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2-10-11 05:10:29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5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为(46.28±10.35)min,短于对照组[(71.92±19.27)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76-02

Applica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i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ts influence to prognosis

CHENG Limei, HU Zichun*, LIU Xianl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i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ts influence to prognosis. Methods: 120 case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8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ceiv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and 52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not receiv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The time of the patients treated after first onset and the mortality during in-hospital peri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MBI and FMA were used to evaluate ADL and extremity motor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ime of the patients treated after first onse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46.28±10.35)min vs (71.92±19.27)min, P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脑卒中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目前我国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患者例数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常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1]。而脑出血患者的肢体瘫痪程度更为严重,往往超过脑梗死患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时间窗为6 h以内,因此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于减少患者的伤残率、病死率以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为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笔者对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医学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2],且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6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39~82岁,平均(62.18±9.28)岁;患者从发病到呼救时间为7~180 min,平均(53.29±7.27)min。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61.95±9.02)岁;患者从发病到呼救时间为5~176 min,平均(52.91±6.93)min。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出血量及呼救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由家属或目击者将患者送入院。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的院前护理程序,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急救电话指导 接到呼救电话后,迅速通知急救人员携带物品立即出诊。通过电话中目击者提示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症状等信息初步判断病情。对于清醒者,嘱其不要紧张,嘱目击者不能随意搬动患者。对于昏迷者,嘱目击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中呕吐物,剪开颈部紧身的衣服,保持呼吸道通畅。

1.2.2 现场急救 ①迅速评估病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征、瞳孔、意识及血压等评估病情,确定护理措施。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减低呼吸道阻塞或吸入异物的危险。出现舌后坠者应用舌钳将舌体拉出口外,并在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管。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应现场进行气管插管,连接简易呼吸机辅助呼吸。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可确保急救药物早期应用,尽量选用静脉留置针,这样既可避免因改变或患者躁动导致针头刺破血管,又可保证治疗药物的快速输入。对有颅内高压症状者,应及时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给予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输注及速尿20 mg静脉注射。

1.2.3 安全转送患者 患者经急救处理后,应及时安全地进行转送,转运过程密切监护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确保各种导管及输液管通畅。同时提前与医院相关科室联系,以开放绿色通道,做好急诊辅助检查及抢救准备。

1.3 评估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①FMA运动功能评定:正常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

68例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7例(10.3%),52例对照组患者死亡10例(19.2%)。观察组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接受正规治疗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比较(x±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经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后,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出院后肢体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脑出血发生后6 h内血肿扩大的几率最高,至24 h后血肿扩大的可能性极小。因此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防止血肿扩大、减轻脑损伤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建立了一套合理、程序化、操作性强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从呼救电话开始即进入抢救程序。在医护人员未到达现场时,通过电话使患者家属也提前参与到患者的急救中来,避免了“误吸”导致的窒息、不合适宜的搬动等错误处置,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机会和保障。快速准确的病情判断是抢救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对病情的评估与抢救同时进行,为提高抢救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在运送途中对患者密切监护并进行各种治疗措施,同时提前与医院相关科室联系,开辟绿色通道,缩短了救护患者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加强急救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通讯网络建设,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是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②院前急救对护理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必须要有充足的保证[5-6]。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临床经验、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③制订规范的急诊护理交接的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急救护理的重要性,应当做到有规章制度、有交接流程、有交接内容[7]。④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急救护理知识,并坚持定时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电监护、静脉留置针穿刺等急救护理操作培训和考核。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7.

[2]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1996,74(5):281-283.

[3] 张桂芳,王艳.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20-121.

[4] 杨微,李欢利.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1,28(4B):26-31.

[5] 陈玉琴,万水兰.院前急救护理之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84-86.

[6] 张静.院前急救和运转改良流程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内科,2010,5(5):496-498.

[7] 赵小斐,李冬梅,何满红,等.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9-20.

(收稿日期:2011-10-25)

上一篇:医保药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效果好 下一篇: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