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本,读中思悟

时间:2022-10-11 11:50:27

一、 初读感知,表达感受

1. 作者作品简介交流

《昆虫记》: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2. 自读课文,同时结合注释和提示读准字音

(1) 分组分工,落实字词学习交流。

(2) 读了这样的短文,我们必定会获得一些新的知识。请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蝈蝈是……的昆虫”的句式说一句话,说说读后的收获。

(3) 交流,评价。

过渡:大家说得很多,能从文本直接读知信息。根据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表达,说得很准确,表达得很清楚。那么文章的重点是写蝈蝈的叫声还是食性呢?

3. 再读课文,把握重点

(1) 分小组,结合全文讨论:文章的重点主要是写蝈蝈的叫声还是食性呢?

(2) 讨论、交流,并以“我觉得蝈蝈是……的昆虫,理由是……”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示例:我觉得蝈蝈是杂食性的昆虫,理由是文中第九段写到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也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也吃水果的甜浆……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这段话告诉我们蝈蝈既吃肉,也吃甜浆,有时还吃青草。

(3) 小结:大家很会动脑筋,说得很有见解。在作者的笔下,蝈蝈是多么漂亮、可爱,活灵活现。尤其是写蝈蝈的食性,围绕“吃”字,条分缕析,各不相同,客观真实而不失偏颇,给人完整的印象,给人动态的美感。

那么,文中哪些句子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呢?作者又是用怎样的语言将蝈蝈介绍给大家的呢?

二、 精读课文,品读词句

1. 小组讨论、交流:哪些句子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 选择其中你认为说明生动的部分,仔细地品味、揣摩,用“我觉得文中……的句子(词语)很生动,理由是……”的句式说一段话,说说你的感悟,进行小组交流。

提示:(1) 用词准确、传神;(2) 修辞手法运用;(3) 注意语言表达的层次。

小结:这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的笔法介绍昆虫,语言通俗浅显,生动传神,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具体地把作者喜爱的蝈蝈介绍给读者。

3. 比较,品味,交流。

展示《辞海》中的有关蝈蝈的条目,品味语言的不同点: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

【评析:比较品评,是感悟的有效策略,其实就是拓展学生的感悟背景,打通学生的感悟路径,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审视和对照它们的相互关系,获得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意义。在比较中,求同中之异,或求异中之同,容易凸显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获得更深切的感悟】

三、 再读,探究,质疑

1. 作者笔下的绿色蝈蝈为什么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

提示:可从《童趣》引导思考。

【评析:在这个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议、反复比较、反复提升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文本的重组对话。多个文本话语之间的相互比较、穿插、印证,无疑为多重言语思维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样的阅读,这样的感悟,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对文本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和深度思维】

2. 讨论,交流,明确:

(1) 拥有对动物的挚爱之情,对自然万物和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2) 细致入微地观察、实验,科学探究。

(3) 生动、形象地描写。

四、 片段练习、展示

1. 作业:法布尔通过观察,有时称蝈蝈为“狂热的狩猎者”,有时称它为“夜晚的艺术家”,你喜爱哪种昆虫或动物呢?请你也为它取一两个富有特色的称呼,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它的特征。

【评析:此题源于教材但又超越文本,是一道模仿课文的迁移运用题,在学生完成相应教材内容的积累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在新的生活情景中,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

昆虫名称(或动物名称): ,特色:称呼: ,外形、习性特征: 。

2. 交流、总结

本文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将蝈蝈写得活灵活现,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也是《昆虫记》整部书的特色。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的确如此,在我们品享的同时,就让心中的感念化为对“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赞誉。

3. 课后作业

(1) 摘抄并积累美词佳句。

(2) 下列两题,任选一题:

① 结合书本内容,查找资料,编一份“话说蝈蝈“的读书卡片。

②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请你摹拟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写作角度、语言表达方式、口吻,写一段话,形象地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评析:常言道:“课内不足课外补。”这两题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

案例反思:

一、 精选问题,简化提问

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片面理解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独特感悟”,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不管文本固有的主题思想,不把握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从课文的某一个片段中孤立地抽取意义理解主题的现象。这种为了单纯追求“独特”而故作“独特”的做法,势必造成教学中的多目标而无主要目标,多重点而无实际重点。这首先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解读文本时,准确把握课文主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科学处理教材,精心选择问题,降低提问频率,从而把用于提问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做到问之必需,弃之不行。同时还要使提问体现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回环,以发挥其理解课文内容和挖掘语言因素的双重功能。

例如《绿色蝈蝈》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把握小品文的特点,掌握绿色蝈蝈的特征和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是基本的教学目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主问题:

1. 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蝈蝈是……的昆虫;

2. 我觉得蝈蝈是……的昆虫,理由是……

3. 我觉得文中……的句子(词语)很生动,理由是……

二、 大课本与活生活

开放的语文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的,是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语言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学生经验世界与成长需要的沟通,树立整合的观念。要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用它们来解决一些语文问题。唯有具有一定综合性、探索性、实践性的问题,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才能检测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才能调节并改善教学。

三、 重视朗读,以读为本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既得意又得文,就是既要读懂课文的意思,又要掌握课文当中的语言文字(于永正语)。语文教学在呼唤“本色语文”!而时下的语文课堂里,师生“平等对话”淡化了老师的引导意识,所谓的“多元感悟”消解了文本的前提性,忽视了文本的存在。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就阅读教学来说,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师作用弱化,非语文化定向比较严重。我以为,不能把阅读教学简单地当作理解内容,不该让机械的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充塞课堂、霸占课堂,应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并由一个核心词句或一个主问题拓展开来,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运用语言、重组课文信息中训练语感。书声琅琅已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特征,并出现了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目的都是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朗读中轻松愉快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要和学生在读中走进感性世界,一起在文本中“出生入死”,走个来回,为真正的读中感悟创设多元情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桠溪中学】

上一篇:流动中国的痛与梦 下一篇:梦想需要用课堂去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