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的制度分析

时间:2022-10-11 11:03:25

浅谈农村集体

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强化落实为保障,以加强监督为关键,将规范“三资”管理与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就加强以及规范农村的“三资”管理进行了比较简单的阐述,就“三资”管理的制度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账务管理不完善。“三资”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账务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目前我国农村对账务问题普遍存在着混乱现象,很多村对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家底不清,也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台账,对集体土地、国家强农惠农资金和集体收益等重要项目的登记不全、不细,甚至不登记,对村里一些涉及“三资”方面的情况不清楚、不明朗。由此导致了一系列产权不清晰、资源闲置、“三资”被挪用的问题。

2、合同签订不规范。我国农村存在着很多需要合同规范的项目,如经营发包、不动产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由于管理的疏忽,乡镇和村组对合同并不重视,在合同的签订方面存在着随意性、不对等、不全面、不明确等特点,有的项目甚至不签订合同,由村干部一人说了算,合同签订严重不规范,集体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3、制度不健全是造成“三资”管理难的根本原因。制度是管理的根本依据。目前制度制度不健全直接制约了“三资”管理的失效。在相关部门制度的法规中或多或少的体现了对“三资”管理的要求,但是不全面、不具体、不便于执行。从监管制度上看,没有明确的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相关制度、考核机制、“三资”流失责任追究机制,多数村普遍存在重实物、重现金、轻台账的现象,导致账实不符,甚至有物无账,有钱无账,此外对资产资源的权属变更没有明确规定,以到资产被处置时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出来。从现有制度落实上看,很多制度没能得到较好落实,客观上增加了“三资”管理难度。

4、会计人员不稳定 各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大部分是乡镇农经站人员兼职,少部分从各站所调配。乡镇农经站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负担监督、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等管理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虽然从事财务管理是农经站的职责所在,但现有人员只能完成农经工作任务,无力兼顾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的会计、出纳专职工作。加之一些乡镇抽调到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的人员缺乏从事财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一些乡镇会计人员调动频繁,因而造成工作顾此失彼,影响会计核算的不利局面。

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资管理对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集体财产,对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三资”管理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把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制订“三资”管理的有效办法,明确规范统一的“三资”目录,确定责任主体,定期开展清理审计,切实把“三资”管理作为农村的重要工作之一,抓实抓好。

2、加强监督,严肃纪律。纪检监察机关、检察、财政、审计、农业等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制订关于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并严格落实。对违规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和贪污、挪用、平调、私分、无偿占用及挥霍浪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3、夯实基础,强化保障。首先是要稳定机构。对于三资的监管机构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构建,要树立其威信。当出现违法违纪的行为时,要敢于指出,要素查处违反三资制度的行为。然后还要加强保障。挡墙已经推行了村集体路埃及委托了,再次基础之上,还要涉及很多的部门,结合起来对村里的集体财务进行监管,合理控制村里的经费,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来对其进行监管,建立一定的措施,完善包公的条件,使得干部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监管。同时还要加强培训。监管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监管人员的素质,只有将他们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防止违反三资制度的行为发生,才能存进村集体资产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所以要给他们培养一种正确的意识,并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定时进行检查。

4、加强农经队伍素质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凡是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包括财经主管人员、会计、出纳)人员,必须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农业承包合同管理等业务培训,取得上岗资格,持证上岗,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改进作风,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经干部队伍。

三、加大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力度

一是鼓励民主理财小组积极执行监督职能,参与农业“三资”重大问题的决策。诸如农村预留地的_发、大额举债、农村集体福利的分配等关系到农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农村经营项目,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统一讨论决定;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管理活动,要及时逐笔逐项进行公布,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村组干部要及时给予解答和解决,务必使农民群众满意。二是充分发挥乡(镇)农经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充实基层农经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农村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农经部门的监督检查,即经常性的抽查报账员库存,检查有无坐收坐支以及一些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三是不断普及会计电算化。利用网络监管手段,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保证“三资”监管实时高效地进行。

上一篇:云杉栽培技术探讨 下一篇: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