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课堂导入

时间:2022-08-29 01:10:10

浅论课堂导入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节课在导入部分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吸引力;兴趣;内容融合;符合发展和认知

设计“导入”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被激发、注意力才能更好地保持,才能使课堂有效、高效。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导入”设计有如下体会:

一、导语一定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就算教学内容很枯燥,教师也要设计一个有趣的导语,用它来吸引学生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有时候枯燥的内容,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说出来,学生也会很感兴趣。

如,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无处不在》一课,教学内容枯燥,学生从心理上对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并不乐意接受。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有两个字(板书:信息)不知道你们认不认识?

生:(同学们被这样简单的问题吸引了,纷纷说认识)。

师:我们认识一个人,不但知道他的名字,还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多大了,你们认识“信息”,你知道什么叫信息吗?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真的认识“信息”。

(接下来进入“什么是信息”的学习)。

二、导入要与整节课内容相融合,突出课堂任务,让学生感觉整节课浑然一体

导入生动有趣,但与课堂后面的活动毫无关系,学生会觉得虎头蛇尾,有的时候会觉得导语是“骗人”的,刚开始还有兴趣,可进入正课学习就没意思了。导入也应突出本课任务:让学生在听完导语后能明白这节课要干什么,学习有目的,效果会更好。

三、导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

设计导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不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导语就抓不住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会充耳不闻。低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导语学生会嗤之以鼻,而高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导语学生又会不知所云。

要使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达到预设教学目标,就要减少学生学习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就必须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快速引入到高效的学习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丁士傲.关于优化课堂设计的几点做法[J].河南教育,2000(01).

作者简介:王洪喜,男,1979年9月5日出生,本科,吉林省通榆县新发学校,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研究。

上一篇: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几点拙见 下一篇:论述幼儿教育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