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郊中学开展健身街舞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10-12 12:32:22

南京市城郊中学开展健身街舞的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2

摘 要 健身街舞作为一项新兴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其运动特征理论上正迎合了现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者选取健身街舞作为研究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探索健身街舞课在南京市城郊中学开设的可行性。作为一项新兴体育项目,目前对其融入中学体育课堂的文章并不多,因此对研究健身街舞进入中学体育课的可行性是有一定意义的。

关键词 健身街舞 城郊中学 体育教学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城郊中学开展健身街舞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南京市城郊中学师生为实验调查对象,通过对实验组合参照组的基本素质测试得出结果,运动统计方法中的均值、方差、T检验来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城郊中学推行健身街舞课的可行性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市城郊10所中学20名体育教师和200名学生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主要通过网上文献检索和书本资料查询的方式来完成。

2.问卷调查法

对南京市城郊10所中学,200名学生和20名体育教师发放南京市城郊中学推行健身街舞课的可行性研究的相关调查问卷。

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中的有效数据,按照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4.对比分析法

在实验中分别以两个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两个教学内容对身体基本素质的影响结果分别做横向和纵向的对比。

5.实验研究法

选取的200名中学生进行前测(主要测速度、耐力、柔韧)交叉分为A、B两组。A组为参照组,B组为对照组,A组在体育课内进行健美操教学,B 组进行健身街舞教学,锻炼时间为4个月。然后进行后测,实验前后两次测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所需要的结果。

三、实验研究结果与可行性分析

选择大众健美操一级作为对比项目的原因:健美操传入我国有一定的时间,其在我国中学的开展相对成熟,韵律感和某些肢体动作与健身街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为健身街舞进入中学体育教育课提供借鉴。

(一)前侧分组的检验

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学生的耐力、速度、柔韧为测量项目进行测试,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二)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T检验结果比较分析

1.对照组A组实验前后速度、耐力、柔韧的对比分析

如表2所示,A组学生通过为期两个学期的健美操学习,基本素质有了一定的进步,但P>0.05可以得出,学生的相关身体素质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进步不是很显著。

2.实验B组前后测试基本素质的成绩的对比分析

实验B组前后成绩的对比可以分析出,B组同学在为期两个学期的街舞锻炼中身体基本素质相应成绩的提升可以为A、B两组最后的对比提供依据。

表3可以看出实验B组前后平均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其中,50米运动项目中P0.05,表示在一定针对性的街舞训练后学生耐力素质得到提高但是效果不显著。在坐位体前曲运动项目中P

(三)试验后A、B两组基本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表4所示,学生的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具有显著的差异,耐力素质差异不显著。通过教学实验可以看出健身街舞的锻炼效果比大众健美操的锻炼效果好,因此笔者在此认为健身街舞理论上应该也是可以进入中学体育课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街舞本身具有的新颖性、竞技性和娱乐性特点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为此,有必要开设健身街舞课。

2.南京市城郊中学拥有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等软件条件满足开设健身街舞的需要。

3.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健身街舞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显著效果。

(二)建议

1.南京市城郊中学应该开展健身街舞课程

2.开展多种形式的街舞风格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视野。

3.鉴于街舞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并未普及,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健身街舞的课程的设置应采取过渡的方式,这些方式包括兴趣小组、社团等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择.街舞的溯源、流变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展望[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 丁世勇,吴延年.对街舞运动的分类及其主要动作特点的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44-46.

[3] 黄璐,李世森.对街舞运动分类的归纳与探讨[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5(11):127-129.

上一篇: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家属区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