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发展思想浅析

时间:2022-10-11 10:59:12

当前农业发展思想浅析

摘要:陈云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的农业发展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认为农业基础地位的客观性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出发点;为人民谋福利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贯穿于他的农业发展思想的主线。陈云不仅在理论上对农业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而且在几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举措,把农业发展的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温陈云的农业思想,结合当前实际,对于发展现代化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陈云农业发展现实意义

陈云整个思想理论体系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坚决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国农业则是陈云农业思想的基本特征。在长期经济建设工作的实践中,陈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并随时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提出和制定了许多今天看来仍具有先进性的建议和政策。在新中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他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的农业基础地位思想,就是敢于挣脱既有成说的束缚,实事求是地发展中国农业的表现之一。但是,仅仅在理论上强调或证明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和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这些理论付诸于实践,真正起到发展农业的目的。因此,陈云进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也确实发挥了作用。所以,尽管“”使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但经过短短几年就恢复了元气并飞速发展。当然,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也由于中国农业确实先天不足,而后天又营养不良等原因,陈云在农业的计划与市场关系上,一向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他认为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应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但陈云并未因此而轻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主张应以市场调节为辅,而且强调市场调节的比例应逐步扩大。这些观点和提法虽然与我们现在的提法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则是一致的。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云对农业发展的理论探索

陈云是我党的一位卓有声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更是一位颇负盛名的经济理论家。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战斗在经济工作战线上,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摸索、总结和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大大地突破了前人窠臼和外国现成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具体到农业上,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陈云农业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农业基础地位的客观性。这也是和陈云对当时中国国情的娴熟了解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实现国家工业化战略目标就必须确立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否则,农业就会扯工业的后腿。因为陈云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农业好转了,工业和其它方面才会好转”.如果“农业搞不好,就一定会扯我们的后腿。”因忽视农业基础地位客观性而导致国民经济建设的大挫折从反面证明了陈云“农业基础地位”思想的重要性、正确性。仅从陈云对国民经济的两次大调整就可以看出,陈云农业思想的出发点就是承认农业基础地位的客观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安排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的建设发展.:

陈云农业思想的落脚点: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陈云在分析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与经济问题时,总是把安排、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放在首位。这就是陈云思想的人民性、群众性。早在战争年代,他就认为,要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是不可能的。共产党如果不去关心农民生活,不为农民利益去斗争,甚至里农民的痛痒于不顾,要发动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革命战争是很困难的。战争年代是这样,建设时期也是如此。因此,陈云一贯坚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1](P.348)当我国经济遭受严重挫折,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时,他心情沉重地说:“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革命搞成功了,千万不要使革命成果在我们手里失掉。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2](P.201)重积累,轻消费,重基本建设而轻生活的作法是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在“吃饭”和“建设”关系问题上所奉行的原则。对此,陈云反复强调,生产与建设不能离开为人民谋福利这一基本点,不能为生产而生产,应该是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生产。

陈云农业思想的主线:一切从农业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贯穿在陈云思想的所有方面,成为其中的一条主线。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陈云总是强调要注重国情。指出,中国是“大国小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而且不平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建国几十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1980年12月陈云在《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2](P.253)各项工作不能离开这个基本国情,否则就会走弯路。

陈云农业思想的创新点:坚持计划经济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市场调节作补充。外界的印象认为陈云是坚定的计划派,因为陈云是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确立者之一,似乎与市场调节沾不上边。其实不然,早在50年代陈云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怀疑与挑战,在许多方面已经有很大的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已经开创了中国经济改革理论之先河。陈云是最早将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结合起来的中共领导人之一。甚至可以说,正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想的提出,才会有后来的计划与市场的大讨论,进而彻底冲破把计划与市场和社会制度紧密相联的樊篱。因此,陈云在这方面的观点,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对近十几年来改革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自然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陈云对农业发展的实践举措

陈云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家,而且更是一位执著的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执行者、实干家。在长期的财经工作实践中,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仅从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紧要关头,为把我国经济从危局中扭转过来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就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陈云根据当时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经济上的重点恢复首要的是农业的恢复,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诸如实行,解放农村生产力,减轻农民赋税,发放农业贷款,疏导供销,推广农业技术等的政策措施。在陈云的力主下,国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大批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由于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的制定及实行,我国的农业恢复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国民经济建设进入正常轨道奠定了重要的物资基础。

粮、棉、油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建国初期,伴随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进行,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供求之间出现了紧张的矛盾。为了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顺利实施“一五”计划,陈云首倡了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统购统销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落后的保守的传统农业跟不上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建设的步伐。陈云制定此策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陈云认真负贵、殚精竭虑,力图使它真正达到稳妥的程度。现在回过头来看,在我国农业极端落后、工业化刚刚起步、粮食等供应不足的困难情况下,实行这一政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别无选择惟一可取的抉择。

“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在三年恢复时期的1951年,陈云就考虑编制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从1951年酝酿,到1955年公布执行,共编制了5次,其中有4次是在陈云亲自主持下编制的。“一五”计划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无可置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陈云对农业也十分重视。表现在,强调农业是基础,要注意强本固基,才能顺利实现工业化;在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上,农业也必须占一定份额并且其比例要逐步增加;尽量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工业化发展并不意味着排挤农业,而是更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缺一不可。这从陈云“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就能够表现出来.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其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不会改变,况且农业紧密牵扯到农村和农民问题。而“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3](P.1)因此,如何正确而妥善地解决“三农”难题,对于能否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能否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和研究陈云农业思想的真正目的和现实意义所在。

陈云农业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获得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农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一系列新的难题。如人口总量居高不下;耕地锐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农业投入减少,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农民负担沉重,生产积极性严重下降。所以,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P.2)这就要求::

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农业,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的实践表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阻;粮食上不去,社会就会失去稳定。大力发展农业不仅是保障人民生活的要求,也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要确实调整国民投入和分配格局,在投入和分配政策上向农业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坚决摒弃和反对“口号农业”,即明则重视实则忽视甚至歧视的错误做法。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农业立法和执法,支持和保护农业,真正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政策。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必须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并且把发展多种经营同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结合起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粮食需求量几乎占世界总产量的1/4。如果粮食一旦出了问题,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必须抓好粮食生产,保证粮食能自给或基本自给。在这个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坚决摆脱传统落后的单一农业生产结构模式,适应当代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江总书记指出:“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的建设是一项有革命性的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4]乡镇企业的兴旺发达以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1995年,从事乡镇企业的农村劳力1.26亿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3.7%,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75%,乡镇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47%。在一些乡镇企业发展好的地方,农民收入70-80%来自乡镇企业。[5]可见,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多渠道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的富裕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积累巨额资金,弥补“以工补农”,“以工支农”的缺陷和不足,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农民收入来源,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是保护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稳定的大事。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近年来,农民负担“一重二乱”,主要表现在:农村税收增长过快,重复征税,过度征税、错征税收问题较为严重;农民提留统筹费负担增幅较大,承担的“两工”数额过多;各种集资性摊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增长过猛,“三乱”久治不顺,甚至边治边乱;农民负担日趋隐性化、复杂化,农村税费收取的不规范现象较为盛行。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已经影响到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因为在当前农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的背景下,增加农民负担的负面影响更大,往往成为农村引发恶性事件的导火索。因此,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已是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明确指出:“减轻还是加强农民负担绝不是少拿多拿几个钱的问题,而是保护还是挫伤农民积极性的问题,是促进还是阻碍农村生产力的问题,是增强还是丧失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问题,”[4]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从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来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一是人口基数庞大,已接近13亿。庞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不利的影响。二是资源相对短缺。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比较低,加上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浪费,加剧了资源短缺。特别是水资源紧张状况尤其突出。三是生态环境恶化。突出表现是荒漠化,沙化面积扩大和水土流失严重。四是环境污染严重。7大水系中,1/3以上的河段水质不能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各大淡水湖泊均为中度污染。大气污染、酸雨成灾,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因此,必须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注重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只有真正贯彻上述措施,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无疑,当前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和难题,建国后直至改革开放前的长时期内也曾经出现过,只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比过去更加复杂。但不管怎样,陈云提出的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思想,其指导精神对今天我国的农业仍然是适用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全国人民为实现农业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关键时刻,重温陈云的农业思想,结合当前实际,对于发展现代化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1905-1995)(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陈云文选(1956-198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继续坚定不移抓好农业[N].人民日报,1996-7-15.

[5]吕新业.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机制探析[M].农业经济问题,1998(3).

[6]关梦觉.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

上一篇:小议尿素装置低压系统的压力控制 下一篇:大蒜种性退化因素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