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车实训教学

时间:2022-10-11 06:47:46

浅谈普车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11-01

校内实习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头戏,对实现培养目标具有决定意义。我校学生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实习,学生可以根据就业形势并结合个人爱好,可选择一个专业来实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技能。通过实习,学生由原来根本不曾接触企业和生产实际操作,到毕业时能达到该工种的中级及以上水平。学生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到形成综合技能的过程。因此,实训教学应从这一特点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进行。

在长期的实习教学中我发现,要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必须以兴趣教学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俄国文学家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生会对所学的技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所以教师在实习课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 让学生参与备料,工艺制定,成绩评定

通过让学生参与备料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让学生在锯床上下料,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去下料,学生总是会出现一些失误,如棒料没有夹紧会把锯条锯坏;下到较短的料时又不知如何来装夹等。初学车工的学生中很多学生不能独立操作,只会根据老师提供的加工工艺去操作,当遇到与加工范围以外的问题时,就没有解决的能力了。这就造成学生本工种实习能力基本合格,而综合工作能力极差的局面,所以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所要加工的零件选定合适的坯料尺寸,让学生结合实际材料去解决备料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对实习操作产生兴趣,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一些工作负担。

通过让学生参与工艺制定提高学生实习能力,一般教学是实习前先上理论课,给学生讲述要加工工件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加工工艺的分析与制订,讲课时学生很少参与工艺的制订,主要由老师讲解,学生记住了,操作的时候就按老师讲解的工艺去做。这样学生就不会去动脑筋,对所加工的工件的工艺根本就没有吃透。所以实习教学中应加大对工件工艺的分析编制时间,而不要急于去加工,要让学生自己编写出加工工艺,亲自参与工艺的制订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实训能力。

让学生参与成绩的评定,以便提高实习水平。首先,让学生参与评定能提高学生的质量观念和精度要求,其次,让学生参与评定能提高学生的检测能力,同时评定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示范操作

示范操作是实习教学的特点之一。教师的示范操作体现了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它主要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结构要素,建立表象,启发形象思维能力,让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教师的示范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深刻印象,教师在示范操作中任何一点的不规范、不准确的技术操作,学生也会跟着模仿,就有可能变成终生难以改变的不良习惯。反之,一次规范的、成功的操作示范,可以使一个学生终生难忘,所以示范动作要规范、干净、简练,让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与掌握。在日常实训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整体示范与分步骤示范两种结合。

3.1整体示范

整体示范是将操作的全套动作按顺序熟练地完整示范,主要是车削一个简单零件的全过程,只有几个步骤,但是又不能分解操作示范,假如分解操作,会影响工件的加工尺寸精度。它主要常用于实习初期和后期,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全过程以及各局部动作之间的衔接方法。

3.2分解示范

对于较复杂的操作,不能一下子就可以加工出来,必须分成若干个步骤完成,所以教师必须分步骤示范,让学生看清楚操作的全过程,这样便于理解和掌握操作要领。例如:车削螺纹,学生一下子不能完全接受,这就需要把复杂的操作要领分解为若干个局部动作,然后一一示范,示范的清晰度提高了,适合于学生的模仿练习。分解示范是车工的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怎样学好车工技术的重要环节。

4 巡回指导

老师应根据实习操作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技能形成的特点进行巡回指导。老师在巡回观察学生实训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出现了带有普遍性的共性问题时,随时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分析和纠正错误,并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提出技术要求,引导学生正确操作,总结操作经验。针对个别同学出现的个别问题,老师应因材施教,及时地帮助个别学生排除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每个学生及时、准确地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所学课题内容。同时在指导中要注重对尖子生和差生的指导,以求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提高的教学效果。

车工实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操作人员的要求。

上一篇:因势而谋 应势而动 顺势而为 下一篇:总理谈出身“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