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构

时间:2022-10-11 11:00:04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建构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大高校展开,但很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认识并不明确。文章将探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目标和特点,试图重新建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个别个体或团体的咨询与辅导,以及开展不定期讲座等角度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22-03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之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在各高校陆续展开。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性质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如何建构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摆在高校面前的全新课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目标和特点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针对大学这一人生重要阶段,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通过实施课程考核、信息反馈、目标调整等步骤帮助学生逐步确立学业目标,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推动其顺利就业,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它主要附之以课堂教学和择业辅导,采取心理测试、职业能力测评等多种方法和途径,重点在于帮助大学生制订好学业计划和就业的阶段性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要引导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认识社会和自我,做好自我评估与定位,树立生涯意识,主动制订学业计划,在努力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顺利实现就业乃至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点

1.全程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关键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观发展的塑造,而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大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大学学习、思考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早做准备,到了毕业之际往往会很迷茫。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可能依靠短期的、突击性的教育来完成,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2.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而进行的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其目的主要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心理与生活特点,制订系统的培养计划和科学的教育内容,开设一套系统的教学课程,如职业生涯与职业发展、求职应聘技巧、职业素养要求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内容应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公关礼仪等多门学科和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辅导,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3.专业性。这里所说的专业性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专业性,而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身是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等于一身,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广泛的专业性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课程教学人员和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有关政策,熟悉事务性工作,还应当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种专业的知识结构,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家。

4.实践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理论与实践、认知与体验相统一的过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社会认知教育、自我认知教育和职业认知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舞台中去锻炼,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使学生能合理进行自我定位,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

基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我们拟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重新建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集理论教学、实务训练和职业测评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教学对象应是在校大学生,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生活情况,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并逐步深化的不同教学模块。

(一)一年级:认知教育,树立生涯意识与制订学业计划

大一学生刚入学校,重在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认知教育。认知教育包括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认知社会,就是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形势、就业环境,了解所学专业的专业概况、就业情况及发展前景,熟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要求,掌握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方法,知道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所需的综合技能。认识自我,就是要通过心理测试、职业兴趣测试等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在学生对社会和自我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启发学生树立生涯意识,帮助和指导学生制订学业计划。

(二)二年级: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要引导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明确目标职业对于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个人素质的要求,把握专业技能与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评估个体职业素养现状,探索提高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方法路径。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和家庭情况,进一步思考职业生涯目标和学习目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兼职实习等,积累社会经验,了解社会需求,为三年级修正或调整学业目标做准备。

(三)三年级:确定学业目标,为求职做准备

三年级在引导学生继续学好专业课的同时,适时调整或修正学业计划和职业目标。对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应提供考研或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开设有关讲座,早日为继续深造做准备。对希望直接就业的学生,应进行就业能力训练。一方面,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业资格认证,高校不仅应鼓励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也应提供有关培训;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就业的基本能力进行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准备求职材料的能力(如搜集求职信息、撰写求职信与简历)、求职的外在能力(如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和内在能力(如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计算机水平)等。高校应将撰写求职信与简历、模拟面试、职场礼仪等玮节纳入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职业发展做好各项准备。

(四)四年级:就业形势与法规政策、就业心理辅导和创业教育

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加大对国家法规与政策的宣传,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咨询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合实际的服务。宣传国家相关政策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如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村官计划、选调生和应征入伍等,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法规与政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明确就业方向。另外,还要对

学生进行职前法律教育。职前法律教育是指要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法律意识。在心理辅导层面,要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分析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调整心态,缓解就业压力。

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法的探索

要重新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不仅教育内容要实现上述改革,还要在实施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本文拟从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个体或团体的咨询与辅导,以及开展不定期讲座等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高校主管部门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相对统一,这样既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也能实现资源共享。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开展小组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网络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组式教学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共同探讨、互相补充等方式来获取知识的一种互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情境模拟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种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某种情境中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可以开展模拟面试、师范生的试讲授课等。网络教学法是指教师借助网络对学生开展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在线职业测评等,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也可以要求学生在线学习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为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成长档案。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考核方式同其他课程一样,只注重对结果的考核,却忽视过程考核。鉴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建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加大对过程的评价,为每位学生建立专门的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分析报告和职业选择决策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含小组讨论、模拟面试等)、提交作业或报告的质量、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都要进行量化,设置详细的评价指标,并记录在档。考核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指专业实习和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活动等。一方面,高校应当建立足够多的校外实习培训基地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与团委、学工部合作,开展丰富的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社会提供机会。另外,还可以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开放日”活动,安排学生走进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多角度了解社会。

(三)不定期讲座

不定期讲座是指高校聘请职业生涯教育专家、人力资源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担任学生的职业导师,经常邀请他们来学校开设讲座,为学生带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此外,还可以邀请成功就业、考研的学生介绍求职经验和考研经验,与考研辅导机构、公务员辅导机构合作,邀请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传递最新资讯。开设不定期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多种角度、渠道了解社会,了解相关行业,适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及时进行调整。

(四)个体或团体的咨询与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而进行的,而课堂讲授只能起到传授理论知识和引导的作用,具体到个体制定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时,则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咨询辅导。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的职业认识也比较模糊,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职业道路时还比较迷茫,因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咨询辅导就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应当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心,聘请职业咨询师为学生排疑解惑。除个别咨询外,还可以采用沙龙的形式就一些普遍的、有共性的话题进行团体辅导。

上一篇:论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三五”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