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国画临摹、写生、创作教学

时间:2022-10-11 03:52:44

浅谈中学国画临摹、写生、创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305-01

摘要:中学国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艺术教育,它对学生的身心和修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国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气质,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培养孩子胆大细心、求真求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够让学生静下来,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因此许多学校都重视美术课中国画教学内容的开展,但如何上好中国画是每一位美术老师的一道难题。

关键司: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

总体来说,由于中国画的艺术和性能特点,它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还有工笔、写意之别。而且在,在教学上又要分临摩、写生和创作三个环节,所以出现很多具体情况。中国画创作既有 “搜尽奇峰打草稿”、“九朽一罢”的宏幅巨作,也有“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式的小品创作。由于工具性能的特点,国画的构思和处理过程,往往不是在一张宣纸上修改多少遍便可以完成的,而是在反复锤炼过程中完成的。在这过程中很难划出习作和创作的界线,开始是反复推敲、练习,最后“白纸对青天”,凝神聚思,一气呵成。看起来一挥而就,岂不知作者花了多少的锤炼功夫。另外有一部分作品,由于作者经验丰富,功力雄厚,因而触景生情,即兴而成,却意趣盎然。这种情况,李可染先生称之为对景创作,石鲁先生称之为即兴创作。因此,中国画创作的方式是多样的,习作和创作的界线很难划分。

就中国画的教学来说,必须适应这种复杂而具体的情况,我在重庆市璧山中学对学生进行国画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条叫做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所谓三位一体是指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分工,有配合,进而使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艺术技巧,达到能够进行创作的最终目的。中国画艺术创作是以一个统一的思想贯穿在全局,而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各自有所侧重。比如在教基本技法的时候,应该联系创作上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创作教学的时候同时要求联系技法的应用,这样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临摹就是解决一个创作基本功的过程,基本功包括造假的能力,包括创造能力的培养,包括人的学识修养积累,也包括人的素质,性格的磨练。基本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是说画得象古人,就有基本功,那只能叫传统工夫。传统工夫只是具备了一定的造假能力,但是"造假"不是艺术,有创造性才是艺术。所以我们在临摹传统作品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国画形式美的角度,研究形式规律,包括形象、色彩、笔墨、章法等等;二是体验传统国画里面的笔墨内涵,并用到自己的画图创作中。形式规律是表象的,笔墨内涵是内在的。如果我们在临摹中只是学得像历史上的某一家,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要理解笔墨内涵,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是最困难的。

写生课和临摹课必须紧密结合。想办法使学生要到生活中去进行艺术实践,使源和流有机的衔接起来,开阔胸襟,扩大生活积累,为创作收集有用的素材。

写生课既是基本练习,又是为素材的收集和创作做准备。比如在给学生上山水画写生中,学生的一幅画视发掘生活的深度和艺术加工的多寡不同,可以是创作的素材,也可以是创作的半成品。如果有的同学因感受较深,而且表现较充分完整,则可能就是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创作。肖像画也有类似情况,由于人物画的要求较严,难度较大,课堂训练的时间较长,习作和创作的区别较大。在写生课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对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表现。2、通过丰富的联想进行表现。3、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表现。4、拟人化的观察与表现。5、通过画面构成进行变化表现。 其目的是为创作打下更坚实的造型基础。

在山水 、花鸟画的写生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进行基本练习、技法撑握,更要注重在写生课中向创作课教学引入。写生课应要求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直到表现生活等一套艺术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外作为山水花鸟画艺术,只是深入山水花鸟的大自然生活是不够的,因为在山水花鸟画中所表达的自然物象,其目的不只是单纯表现物象的自然的属性。他是画家借以抒发胸中感情的艺术形象,除去深入大自然的生活之外,到社会生活的洪流中去,跟上时代步伐,陶冶我们的思想感情,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临摹,写生课的教学中,固然有一些创作教学要求。但他们的直接目不是作为创作课。教师应在临摹与写生的基础上比较完整、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创作课教学。作为中国画教学的成果检验手段,创作课程无疑是体现学生对中国画笔墨掌握程度以及绘画的形式、笔墨符号以及自身的学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遵循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执行过程中将学生分作三类群体:(1)基础好具备创作研究能力的。(2)有素材缺乏创作能力的。(3)仅有思路无表现能力的。做不同层次的分层教学,引导它们进行创作。并让他们在最后完成创作之前多次遍联系以前的监摹和写生课中的内容,以解决构图、造型、结构、笔墨,技术的问题。

临摹、写生、创作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教学的需要才分成三个单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三者联系起来,相互配合,以达到一个总的教学目的。艺术教学必须贯彻党的教学方针,把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其它自身特点确定教育原则。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发挥教师的专长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艺术教学活跃起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我多年来深入生活,锻炼思想,收集素材,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过程不仅是为了我的教学工作而进行身身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生活,锻炼了思想,学会了观察,认识了生活。我自己认为这是思想、生活、技巧三丰收。

参考文献:

[1]《美术研究》

[2]《中国画论》

[3]《中国画》

[4]《中国美术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7-0305-01

摘要:中学国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艺术教育,它对学生的身心和修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国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气质,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培养孩子胆大细心、求真求实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够让学生静下来,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因此许多学校都重视美术课中国画教学内容的开展,但如何上好中国画是每一位美术老师的一道难题。

关键司: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

总体来说,由于中国画的艺术和性能特点,它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还有工笔、写意之别。而且在,在教学上又要分临摩、写生和创作三个环节,所以出现很多具体情况。中国画创作既有 “搜尽奇峰打草稿”、“九朽一罢”的宏幅巨作,也有“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式的小品创作。由于工具性能的特点,国画的构思和处理过程,往往不是在一张宣纸上修改多少遍便可以完成的,而是在反复锤炼过程中完成的。在这过程中很难划出习作和创作的界线,开始是反复推敲、练习,最后“白纸对青天”,凝神聚思,一气呵成。看起来一挥而就,岂不知作者花了多少的锤炼功夫。另外有一部分作品,由于作者经验丰富,功力雄厚,因而触景生情,即兴而成,却意趣盎然。这种情况,李可染先生称之为对景创作,石鲁先生称之为即兴创作。因此,中国画创作的方式是多样的,习作和创作的界线很难划分。

就中国画的教学来说,必须适应这种复杂而具体的情况,我在重庆市璧山中学对学生进行国画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条叫做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所谓三位一体是指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分工,有配合,进而使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艺术技巧,达到能够进行创作的最终目的。中国画艺术创作是以一个统一的思想贯穿在全局,而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各自有所侧重。比如在教基本技法的时候,应该联系创作上的基本要求,在进行创作教学的时候同时要求联系技法的应用,这样一个反复锤炼的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临摹就是解决一个创作基本功的过程,基本功包括造假的能力,包括创造能力的培养,包括人的学识修养积累,也包括人的素质,性格的磨练。基本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是说画得象古人,就有基本功,那只能叫传统工夫。传统工夫只是具备了一定的造假能力,但是"造假"不是艺术,有创造性才是艺术。所以我们在临摹传统作品时,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从国画形式美的角度,研究形式规律,包括形象、色彩、笔墨、章法等等;二是体验传统国画里面的笔墨内涵,并用到自己的画图创作中。形式规律是表象的,笔墨内涵是内在的。如果我们在临摹中只是学得像历史上的某一家,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要理解笔墨内涵,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是最困难的。

写生课和临摹课必须紧密结合。想办法使学生要到生活中去进行艺术实践,使源和流有机的衔接起来,开阔胸襟,扩大生活积累,为创作收集有用的素材。

写生课既是基本练习,又是为素材的收集和创作做准备。比如在给学生上山水画写生中,学生的一幅画视发掘生活的深度和艺术加工的多寡不同,可以是创作的素材,也可以是创作的半成品。如果有的同学因感受较深,而且表现较充分完整,则可能就是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创作。肖像画也有类似情况,由于人物画的要求较严,难度较大,课堂训练的时间较长,习作和创作的区别较大。在写生课上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对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表现。2、通过丰富的联想进行表现。3、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表现。4、拟人化的观察与表现。5、通过画面构成进行变化表现。 其目的是为创作打下更坚实的造型基础。

在山水 、花鸟画的写生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进行基本练习、技法撑握,更要注重在写生课中向创作课教学引入。写生课应要求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直到表现生活等一套艺术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外作为山水花鸟画艺术,只是深入山水花鸟的大自然生活是不够的,因为在山水花鸟画中所表达的自然物象,其目的不只是单纯表现物象的自然的属性。他是画家借以抒发胸中感情的艺术形象,除去深入大自然的生活之外,到社会生活的洪流中去,跟上时代步伐,陶冶我们的思想感情,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临摹,写生课的教学中,固然有一些创作教学要求。但他们的直接目不是作为创作课。教师应在临摹与写生的基础上比较完整、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创作课教学。作为中国画教学的成果检验手段,创作课程无疑是体现学生对中国画笔墨掌握程度以及绘画的形式、笔墨符号以及自身的学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遵循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执行过程中将学生分作三类群体:(1)基础好具备创作研究能力的。(2)有素材缺乏创作能力的。(3)仅有思路无表现能力的。做不同层次的分层教学,引导它们进行创作。并让他们在最后完成创作之前多次遍联系以前的监摹和写生课中的内容,以解决构图、造型、结构、笔墨,技术的问题。

临摹、写生、创作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教学的需要才分成三个单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三者联系起来,相互配合,以达到一个总的教学目的。艺术教学必须贯彻党的教学方针,把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其它自身特点确定教育原则。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发挥教师的专长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艺术教学活跃起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我多年来深入生活,锻炼思想,收集素材,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过程不仅是为了我的教学工作而进行身身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生活,锻炼了思想,学会了观察,认识了生活。我自己认为这是思想、生活、技巧三丰收。

参考文献:

[1]《美术研究》

[2]《中国画论》

[3]《中国画》

[4]《中国美术史》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论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下一篇:浅论音乐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