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奥运到昌平

时间:2022-10-11 06:38:11

草莓奥运到昌平

举办世界草莓大会,既是深化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展示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机遇和窗口

历经四年的精心筹备,2月18日-21日,四年一届的世界草莓大会终于亮相北京昌平。

本届大会广泛邀请了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学术研讨,汇聚全球顶级草莓专家,涵盖了所有草莓主产国家和地区。参会国家、参会代表、学术论文数量全面突破往届,在学术、产业、经济等方面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开幕式上致辞说,北京举办世界草莓大会,既是深化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展示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机遇和窗口。北京将围绕服务首都、富裕农民、改善生态的目标,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内涵,全面提升北京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由于有了政府的强力介入,区别于以往单纯的学术大会,各界对于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带给北京的影响有了更多期许。市委常委牛有成就表示,举办世界草莓大会是首都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全市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升级运营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

亮点纷呈

“能把世界最高水平的草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到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展示,恐怕只有世界草莓大会才能办到。”参会企业纷纷发出的感慨,恰恰是本届草莓大会来到中国的最大亮点。

由于大会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大会学术研讨的同时,本届草莓大会还设置了国际草莓产业展、国际草莓风情展、中国草莓科技展、草莓科普文化展、日光温室草莓产业展等五大展区,这也是世界草莓大会举办至今的第一次尝试。其中最具特色的国际草莓风情展,包括亚洲馆、欧洲馆、美洲馆、澳非馆和综合馆等5个展馆,种植了28个品种、18万株草莓。

既然是大会首次尝试加入展览元素,组织者自然是费了一番心思。在整个草莓博览园内,总共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口感、造型各异的135个草莓品种,堪称“草莓大观园”。除了红颜、章姬等常见的“洋草莓”品种之外,“冬香”、“天香”、“书香”、“燕香”、“红袖添香”、“晶瑶”等27个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草莓品种和珍贵的中国野生草莓“红花草莓”也同时亮相,既展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草莓品种,又把中国的本土草莓推向了世界。

向草莓种植者推广世界先进的栽培技术,亦是本届大会的应有之义。与目前国内传统的草莓种植大棚不同,草莓博览园广泛采用了无土基质立体栽培模式。据国内较早引入该模式的北京惠之锦育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董政介绍,该模式使草莓脱离地面,多层次种植,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日光照射,可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且高架设施栽培的草莓不仅减少了与土壤地面的接触,更加干净卫生,同时也减轻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省工省力,更加方便游客观光采摘。

草莓大会不仅是草莓业界的一次盛会,还为扎根于北京的艺术家们带来了灵感。生活在昌平上苑画家村的画家郑志岩,耗时两个多月,精心创作了草莓布面油画作品,将娇艳欲滴的草莓,融入到了青铜器、兵马俑、京剧脸谱、蟠桃等这些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郑志岩的带动下,昌平区的上百位艺术家奉上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让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尽显中华文化魅力。

除了像郑志岩这样的本土艺术家为大会增添艺术气息,举办地的百姓参与也是此次大会区别于以往的亮点之一。在此次草莓大会期间昌平区举办了一些群众互动性强的特色活动,如组织中外大学生观看草莓大会,在全市开展“我和世界草莓”活动,限时免费向市民发放2012盆草莓,组织全市少年儿童开展小学生“品昌平草莓、绘美好未来”活动,在主会场展示昌平“一花三果”艺术作品展,开展“喜迎‘三八’妇女节、品尝鲜美大草莓”、“劳模辛苦了――请劳模泡温泉吃草莓”等等系列活动,让市民能够更直接、更充分、更全面地参与到世界草莓大会之中。

一届盛会让世界认识了昌平,更给了昌平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的机会。

影响深远

草莓产业作为昌平区“一花三果”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得到了昌平区政府的重点扶持和发展。目前昌平区的草莓种植以兴寿、崔村两镇为核心,辐射小汤山、北七家、天通苑等地,仅核心镇种植草莓的日光温室就多达上万栋。

草莓大会的筹备举办,极大地带动了昌平草莓产业的提升发展。

鉴于草莓产业在昌平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该行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快发展导致缺乏健康规范的经营秩序,昌平区为规范草莓市场的经营行为,促进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于2011年初开始着手草莓合同的制定工作。

经过起草、试用,昌平区最终以示范文本的形式向全市范围了第一个《北京市草莓买卖合同》文本。该合同共11条19项,针对草莓交易的各个环节分别设置了标准和内容,其中对草莓外观、等级标准规格以及包装费用进行了详细约定,设置了区别于其它果品更高的要求,增强了合同完整性、内容的逻辑性及操作的实用性。

而为了保证市民吃到安全无害的草莓,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做到可追溯体制,昌平区副区长苏卫东介绍说,昌平区探索实行了“一中心两站十店”为内容的农资连锁配送体系,以此实现“农资服务到地头”。该系统采取“一户一卡”模式,针对农户草莓生产,实现所需肥、药、籽种与其他农资的推荐、购买、补贴、施用信息整合管理。每张卡根据种植草莓温室的数量存入相应的补贴资金,农民在购买政府指定的农药时凭补贴卡只需交纳市场价一半的金额购买农药。目前,该体系的建成在全国尚属首例。

借助举办世界草莓大会的契机,昌平区陆续引进国内外优新品种,建立了草莓重点功能实验室和试验站,引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草莓选果、分级、包装、加工设备及配套技术,推行具有国际化、市场化特点的经营模式,延伸草莓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未来几年,昌平将建成辐射带动全国的草莓产业科技研发基地、种业基地和中国北方草莓交易中心。

事实上,尽管草莓大会在昌平举办,但其影响却早已超出了昌平地域。据此次参会的一家总部位于丰台区草莓示范基地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最早的种植基地位于辽宁,因为考虑到草莓大会举办对北京草莓产业发展的影响,公司将基地总部整体迁到了北京,由于公司与丰台区农委的合作关系,最终将总部设在了丰台区,进而促进了丰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动了丰台区草莓产业的整体发展。

对北京市草莓产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增加一些区域的种植规模,更是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北京昆仑合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首源就对记者表示,经过近三年的研究试种,该公司通过改良水肥土亩等四个方面,已经研制成功在没有任何污染环境下自然、健康生长的安心有机草莓。

“正常情况下,一种新技术的应用至少需要4-5年时间,正是由于草莓大会在昌平的举办,我们公司通过缩小试种规模、增加科研投入等手段,创纪录地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陈首源说。

得益于一届盛会的举办,传统的北京草莓产业从育苗到种植,到配送,再到交易等多个环节全面转型提升,成为了引领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功样板。

遗产丰富

世界草莓大会是难忘的,其一,会期虽然很短,但几天之内吸引到了包括政府官员、业界精英和普通百姓等在内的数万人士,在博览园中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和营养,寻找中国草莓在世界草莓领域的定位与差距。这是世界草莓大会第一次来到中国,对每一个参观者来说,这种经历是难忘的。其二,认识和研究世界草莓大会留给昌平乃至北京的遗产,可以从中发现保持昌平乃至中国草莓经久不衰的秘密。

由于是第一次在本土参加这种世界级的专业大会,从事草莓研究多年的陈首源颇为激动,“我们研究的草莓培育新技术刚刚问世不久,此次参会已经让来自多个国家的业内人士产生了兴趣,这是对公司长期坚持科研投入的最好回报,同时也为公司积累了大批的潜在客户。”

董政也有同感,“比如我们引进研发的适合中国草莓种植的立体栽培技术,很多国外的专家、企业在没来之前,认为只有西班牙、荷兰、日本等国家在采用这种种植方式,没想到中国不仅已经开始应用,而且在技术研发上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负责4.4万平米连栋温室建设的北京京鹏润和农业科技公司总工周增产对于昌平区将会后草莓博览延展至6月份的决定大加赞赏,“草莓作为一种冬季水果,填补了北京缺乏冬季水果的空白,但由于草莓是近几年才被大家所认识,其营养价值、种植方式等等还并没有被大家所熟知,政府有必要对百姓的草莓知识开展科普活动,此次大会已经让首都市民对草莓产生了极大热情,而延续这种热情,增强对草莓的认识,会后延展是最好的机会和方式。”

正如一些与会专家所言,随着北京经济的连年快速增长,首都的农业意识越来越淡,通过此次大会的举办,希望能够唤起首都对农业,特别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识,将农业与二三产相融合,特别是与旅游进行结合,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示范全国的农业发展格局。

北京市对外科技交流协会的郝国庆就告诉记者,事实上,此次大会之后,首都市民会对昌平的草莓产生更大的热情,如果昌平能够借助这次机会,将这种软性的遗产加以利用,可以丰富北京的生态休闲产品,进而带动昌平的休闲旅游发展。

其实赫国庆的预想正在成为事实,借助草莓大会的筹备举办,昌平在草莓产业的带动下,观光休闲产业已经得以蓬勃发展,年接待草莓观光采摘游客达32万人次,今年借世界草莓大会之势,昌平草莓将迎来百万游客观光采摘。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遗产是丰富的,除了留下了物理形态的博览园等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对人们观念、意识、技术、行为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认真地认识它、研究它,不断将其发扬光大,其实这本身就是在参与和推动中国乃至世界草莓产业的进步。

上一篇: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分析 下一篇:动力电池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