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升级任重而道远

时间:2022-10-11 04:32:18

旅游产业升级任重而道远

2013年,春节黄金周、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国重点景区游客接待量分别同比增长15%,旅游接待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与22%,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态势。但是在游客高增长数据背后,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国内游客接待量虽迭创新高,但是与同期出境游平均30%~40%增长率比起来又逊色不少。

尽管以春节为代表的黄金周期间,游客接待人数仍然增长较快,但是已逐渐接近增长瓶颈,而且反映旅游消费的旅游接待收入增速回落较为明显,游客规模并未显著转化为旅游产业收入。假期旅游的接待瓶颈问题、旅客消费单一仍然是国内旅游产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

但目前的旅游发展态势下,必须注意到,目前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简单的规模扩张而不是价值链的延伸与升级,中国旅游产业的产业升级工作困难重重,依然面临着许多障碍。

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根本转变并没有实现

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升级,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在我国,这样的产业升级并没有实现。我国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长期低位徘徊且增长乏力。2000年每人次旅游花费为426元,而2012年为767元,增长80%,而同期通货膨胀率以CPI计算约为30%。这表明在2000至2012这12年内,旅游每人次旅游消费增长仅50%。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2008年就比2000年增长了1.25倍,可见旅游消费并未随着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而增加,其所占比例反而持续下降。2000年旅游花费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为8.5%,到2012年这一比例为4.4%,下降明显。

旅游作为第三次消费浪潮的主要消费品,在中国的消费升级过程中,其比例本应持续增加并最终达到一个稳定水平。但目前旅游消费则表现出明显的劣等品特征,其收入效应为负,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其消费反而减少。由此,中国旅游产业的产业升级就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基础――消费者持续而旺盛的购买力支持。目前五百多元的人均旅游支出只能支持一次短途观光旅游,所以当前旅游市场中大量低档次观光产品充斥,而这样的产品越多消费者就越容易将旅游作为劣等品对待,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对其敬而远之。在人均旅游消费较低的背景下,高质量的休闲度假产品面临着市场空间狭小的问题,一般居民将其作为奢侈品而不是一般消费品对待,消费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消费间隔长,易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高房价挤出了中低端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限制了旅游产业升级

当前的中国的房屋价格水平相对收入水平明显偏高,加重了城市年轻消费者的总体负担,而城市年轻消费者正是休闲度假产业最为重要的客群。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目前房屋均价约为2.5万元每平方米,以一套60m2房屋计算,总价在150万左右。以三成首付计算,需贷款105万元才可以支付房款,按20年还款期限计算,每年需还款5.2万元。2012年上海市平均工资为56300元。同年,上海市人均消费支出在扣除文娱支出的情况下17853元。在不计算文娱支出的情况下,人均可以储蓄24936元。两口之家在两人同时工作的情况下,一年平均可储蓄49872元。在购买60m2住宅的情况下,两口之家的年结余为7872元。有表一可知,我国重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海南春节黄金周期间人均旅游支出为2350元。由此计算,两个人约需4700元,约占年结余的60%。在进行海南休闲度假旅游之后,年结余仅为3172元,平均每月不足300元。可以认为,这时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非理性消费,而被理性的消费者所回避。

由此可知,购买房屋的消费严重挤占了其他消费。作为有较大收入弹性的休闲度假型旅游受其影响尤为巨大,高昂的房价减少了可能用于旅游的储蓄。而在当前我国医疗教育体制相对不健全的情况下,居民一般有极高的储蓄意愿,以备不时之需。高昂的房价将广大中低端游客排除在了休闲度假型旅游市场之外,而这些中低端游客正式旅游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当依靠也必须依靠的重要市场。这部分市场是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的模糊地带,也是产业升级所必然经历的阶段,没有中低端客户带来的规模效应,休闲度假旅游的大规模发展是不可能的。高房价这些使中低端消费者的购买力趋于枯竭,根本上抑制了旅游产业的升级。

国外高端休闲度假游的分流作用

首先,中国出国游的发展速度快于国内旅游。出国游人数2000年为1047万人,2012年为7840万人,增长6.5倍。国内旅游接待游客2000年为7.45亿人,2012年为29.6亿人,增长3倍。其次,中国出国游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国内游,近年以来我国出国游每人次支出稳定于800美元附近,按现行汇率计算约为4900元人民币,而国内旅游每人次支出2012年为767元。以每人次支出计算出国游约为国内游的6.4倍。第三,出国游大多为休闲度假游,一些旅游产品虽然是以观光为主但游线,旅游时间均较长,已经具备休闲度假游的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较高的花费使出境游的市场定位必须趋向于高端。而目前其快于我国旅游市场总体势头的发展速度必然对我国高端休闲度假游客产生明显的分流作用。

出境游的分流效应将长期持续存在。第一,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将持续。在一系列的升值之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012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达2138亿美元,资本项目逆差1173亿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未来的持续升值已成定局。2013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至2.4%。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相对国内游,出境游就进入了持续降价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其发展十分有利。第二,受目前不确定的全球宏观形势影响,许多国家都将中国作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出口市场。于此相应,许多国家大幅降低了中国游客的进入门槛。目前,中国的免签证旅游目的地已达20个,有29个国家实行落地签证。许多发达国家近年来都对中国旅游者放宽了签证条件。出境门槛的持续降低必将激发跟多人出境游的兴趣。

扩展以观光消费为主的旅游产业链,增加休闲度假消费,提高文化内容“消费”是旅游产业升级的终极目标

建立全产业链范围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世界旅游业先进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经验。旅游业的产业链极为漫长,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产业。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着不同的成本――收益关系。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环节,具有极强外部性,因其内部收益往往无法完全弥补成本。在一般市场环境下,社会总体会对这些环节投资不足,形成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旅游业先进国家通常采用以高收益环节补贴外部性较强环节的做法。例如,一些国家的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等采取免费开放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延长游客滞留时间,使本来旅游条件不是很好的形成了休闲度假中心。一般而言,旅游对其他行业的带动关系是1:4,免费开放景点的做法舍弃了“1”,而得到了“4”。

与观光旅游相比,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复合程度呈几何级数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木桶效应”。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程度不取决于景区有多么强大的优势,而取决于配套产业中最弱一环的发展程度。目前,我国旅游业存在明显的各自为政的现象,各产业环节皆要求取得利润。这样就导致在高利润环节,如旅游地产,过度投资。而在低利润环节,如景区环境保护,投资不足。在全产业链总体利益看需要免费的一些设施,如博物馆,在利益主体的条块分割下坚持收费,提高了游客度假成本,降低了消费者的停留欲望。这样只取得了旅游业收益的“1”,而放弃了其他产业的收益“4”。

上一篇:名媛的汉方驻颜术 下一篇:我想说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