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的疑点 寻找文章的支点

时间:2022-10-11 08:38:41

激发学生的疑点 寻找文章的支点

课标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阅读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应体现学生的自读自悟。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语文教师都知道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能取得实效。所以,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疑点,积极寻找“撬动”课文的支点,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文章是有很多疑点的,等待着学生去挖掘、去深思。而破解一篇文章的密码就是生疑、析疑、解疑。

一、寻“生疑”的切入口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支点——阅读的切入口,它是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文本、领悟文章主旨的一扇“门”。一个好的切入口能带领学生“登堂入室”,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1.望题生疑。文章的题目有时是文本的中心,有时是文本的线索,有时仅仅是文本的引子,那么如何来引导学生针对题目去思考呢?如教学《散步》,可以这样设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学生围绕题目提出了“谁去散步”、“到哪里去散步”、“什么时候去散步”、“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又如学习《阿长与》一文,学生又问:“阿长是谁”、“她和《山海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以此为题”等问题。以题目为切入口,窥斑见豹,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习的目标,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自由选择力所能及的,逐个解决。

2.望评生疑。语文课本上,往往对课文有一个评价,这是对文本的概括,也是对课文的赏析,在生疑的过程中,不妨借用一下。如《虞初新志》的编者张潮对《口技》的评价是:“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笔者在新课教学前就抓住了评价中的“奇”字,引导学生设疑:“技奇在哪里”、“文奇在哪里”、“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3.望文生疑。通读全文,可从课文主要内容、中心大意上提问,从课文前后内容的联系上提问,从课文的语句、内容方面提问,从语言的运用上提问,从标点符号的运用方面提问。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怎么理解“似乎”和“确凿”的这种矛盾表达?《小石潭记》前文说“潭中鱼‘似与游人相乐’”,后文却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前后流露出的心情绝然相反,这是为什么?《风筝》一文中为什么对于“我”虐杀“弟弟”的行为,既然弟弟“全然忘却”了,但“我”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这里的“悲哀”该如何理解?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总是能找准切入口,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

二、找析疑的深入点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在开始阅读时,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很可能略懂于有疑。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要积极地发挥帮学的作用。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学生往往在提问时抓不住要领,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处扶一把;在深入学习教材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难点,由浅入深地设置一定的坡度,引导学生质疑,同时教师还要在发现问题的方法方面为学生作好示范作用,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方法指导,模仿提问。

如《孔乙己》一文有很多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孔乙己最初是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后来“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站着”而“穿长衫”,“坐着”却“穿破夹袄”,这些文字无不说明孔乙己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矛盾的人。

紧接着探讨“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一句中为什么既用“大约”又用“的确”这一矛盾点,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有的学生根据文章前一段“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断定:那么长时间都没有看见嗜酒如命的孔乙己,他“的确”死了。有的学生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喝酒的情形——“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不一会,他喝完酒,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推断:穷途末路的孔乙己,挨不了多长时间,“的确”死了。有个同学说:“但‘我’终究没有看到死去的孔乙己,也没有听人说起他死去的消息。所以写道‘大约’死了。”

正是在“站着喝酒却穿长衫”“坐着却穿着破夹袄”的对比中反映了孔乙已的尴尬境地,他是社会的一个“边缘人”。也正是在“大约”和“的确”中反映出孔乙己的悲剧,他是一个可有可无、无人关心的“多余人”。孔乙已是一个遭人凉薄的苦人。

在这样的疑问中探究、品味了文字的魅力,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对于锻炼学生的理解力无疑是有益的。在这些地方咀嚼,是有嚼劲的!

三、携“解疑”的好习惯

一般在一堂课即将结束时,老师常常会再问学生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很多老师都觉得应该在课堂上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生怕学生遗留下什么问题没有分析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观。因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我们不能满足于能为学生解决多少个问题,而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能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那才完全符合了新课程理念下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要积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营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的好习惯。

如学完《变色龙》时,笔者总结道:“警官奥楚蔑洛夫是著名的文学形象了,刚才他的做法激起了大家的评论。权利意识让他没有丝毫的自尊可言,为了一条狗,竟活得不如一条狗。悲哀!有时候,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周围或者映照一下自己,我们对奥楚蔑洛夫的评价是否偏激,到底是他窝囊还是无奈?这样评价奥楚蔑洛夫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笔者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启发学生于无疑处质新疑,从而把学生从“小语文”课堂领进“大语文”课堂。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更有助于学生去探索更多的未知的世界,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进行主体性的精神探索,又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李华锋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 312028)

上一篇:谈课堂内外的有效阅读教学 下一篇:学以致用 面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