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11 10:26:39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初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互联网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要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不断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41-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互联网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小学教师对互联网教学的实践有限,所以教师要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不断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对此,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感触如下:

一、合理介入网络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技术能够把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枯燥的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情境展示。在互联网背景下,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进行情境教学,把学生领进一个生动又活泼的教学情景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学的重点就是多媒体教学,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为多媒体主要是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讲课之前,能够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知识,查找重点和难点,将这些教学设计在课件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互联网教学,扩展语文课堂的丰富程度。如在教学《雨点》时,教室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很多下雨之前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这些片段的时候对下雨有深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下雨之前的沉闷场景,以及下雨过程中的电闪雷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互联网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的重点简明显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在众多的幻灯片中一目了然、切入主题。多媒体毕竟是教学课堂的工具,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学生投入教学环境中。因此,教师可以围绕教学设计,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如教学《坐井观天》,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的本意,因此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张青蛙在井底仰望天空的素笔画,让学生对这则图片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就能够直接深入主题,了解到这则寓言的真实目的。教师还可以进行一定的提高:“若是青蛙跳出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网络设立题材链: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网络等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很容易地把教材与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可以通过对教材课文的背景、作者介绍等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或者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突出学习内容的重点。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课文《怀念母亲》时,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去寻找关于“母亲”题材的文章,例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老舍的《母亲》,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学生会思考“这首歌和母亲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就会知道课文中讲的母亲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母亲,还有一个是祖国母亲。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这篇课文的作者季羡林老先生,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掌握作者写作的情感。再让学生阅读找到的相关资料,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母亲那伟大的爱。并且以后在写作中遇到相关的题目的时候,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运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网络等技术来对材料进行拓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真正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真正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真正的教育。

三、利用网络技术:安排合作探究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倡导合作学习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网络技术把人与知识的距离缩短了无数倍,让人们可以置身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丰富的知识信息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高速、便捷、互动性强的特点,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册中都会有古诗词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配合教材内容制作一个诗词专题网页,分为“诗词知识”、“我来写写”“漫步古诗苑”等,并且可以设计一个BBS论坛,让学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如“《天净沙・秋》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咏柳》的比喻手法是怎样运用的”等等,让学生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四、利用网络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并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声音、图片、影像、文本资料库,以及画板工具、交互功能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借鉴优秀的作文范例在作文课上,学生能够达到看、听、查、议、写、评、改等过程同时进行,而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讲评、修改以及定稿,增加作文训练的密度,帮助学生突破作文这一难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比如可以采取猜谜语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或者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利用电脑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如“竹子下面长了毛”(笔字)等。以这样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小游戏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网络教学对小学语文教育确实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师在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教师要正确认识网络的辅助教学地位,在使用网络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要把网络当成教学的唯一手段。网络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摒弃,而是一种创新,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探索符合语文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胡水星,费建琴.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6(12)

[2] 孟祥成.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探究[J].科技视界.2013,35(08).

上一篇:便利店7P营销理论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远程教育教学的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