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意识培养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时间:2022-10-11 06:15:35

基于创新意识培养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论述在建设国家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如何融入计算思维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基于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基于RPG模式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对培养聋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分析 项目式教学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VB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意识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实践探索 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侧重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要加强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应用型教材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本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重点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满足了远程教育中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起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体现了网络教育中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的理念[4]。此外,课程还将历届教学中的优秀学生作品、大学生创新实践作品进行展示,极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本课程第二章“数据压缩技术”具有理论性强、自学困难的特点,本课程不仅提供了教材、学习指导、文字材料、教师授课视频、授课PPT讲稿等丰富资源,还依据远程学生的学习环境的差别将技能学习细分为操作技能点,并构造了基于技能点的“同步训练”模块,而每个技能点的训练不超过15分钟远程教学,以便于学生日常学习安排。为了改善远程学习中缺少教师现场指导,原理知识难于掌握的现状,笔者设计了“采样量化”交互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体验奈奎斯特原理的实际意义。同时,还邀请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吴枫研究员讲授并录制了“图像视频压缩中变换技术的最新进展”视频,作为前沿讲座提供给学生,使他们拓展视野,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对其他章节也结合各自知识点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设计,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有计划的自主学习。

2分层次、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是网络课程实施的一大难点,为此本课程精心设计了支持交互、演示、模拟、探索的立体实验课程体系。

1) 同步训练:包括实验案例演示、实验作业、实验思考。每一章的实验按照操作技能细分为独立的技能点,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实验案例学习操作技能点,完成实验作业和实验思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细化的技能学习有助于提高远程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 互动实验:由实战操作和互动活动组成。实战操作是基于互动平台的综合实验演练,学生在此模块中整合同步训练阶段掌握的技能知识。互动活动是学生分组完成的实验项目。互动实验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答疑,教师的示范讲解在此真正具有了直观性和能动性,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大家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效果和实验效率。

3) 成果演示:成果演示包括历届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以及本课程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展示两部分。优秀作业展示可以对正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有所启发,而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示则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4) 学术前沿:学术前沿包括领域内专家的专题讲座,本课程组教师的研究成果论文、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与国内外该领域知名实验室成果链接的前沿体验。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此领域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开拓视野,加深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以国际视角感受领域研究前沿,为进一步深造指明方向。

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建立起了模仿、掌握、理解、探索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过程。其中同步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单元和基本技能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和掌握;互动实验则是为了让学生与其他同学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培养学生对课程重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则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为学生提供图像视频交互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多媒体技术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体系通过近几年的使用验证,较好地解决了网络教学中实验教学实施困难的问题。

3构建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灵活运用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丰富功能,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多种策略组织学习活动。

1) 基于知识点的“导学+视频讲解+教材阅读+自测练习+离线作业”个性化学习。

导学材料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意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诱发学习内因,解决在网络学习中的盲目性。通过导学中的知识导向,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视频讲解和阅读文字教材,在理解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测试,检验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及时做到查漏补缺。

离线作业作为阶段性的学习检测,将一段时间内的重点、难点综合到一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习者可以通过完成作业来检测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离线作业的批改,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综合学生的作业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作出及时调整与修改。

2) 基于小组的主题式“互动实验+讨论+实验报告+点评”的协作式学习。

针对远程学习和该课程实用性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协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线分组,按要求完成各自的实验,然后进行汇总完成统一的小组作品,通过网上交流进行修改意见的公示,小组成员畅所欲言,积极协作以达到小组作品的完美呈现。同时,教师制作的实验演示视频具有直观性,按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由教师进行点评,这种互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果和实验效率。

例如,在第四章“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中,通过视频、PPT讲稿、文字材料的学习之后,学生进入课程同步训练模块,观摩案例,模仿并完成每个实验。最后通过完成一个小组创意实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培养。该实验由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组长制定设计方案,每位同学完成不同模块,再由组长进行综合。在反复修改中,每位同学都必须完成部分制作和修改意见的提出与确定,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能动性和协作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基于主题的“资源检索、软件下载+前沿体验”的支持学习。

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提供与课程配套的学习资源是帮助学生达到课程学习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本课题的实施中,采用师生共建共享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全面、优质、符合课程特点的资源库,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中的资源包罗万象,如讲义、常用软件链接、前言讲座视频、前沿体验、成果论文等等。通过这些资源,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了解与专业有关的一些热门问题和前沿技术,并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多媒体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4) 基于领域内热点问题的“问题思考+院士专家视频讲座+讨论”的问题式学习。

前沿讲座是针对课程领域内的热点、重点问题,邀请领域内的院士、专家举办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并以视频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以及对学科知识理解的深度。同时,在呈现讲座视频之前,由教师设计与讲座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更好地保证了学习的效果,深入地掌握领域内知识。

该课程教学形式多样,强调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各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减轻或避免学生在远程学习中的孤单无助感,有助于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途径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与技能,更有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

学习作为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起点和归宿点,前提是自主性,核心是个性化,即富有个性特点的自我控制性学习。我们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采用过程考核的方法,分阶段进行理论学习的测试,根据本课程特点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互动实验,考核学生应用技能的掌握情况,将传统的、线性的、被动的观看学习方式,转变为交互式、多结局、主动参于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根据本课程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取消了期末笔试考试的传统学习考察方式,运用多种策略组织学习活动,以学习过程跟踪考核为主,根据每一章节的特点设置考核内容。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近三年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见表1。

5结语

“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是远程教育计算机专业本专科的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具有教学涉及面广、课程实用性强、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所开发的教学系统更加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构建了完善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设计了多样性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保障系统。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与知识技能的提高。同时,根据成人网络学习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网上教学支持服务的水平,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课程考核更趋于公证、客观。近几年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理念符合网络教学规律。

参考文献:

[1] 陈国良.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R]. 济南:第六届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2010.11.6.

[2] 周蔚. 以学生为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的全新学习模式[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2):10-14.

[3] 马华东.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3.

[4] 黄波,冯元,兰少华. 网络学习课程网站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21):142-144.

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raining Innovation

XU Hongli, ZHOU Xiaolai, ZHAO Yao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hoo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use computing education in 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course, which is one of the national excellent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s in 2010. In order to training students identify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problem-solving skills, we hav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innovating. This course was implemented in schools and distance learning,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上一篇:网络辅助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下一篇:目标驱动的编译原理课程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