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点胶机的创新与研发

时间:2022-10-12 04:00:15

新型点胶机的创新与研发

[摘 要]点胶机是用于对圆盘类的工件点胶加工,如喇叭等电子产品。点胶机采用新型的出胶方法,利用气压把胶水从胶桶挤出来保证出胶的精度,通过双液点胶阀实现点胶功能。胶桶添加保温系统,防止双组份PU胶的凝固,以保证点胶机工作的稳定性。

[关键词]点胶机 机械与控制 点胶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379-01

前言:随着胶水的普遍应用,点胶设备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多样化。普通的点胶机,如一些点胶控制器,国内的模仿技术已经很成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一落千丈,甚至几佰的机器都已经出现,但是国内的点胶机普遍存在精度不高,打胶不够稳定的现象,目前,单组份的点胶技术相对成熟,其发展方向是自动化和高精度,双组分点胶技术有待提高。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向着超小型和微型化发展,这对封装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点胶技术作为电子封装技术的关键和核心,其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封装技术的优劣。点胶机作为一种新型设备主要实现控制胶体通过特定方式和设定的路径进行点胶的功能。

一、设计原理

如图1为设计原理图,在设计中,点胶机分4为个工作模块系统,包括点胶头模块系统、旋转台模块系统、过滤模块系统、出胶模块系统。点胶机是一种自动点胶发泡设备,取代传统贴条工艺。它⒒费跏髦AB胶(软泡材料)按照工艺比例1:1自动提取并均匀混合,再根据指定配方定量涂到工件需要密封的部位,经反应发泡形成所需的胶条形状,从而起到密封作用。点胶过程:胶水储存在出胶模块系统的两个保温桶中,在稳定气压的作用下被挤出,经过过滤模块系统过滤空气和杂质微粒等,通过点胶阀进行点胶,旋转台模块的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圆台上的工件转动,配合点胶阀完成点胶封装。

二、系统组成部分

1.点胶头模块系统:点胶头模块系统主要由Z-轴滚珠丝杆台滑台,点胶阀,搅拌模块,旋转板,还有固定座几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滚珠丝杠滑台通过旋转板调整所需角度,可适应不同尺寸的圆盘类工件进行点胶。设计一个双气缸可调回吸式双液点胶阀,与传统顶针式点胶阀向下关胶相反,采用向上运动关胶结构,在顶针向上运动时产生一个回吸力,能实现停胶同时瞬间回吸断胶,减少余留针头上的残胶,使点胶不产生漏滴、拉丝等现象。图中搅拌混合管和伺服电机组成搅拌模块。

气动工作原理:压缩空气送入胶瓶(注射器),将胶压进与活塞室相连的进给管中,当活塞处于上冲程时,活塞室中填满胶,当活塞向下推进滴胶针头时,胶从针嘴压出。滴出的胶量由活塞下冲的距离决定,可以手工调节,也可以在软件中控制。

电动工作原理:采用单螺杆结构,利用单螺杆容积式输送原理,转子和定子形成自密封结构,转子在定子腔的定向旋转作用,实现介质输送功能。

2.旋转台模块系统:旋转台模块由伺服电机控制,通过同步带带动圆台做旋转运动,配合点胶阀运动完成点胶封装。Y-轴导轨可调整旋转台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工件,可通过转动导轨中间的螺杆调节旋转台Y轴上的位置。

3.过滤模块系统:过滤模块是由分水滤气器,调压阀,油雾器组成。分水滤气器用于过滤进来压缩空气的水份和杂质微粒等;调压阀是用来调整气压的大小,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去调节;油雾器是用来装一些比较稀的油,当空气进入油杯时会带走一点油,到达工具时起、冷却的作用。

4.出胶模块系统:环氧树脂AB胶分别储存在两个压力桶中,因为气候会影响到环氧树脂的粘度,我们在胶桶外包一层发热板来实现胶桶内胶水的恒温。通过调整压力桶中的气压使胶水按1:1的比例从桶中挤出,实现出胶功能。

结语

本点胶机采用双组分点胶技术,将环氧树脂AB胶按照工艺比例1:1自动提取并均匀混合,并设计一个双气缸可调回吸式双液点胶阀,减少余留针头上的残胶,使点胶不产生漏滴、拉丝等现象。本点胶机的创新在于出胶料计量系统的改进与提升,胶水混合搅拌及脱泡机构的改进和胶水输送机构设计,且适用于圆盘类工件的点胶封装。

参考文献

[1] 延年.点胶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 祖国庆主编.点胶机器人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民青.简易涂胶机的研制[J]。机械制造,2004.

[4] 肖伟平,贺德明.新型节能灯自动点胶机的开发设计[J].机械制造,2009,(01).

[5] 吴荣兵,杜润生,熊烽.自动涂胶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制[J],机床与液压,2004.

[6] 余俊.点胶机数控系统的应用原理剖析[J].知识经济,2010,(11).

[7] 周庆海主编.点胶控制系统及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8] 鄢景华主编.自动点胶控制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

[9] 曾正明主编.机械工程材料手册-非金属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VFP数据库技术在高等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走向生命共生的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