及。

这个童话,说明一个道理:物极必反。

唐小鸭的悲惨结局,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今天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小皇帝”,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寄托着生命的全部希望。他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的驱使下,全不顾学校的减负效应,将子女关在屋子里,让其发奋苦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光宗耀祖。读死书,死读书。学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个性特长被扼杀,家庭增负的教育形式,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高科技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应该打破国界,将自己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才能搞好国内的建设事业;一个人的成才,绝不是关起门来苦读才能成功,而应该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社会需要许许多多的各类人才,成才的道路纵横交错,行行出状元已成为历史的鉴证。考大学,掌握科学知识成才,无可非议,是求之不得的,这就要看子女有没有这种特长,如果没有,又何必苦苦于求,硬闯这座“独木桥”呢,为什么不能根据子女的特长另辟成才的的道路呢?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讲,“关门苦读,与世隔绝”是不对的;“只重视实践,而不重视理论学习”同样也是错误的。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家庭增负,有其严重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来自于显性危害和隐性危害两个方面,目前人们对显性危害已逐渐认识,但隐性危害远未被人们所察觉,更少有人提及。纵观两种危害,隐性危害远远大于显性危害,两种危害,都将给学生带来可怕的后果。

显性危害,表现繁多,其主要危害在于。

1.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对青少年进行优劣区分,掩盖了他们的潜能和优势可能被扼杀的事实,使基础教育面对少数人,从而把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立起来。

2.表现为学习过程的表面性与虚伪性。家庭增负,关门苦读,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家庭增负,往往忽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常常违背教育规律,青少年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加班加点,导致了他们素质的狭窄、片面乃至畸形发展,严重影响着个性特长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家庭增负的隐性危害,主要表现为对青少年身心摧毁方面,关门苦读,追求升学率,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整天疲奔于书本与题海战术中,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极大压力,从而出现了厌学、恐学、辍学甚至自杀。当今学生中,很多学生身体素质极差,驼背的人越来越多,近视率趋向低龄化,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家庭减负,迫在眉睫。

一个弹簧秤,经常受到超其弹性限度内外力的作用,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力消失后,弹簧还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其实经常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使弹簧的弹性受到损害,逐渐“老化”,缩短使用的寿命,如果外力过大,弹簧就会拉坏,使弹簧秤报废。同样,家庭增负,让子女关起门来苦读,长此以往,子女的身心就会受到极大的摧残,严重后果就会逐渐暴露出来,2010年6月玉林市一中毕业班有名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的责骂而跳楼自杀,不就是血淋淋的证明吗?

综上所述,家庭增负关起门来苦读是十分有害的。一个人的成才,决不是关进屋子里就能成功,因为屋子里读死书,只是成才的一半,而另一半却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据说,苏轼、蒲松龄、曹禺,当年赴考落地,但他们最后的成名也决不是关进房子里取得成功的。普京没有将自己关进房子里苦读总统专业,却也登上了总统的宝座。上述童话中的唐小鸭,如果一开始就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将来很可能成为游泳健将,然而唐老鸭不顾儿子的个性特长,硬逼其当一名钢琴家,最终使唐小鸭变成了呆小鸭。

种种情况再一次深刻地说明,社会需要各方面人才,我们所要学的东西很多,各尽所能量体裁衣,努力发展个性特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条条道路,都可以通向理想的彼岸。因此,我们应大声疾呼,家庭减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周晓顺,《“减负”,怎么看》[J],《现代家教》,2000.05

2.宗秋荣,《“减负”与家庭教育的功能转换》[J],《教育研究》,2000.12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情感教育 下一篇: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与完善思想健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