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物课堂导入

时间:2022-10-12 03:24:21

浅论生物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在正课内容前的一部分,它可以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可以间接相关,也可以无明显关系。但它在课堂教学、长期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其作用认识不到位,往往将其省略;有的老师认为无论学生在什么状态下,遇到什么样的学生,导入可以凭自己的感觉一蹴而就;有的老师则长篇大论,导入冗长,主次颠倒等现象。下面笔者将自己的见解呈现于各位教师,以供交流。

1 课堂导入的作用

(1)使学生从其他的思维状态中解脱出来,进入与本节课相关的思维状态。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接触一些课外问题可能会充斥学生头脑,在直接授课的情形下,学生脑中的这些残留问题必然会冲淡本堂课的内容,从而使授课效果下降。故导入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课堂的第一时间利用可与学生产生共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的思维入轨。

(2)使学生从其他的情绪状态中解脱出来,产生与本节课相适应的情绪状态。学生情绪过于亢奋,课堂可能会失去控制;过于低沉,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与课堂相适应的情绪一般为严肃而活泼。因为师生共同面对的是科学知识,故宜严肃;而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需要学生去探究,课堂探究所需要的探究科学知识的勇气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要求学生在情绪中具备高亢的成分,即活泼一点。

以上是课堂导入的2个直接作用。然而,由这两个基本作用所派生、引发的其他效果是不为教师所预料的。精彩的导入能够彰显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增强学生的向师性。并且学生会将这种向师情结同等地转移给该学科,间接促进学生的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学生向师性和对学科的兴趣,是教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的基础和前提。

课堂导入成功的标志是:学生从主观上愿积极参与课堂探究过程。

2 课堂导入的一般过程

课堂导入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

3 课堂导入的基本特点

(1)导入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课堂导入的目的和作用在于使学生产生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情绪状态与思维状态,而这些状态的产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学生的课堂积极状态有一定的酝酿期。正是由于酝酿期的存在,一句话式导入、短的导入一般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但又不宜过长,长则喧兵夺主,使课堂教学的主次不分明,从而失去教学重点。导入应控制在1~2min。

(2)导入应呈层进式。即一层比一层新颖,让学生在一层层的递进中摒弃不良状态,酝酿课堂状态,最后进入兴奋、高潮的状态。若导入伊始即呈现最新颖部分,一则学生过度兴奋课堂易混乱,二则导入整体上显得虎头蛇尾,头重脚轻,使后半部分失去意义,导致导入失败。

(3)导入应有适机的设疑,并以切题结束。精彩导入,步步展开,层层递进,在最精彩的内容呈现后,学生必然达到最兴奋的状态,在这个最适宜的时机向学生设疑。设疑的作用在于给学生留下悬念,吊学生的胃口。进而,教师借问题引出当节课的课题,并进入课程内容。

4 导入的两种基本类型

以A表示学生已知的内容,B表示未知。

4.1A-B型

教师由学生已知的内容出发,推导出未知的内容作为导入。这种导入突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融合在原有的知识框架中,但一般较后者新颖性要差。在这种形式的导入中,往往有两种情况能够出奇制胜:(1)由现有知识出发,推导出一个合理的,但超乎学生所想象的结果或结论;(2)由现有知识出发,推出一个非常荒诞的结论,而学生对这种荒诞性的结论并没有预期,对结论的不合理性又不能提出全面的理由,借机设疑,切入正题。

4.2B-A型

即教师先呈现未知的现象或原理,然后设疑现象或原理何以然,再由学生已知推出导入时提到的现象。在此类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有资料,尤其是互联网,搜寻与课题相关的现象或原理,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以新颖的方式将学生未知的内容展现出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成功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只要精心雕琢,往往能够出人意料,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如,“染色体变异”可以采用如下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孩童时,肯定听父母说起过关于狼孩的故事,但那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有没有狼孩呢?从网上搜索,我得到了如下的图片(图片略):

他们分别是来自泰国的一名小女孩和印度的一名小男孩。因为浑身长满了毛,被当地人称作“狼孩”。(导入的高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了狼孩呢?请阅读下面材料(导入部分至此结束)。

但实际上他们患有一种罕见的病症――先天全身多毛症。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了这种奇特病症的根源在于染色体变异。

中国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他们体内17号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患者体内17号染色体缺失了140万个DNA碱基对。

……导致染色体内DNA碱基对缺失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在该染色体区域内的一种基因――MAP2K6负责毛发的生长发育。

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2)该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有什么区别?

(3)若用显微镜观察该变异,取材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之后又应如何处理材料?请根据以前学过的实验,简要说出本实验过程。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一成功导入,即,在课堂的前2min吸引学生的眼球,明显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并非易事。要做到节节如此,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正如吕型伟老师所说的一句话,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可能就没有绝对的完美,相对于十全十美来说,总是有缺憾的。当然,也正是所雕琢的教学这块玉器有一定的缺憾,所以教师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境界。

基于以上的论述,关于导入的成功与否便没有绝然的界限,教师可以用成功度来表示。成功度的判定可以由听评课的老师来对不同的授同一节课的教师的导入打分,然后求平均值,排名,将第一名的分数为100%对其后的教师成绩进行折合,折合成相应的的百分数,以此为成功率。

不过,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导入五花八门,多姿多彩,不同的导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之案例则更是不一而足。若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经过思维的加工处理,精彩的导入每节课都会产生。

上一篇:换个角度来研究生物实验教学 下一篇:论高中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