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语言,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11 11:28:20

学习数学语言,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在教学中,教师创设轻松、和谐、愉悦、开放的课堂氛围;开辟合理、有效的说话渠道;教师适时、到位地引导点拨;宽泛、丰富的评价途径,使学生敢于表达,愿意表达,善于表达。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因为教师的示范作用,会对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发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四年级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给学生提供训练语言的机会。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用乘法分配律:(40+4)×25的方法进行计算,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能说爱说

课堂教学是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课堂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和讲,教师设计适当的探究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引起学生的“交流”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语言交流表达能力。教师设计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问题,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经常进行“说数学”练习,从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规范学生的语言,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学语言。此外,教学中也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发挥智慧和潜能。例如:我在平时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一些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我觉得他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时,我经常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当小老师,把解题思路,或是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我们请小李老师来给我们讲讲,或是我们班的小王老师讲得好不好啊?”这一类的话。当学生讲得好、讲得精彩时,下面的同学会报以热烈掌声,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做到了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转变教学方式,训练学生说话的灵活性

同样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说话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训练学生说话的灵活性,教学中教师要举一反三,同一类问题,要启发学生多动脑筋,看谁的问题提得多,提得好。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锻炼,更能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思维质量。实践证明,学生语言的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语言的发展,必促使他们思维发展。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教学质量。

四、持之以恒,让学生在学中练

从一年级开始,就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读课文、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低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先想后说,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如:有男生7人,女生比男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教学时可让学生先动手摆摆小捧后,想想:(1)男生、女生谁多?(2)女生的人数可分成哪两部分?(3)怎样算女生有多少人?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口述。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有条理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利用教具图表直接演示,训练学生用数字语言叙述应用题的条件、问题,等等。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高年级可要求学生在读课文后,逐步运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明且有根据地进行表述。如:让学生判断4589能不能被9整除?为什么?可让学生叙述为:因为4589各位数的和是26,26不能被9整除,所以4589不能被9整除。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总之,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一项艰巨的重任。让我们从教学中的每个细节做起,逐步树立学生“敢说”的信心,唤起“想说”的欲望,萌生“乐说”的情趣,形成“多说”的习惯,进而提升“会说”的能力。

上一篇: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唱响美妙和声,演绎音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