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参与治疗小儿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时间:2022-10-11 12:38:49

中药参与治疗小儿急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关键词】中药治疗;格林巴利; 个案报道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82-01

1病例介绍

患儿女性6岁9个月,因“四肢无力2天”入院。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随之出现四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昨日出现握物无力,不能站立。今日外院查头颅CT,头颅MRI未见异常,遂转至本院。入院查体:体温36.5℃ 脉搏90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12/65mmHg 体重15kg;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圆,直径约30mm,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向各方向运动灵活,伸舌示活动正常,悬雍垂居中,病理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低下,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入院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入院后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同时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患儿入院三天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双下肢肌力降为Ⅱ级,肌张力低下,出现矛盾呼吸并伴有发热38.0℃,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请中医科协助治疗。现患儿发热,四肢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唇干,小便短赤,大便三日未排,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痿病,证型为肺热津伤。予以中药清燥救肺汤加减如下:麦冬10g,生地黄10g石膏15g沙参15g玉竹10g天门冬10g金银花10g龟板15g鳖甲15g桑叶10g生山药10g胡麻仁10g麦芽10g生甘草6g。服药2付后热退大便出,舌质红苔燥较前好转。再予原中药方去石膏、金银花,加入党参10g,白术15g,黄芪15g。五付后,患儿精神较前好转,下肢肌力由原来Ⅱ级转为Ⅲ级,舌质淡红,苔薄,脉细。予调中药方为: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黄芪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生白芍10g,当归10g,鸡血藤15g,龟板15g,鳖甲15g,山药15g,甘草6g,麦芽20g,神曲10g,焦山楂15g。服完五付后患儿病情稳定,由监护室转为普通病房治疗。因患儿不愿再服中药且病情已稳定遂停中药治疗。

2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炎,是当前我国和少数国家小儿最长见的急性周围神经病。该病以肢体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程自限,大多会在数周内完全恢复,但严重者急性期可死于呼吸肌麻痹。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痿证”范畴。病因病机主要有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在临床辨证上应分急缓与虚实。在治疗上,历代医家多遵《素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之说。该患儿在急性期除四肢萎软无力外,伴发热,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唇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当辨其为肺胃热盛阴亏,急则治其标,清热滋阴保津,预防津液大伤后病情进一步加重。病情稳定后再以健脾益肾舒筋活络之品治之。临床多以西医治疗急性期,到恢复期才用中药参与治疗。孰不知在急性期就加以中药的应用可以更有效的控制病情恶化及缩短病情。

上一篇: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措施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