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观下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时间:2022-10-12 03:50:06

建构主义理论观下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建构主义;交互性;英语习得

一、对多媒体课件特点和实际应用误区分析

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将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和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创设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由于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不足,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有些多媒体课件只能起到电子板书的作用,甚至是教材的移植,既谈不上知识、信息丰富,也谈不上创设真实的情境,更谈不上实现互动。有些多媒体课件名为多媒体,实际上为单媒体,没有将影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和技术融入到课件中去。

误区二: 为数不少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色彩搭配都存在着缺陷。

误区三:过于夸大多媒体的功效,一些教师照“屏”、照“幕”宣科,不能与最基本的板书、教具等教学媒体有机结合,连最起码的形体动作、眼神交流等都省略了,其教学效果就更可想而知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缺少有效思考,对多媒体课件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定位不够,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一定的理论观照。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提出要创建一定的学习环境、一定的“情境”作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平台。而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也正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营造、创设出逼真的环境。因此,建构主义课程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制作。建构主义课程理论所提倡的“情境”,应该作为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环境的目标。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建构。

二、用建构主义课程理论指导多媒体课件的环境创设

英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可促使他们更快地进行英语的习得。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没有语言的输入便不能产生语言的学习,而什么样的语言输入则至关重要(Rod Ellis, 2000)。该理论认为,当学生在理解含有语法形式的语言输入时,而且该语法形式略高于学生现有的中间语水平(interlanguage),便产生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学生根据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理解信息进而表达有关信息,就能成功习得语言。也就是说,第二语言的习得取决于理解性输入(Rod Ellis, 2000)。

根据以上建构主义理论,成功的第二语言习得包含三点:首先要有语言输入;其次,该输入的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的中间语水平;第三,要有语境。如果输入的信息太简单,学生则学不到新知识,也就等于没有输入。如果输入信息大大超越了学生的能力,那会引起学生的焦虑不安,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只有当所学材料略高于学生的中间语水平,他们才能感觉到新旧知识的信息差。这种感知有助于将学生接触到的语言输入内化为语言的习得。所以,在准备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利用原声录音、电影片段、动画等素材来营造生动活泼的英语环境。学生沉浸在这样的语境中,不断地吸取语言材料,并根据所听、所看不停地进行观察、分析、想象等心理活动,从而能更好更快地理解、把握所学内容,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不同的学生学习英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有的学生不一定喜欢英语,但为了通过考试而不得不学。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平时对英语感兴趣,乐于学习,有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有的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广博的文化意识和更深入的世界意识,学习的成就感成了他们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机。也有的学生是因为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每一项活动中去。

当然,这四点不是孤立、分割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可能包括其中的一种、两种甚至更多,而且这些动机还可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或者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充分发挥电脑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出切合实际、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学习动机。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鼓励性,使他们积极踊跃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三、制作英语多媒体课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1.人机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师生及学生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许多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乃至用课件上课的时候,过多地重视了电脑的技术层面,过分地注重课件的流程,而把最重要的层面――人的活动忽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发展人。所以教师应该从这一目标出发来组织课堂的各项活动,把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体现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体现在课件的设计中。运用得当,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教学;运用不当,现代技术便可能成为教育、教学的障碍。

2.流程预设与即兴处理的关系

英语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对学生的了解设计出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但学生学习英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切都由教师设计好。所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复杂性,设计出尽可能多的变式以便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又不能依赖课件,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课堂的进展来展开教学。

3.字幕与板书、笔记的关系

由于用了多媒体课件,课堂的教学容量可能变得很大;也由于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师省略了一切的板书,学生疏忽了课堂的笔记。所以,在制作课件时,要考虑什么内容设计在课件里,什么内容写在黑板上,什么内容印在讲义上。笔记或讲义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使其将短时记忆发展成为长时记忆。

总之,英语课件的设计不仅要瞄准教学目标,更要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符合教育规律,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稿件编号:101024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南通,226000)

上一篇:巧用记忆术,提高记忆力 下一篇:对青少年学生“早恋”现象的对策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