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11 10:52:14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立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出发,致力于探索研讨一套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教材。而作为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教学成功有效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改;语文教学

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实验,现在已在全国普遍推开。小学语文新课程立足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出发,致力于探索研讨一套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教材。而作为教学主体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教学成功有效的关键。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负责教,学生被动学。传统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必然造成教代替学,学生被教会而非自己学会。课堂当然也就成为教师自己表演的舞台,学生只是忠实的观众。传统的课堂教学曾流传这样一个笑话: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似月亮的半圆,然后问学生们画的什么,学生们有说是柳叶的,有说是弯刀的,有说是镰刀的……然而,最后老师肯定的说,是小船。从故事可看出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因此,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演员”与“观众”的角色互换已势在必然。在课堂上要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双方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放飞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一片畅想的天空。如《曹冲称象》一课,在导入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大声读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想从题目中知道什么。有的说想知道曹冲是谁?有的想知道大象从哪儿来?有的想知道曹冲怎样称象的?……学生们的想法真是五花八门,也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然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课文。这样,学生占了主动,成了课堂的主人,也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了教学过程的促进者。

二、巧用评价,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中评价伴随始终,贯穿整个课堂。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捕捉学生思维、表现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欲望。要实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低年级小学生在评价同学朗读时,往往是挑毛病,找缺点,“在鸡蛋里挑骨头”。这样的评价不仅打击朗读者的积极性,同时也不会养成欣赏别人优点、学会宽容和容纳别人的习惯。要纠正传统评价习惯的偏差,引导学生们主要评价学生读得好的方面,活跃好课堂气氛,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新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弯下腰”和学生说话。老师不要只用“不错”“很好”的话语简单表扬几句,要发自内心赞美:“哇!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你的回答真令老师佩服”。也可以用动作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如和他们握握手,摸摸学生的头等。这样用心和学生交流、沟通,就会进一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要经常让学生动起来,唱唱、跳跳、比比、演演、画画、尝尝、嗅嗅、摸摸等活动的充分利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细细品味,用心体味。这样,就不会忽略学生的个性,消除“一视同仁”的教学无视具体“人”的存在的现象,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咏鹅》一课,讲完后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陶醉地吟一首小诗,画一只漂亮地大鹅,振动双臂翩翩地跳“白鹅舞”……

三、朗读训练为主,辅以阅读教学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之本,通过读可以有所知、有所悟、有所感。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较旧课程有较大幅度地调整,课文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可读性强,能激发儿童的兴趣,熏陶儿童的心灵。这就要求学生读的时间要多,读的形式要活泼,读的方法要科学,读的指导要落实,读的效果要好。坚持课堂朗读为主和课后阅读为辅,达到要“以读为本”,重视感悟和积累的目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走出课本的框架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熟悉教材,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学生才会在熟悉的地方找到“景色”。课本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课堂的四十分钟更是短暂的,“一根粉笔,一方讲台,一块黑板,一把教鞭”的时代已经过去,“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已进入课堂,网络信息已成为当今的大潮流,充分借助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他们才能知道更多,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孙月芹.关注动态生成: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 第12期

[2]邓彦英.提高课堂效率,让语文课堂绽放光彩.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年 第12期

上一篇:反思性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