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于中职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初探

时间:2022-10-11 12:22:33

微博于中职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初探

【摘要】微博的信息传递和互动功能适合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和彰显个性的中职生,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微博来进行课堂内的有益补充以及将课堂有效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内外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微博 中职生 中职英语教学

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各种网络交流平台被广大网友越来越多的接受并且利用。微博,是一种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微博的红火无疑是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艾瑞数据显示,2010年3-6月,国内微博市场月覆盖人数从5452.1万增长到10307万。在此期间,新浪微博月覆盖人数从2510.9万增长到4435.8万。2014年3月,新浪宣布其微博用户总数已近1.5亿。如此好的一种交流媒介也被很多教育人士用来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更有一些英语教师就用微博来与学生进行课外的英语学习互动,这些对中职英语教学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微博与中职生

1.微博的特点。(1)无限的信息互动。微博的信息组成限于140以内,不必考虑文章的结构性,内容范围宽泛,方式多样,操作方式简洁,这些特点都适合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中职生,也逐渐成为他们所喜爱的一种社交沟通渠道。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对话是开放式的,平等的,给彰显个性的中职生们一个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2)强大的即时传播。一条评论、转发和关注度高的微博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上发出后,在短时间内的互动性转发就可以讲信息传达给数以万计的受众。基于这样的传播优势,微博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信息,使听众更快捷、更直观、更形象地接受信息,了解动态。(3)灵活的交互方式。微博用户不受时间、地点、格式的限制,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通过手机、电脑等以简单的表达方式到微博上去。用户微博上的信息一旦更新就会自动转发到关注者的微博上,关注者被动地进行信息的接收,保证了信息不会漏发,关注者可随时了解被关注者的动态。此外,双方还可以互相关注,俗称互粉,这样被关注用户也可以及时掌握关注者的动态。因此,微博的信息交互不仅是点对点,还可以点对面,其交互方式灵活多样。

2.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特点。(1)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英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根据作者在任职的学校展开的调查,29%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有57%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2)学习基础薄弱。笔者就近几年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过低、且入学后英语成绩提高幅度不大的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年级约400名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进行可比性分析、统计,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新生英语入学成绩高低悬殊非常大;英语入学成绩偏低的学生入学后提高者仅占3%~5%;92%~93%以上的英语学困生存在“自卑情结”,其中2%~3%甚至试图放弃英语学习。(3)学习激情匮乏。笔者对我校2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在200名学生中,对英语感兴趣的占28%,对英语兴趣不足的占45%,其余部分显示对英语学习完全丧失兴趣。这也导致了英语课堂经常会出现了死气沉沉的尴尬场面。(4)学习方式单一。现在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还是以教师讲课本,学生学课本,记笔记,枯燥而乏味。一些与社会或时代紧密相连的英语知识却很少有机会获取。

二、微博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由于微博强大的信息推送功能,理论上,这种工具适合多个学科的教学,但笔者认为,相对而言,中职英语更适合运用这种辅助手段。

1.媒介技术决定论者认为,不同的媒介技术适合承载和表现不同的内容。从技术角度而言,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天然语言是英语。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技术一开始就诞生在说英语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微博碎片化、简约化和即时性的表达更适合拼音文字的传递。英尼斯在其著作《帝国与传播》中曾提到,“字母表的标准化……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可以由私人经营,而汉字则需要政府进行大规模的经营。”当然,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传播内容与媒介的经济特性,但也揭示了拼音文字更适合灵活、碎片表达的根本特征。爱德华・霍尔则指出汉字和拼音文字分别属于“高语境”和“低语境”的语言,这就说明,汉字的表达需要借助更复杂的语境,而拼音文字则可在简短的表达中揭示较为清晰的含义。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微博同样比较适合英语的教学。

2.微博能够实现视频的及时分享,这也就包含了多媒体教学的明显特征。很多研究承认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英语原声视频的播放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有突出的作用。而《中职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英语教材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课程资源。如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和录像资料、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所以,微博的视频分享不仅同样能实现这样的功能,而且还因为其简短的内容限制特性,在辅助教学中更易于只突出于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删除过长过难的其他部分。

三、微博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应用及意义

浩瀚的微博海洋中各种英语学习的微博良莠不齐,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心挑选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微博加以关注,如@新东方英语角@沪江英语@普特英语听力网@英语词汇精华@英语口语控@百词斩@寮堑ゴ实龋并推荐学生关注。这些微博从词汇到语法再到篇章,面面俱到,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得当,既是对课堂内容的有益补充,也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的有效手段。

1.活跃课堂气氛。为了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笔者课前多数会精心挑选在微博上发现的好听的歌曲、名人演讲(如奥巴马的演讲)、或者最新的国际国内新闻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分享,这对于那些昏昏欲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打了一剂兴奋剂,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起来,学生们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充实课堂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还经常从所关注的微博中选材来充实课堂内容。如词汇教学方面,我会从所关注的@百词斩上下载整理“单词也是象形文字”系列,然后每节课在课堂上给学生学5个。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记单词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让他们也记得很牢。另外,我所关注的@英语词汇精华是以整理话题单词为主,而且基本都是结合社会热点的,所以我在课堂上也有意识地给学生进行渗透,这对学生们来说既及时了解了国内外最新资讯,也顺势扩大了单词量。

3.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关注这些微博,学生也可以跟博主进行沟通交流,还可以转发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微博内容并推荐给老师和同学;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自己写英语微博,同学之间互相评论,老师以及其他的关注者也可以评论,这会吸引学生更多地去写或转发,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微博于中职英语教学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微博中的“带评论转发”功能造成了一个潜在的新问题。微博除了能实现同一信息在某种关系间的同时传递,还可以实现这个群体中的个人对于这个信息的及时评价功能。正是这一特点满足了新课改理念的互动性需要,将课堂上有限的互动延伸到课外。但是微博互动的典型体现“带评论转发”却造成了一个潜在的新问题:新的评论和原先的信息会同时成为新的传播内容。如果学生能够仔细分辨,新的评论将会对他们有新的启发,也能够帮助他们理清混淆的问题。但是,由于多数学生尚未成年,思想心智相对来说并不成熟,有时会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精准的判断,很可能将有疑问的内容甚至讨论中的错误理解吸收。

2.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要上微博必须要有电脑或智能手机。尽管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但也并非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台电脑或一部智能手机。这就使得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没有办法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会有补充,但课堂之外他就毫无办法了。这样一来,这部分学生在某些知识方面会有所欠缺,这就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而且还有可能领导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情绪。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英语学习和运用的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微博辅助中职英语教学只是笔者利用微博这一先进技术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一点探索。但可以预计,随着微博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必将为英语教学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加]哈罗德・英尼斯.帝国与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海口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英语口语能力现状分析与... 下一篇: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