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农村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时间:2022-10-12 04:05:37

繁荣农村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摘要: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直接支撑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农村的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民的文化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繁荣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农村 文化建设 文化生活 文化素质

农村是文化的基层阵地,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封建迷信、落后文化就会趁虚而入,阻碍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一、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尽管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1、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尚未引起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全社会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足。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的领导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软”,只重经济建设不重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使得农村文化工作被虚化。二是“偏”,在文化整体工作上,又只重城市不重农村,只重在城市里建设博物馆、大剧院等标志性建设,不重在农村开展春风化雨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投入欠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较大。目前,农村文化娱乐等公益事业欠账太多,“大集体”解散及农业税免除后,农村文化娱乐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几乎为零。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农村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

3、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实际文化需求存在明显脱节,适应农村需求的文化产业发展缓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相当强烈;同时,由于各地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文化的需求也有所区别。然而,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仍存在着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对农民实际文化需求缺乏调查分析,许多地方仅仅是根据上级文化管理部门和地方党政领导的意见举办文化活动,往往是在文化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花了大笔的钱办活动,得到的结果却是热闹一时,一笑而散,在群众中却得不到很好反响。

4、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匮乏,封建迷信、力量乘虚而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后,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家园,昔日红火的广场文化活动逐渐滑坡,一些先进思想和主流意识传播较难,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应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深化认识,从根本上转变“重经济轻文化”传统观念,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特别是领导的观念首先要转变,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摆到议事日程,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将新农村文化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绩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村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使领导干部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2、多渠道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镇文化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它的价值实现形式主要表现在社会效益上,我们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经济反哺文化”,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解决“文化温饱”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农村文化公益性事业投入中的主导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基层投一点,社会筹一点”的筹资方式,把文化工作的重点逐步向农村转移,向经济薄弱地区和村庄倾斜,逐步改善农村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

3、壮大队伍,加强农村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办法,解决镇(街道)文化站人员老化、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的问题,不断充实壮大文化干部队伍,把文化干部的工资待遇纳入镇乡、街道财政预算,解决文化干部的后顾之忧。在抓好专职队伍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农村业余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干部、离退休干部、老师、回乡知识青年,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扩大业余文化队伍。

4、创新内容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针对目前农村基层群众的需求现状来确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具体来说,要体现时代性,与中央的政策等紧密结合;要具有特色性,对群众具有吸引力;要具有广泛性,力求使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群众欢迎,达到人心、入脑的目的。

5、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开发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大力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自我发展壮大的机制,培育发展扎根于农村的民办文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要积极挖掘丰富的民俗民间艺术资源和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将剪纸、农民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秧歌、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等各种特色艺术资源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整合、包装,形成合力,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当地经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上一篇:冷棚西瓜生产及下茬综合利用技术 下一篇:玉米德美亚3号栽培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