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常态视角的蔗糖产业发展新策略

时间:2022-10-11 10:06:46

基于新常态视角的蔗糖产业发展新策略

摘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蔗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为此,以广东农垦集团公司各国有农场的蔗糖产业发展为例,从延伸产业链、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广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创新万亩甘蔗高产示范区6个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蔗糖产业发展的新策略,以适应新常态,并创造及培育蔗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蔗糖产业;发展;新策略;新常态;广东农垦集团公司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335-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new challenges which ar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new normalcy and taking Guangdong Agribusiness Group Corporation for example,the strategies to develop the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under new normalcy,which including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speeding up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innovating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popularizing full mechanization,promoting scale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rvice,and innovating high yield demonstration zone of sugarcane,so that the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industry can adapt to the new normal,and cre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s well.

Key words new normalcy;sugarcane and cane-sugar industry;development;new strategies;Guangdong Agribusiness Group Corporation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蔗糖产业也不例外,其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近些年来,蔗糖产业由于受成品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良种研发滞后、人工成本增加较快以及机械化推进缓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甘蔗种植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蔗糖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挑战。因此,如何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新常态对蔗糖产业发展中的各种新挑战,并提出各种挑战的应对策略,是摆在中国各糖业企业面前亟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蔗糖产业已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在国外,Costa P F F D等[1]讨论了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Silva C B等[2]提出了蔗糖产业发展的策略;Aguilar-Rivera N 等[3]阐述了墨西哥蔗糖产业的状况以及长远发展趋势。在国内,覃泽林等[4]、李自卫等[5]阐述了蔗糖产业发展历史以及产业发展竞争力;王栋[6]提出了湛江蔗糖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但上述文献没有讨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蔗糖产业的发展对策。

另外,学者们开始关注新常态下中国农垦经济的发展,如刘刚[7]、姚光胜[8]、邢民[9]探讨了农垦如何进行改革和发展来适应新常态,但上述文献研究新常态下蔗糖产业发展的比较少,其主要针对农垦各产业的布局及战略举措。

鉴于此,本文将在上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广东农垦集团公司为例,探讨了新常态下蔗糖产业面临的新挑战及新策略,以适应新常态,并促进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

1 新常态下蔗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

1.1 亟须转型升级

从产能和产业组织方式看,目前中国蔗糖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市场需求,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且过去由于简单地发展甘蔗制糖,产品主要以白砂糖为主,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导致产品种类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抵抗市场风险差,致使蔗糖产业综合效益不高,利润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蔗糖产业发展的短板或瓶颈十分明显。因此,新常态下,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不但要有总量的继续扩大,更要有结构优化和产业链的延伸,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这是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 。

1.2 由要素拉动转向创新拉动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的最大优势,人口红利促进了蔗糖产业的发展。但随着目前富余劳动力的减少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蔗糖产业的增长将更多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因此技术创新成为驱动蔗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1.3 现代农业生产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了挑战

“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目前实施的比较成熟的经营方式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蔗农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然而,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推进,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农场(即小农场)过小的生产经营规模,将不利于作业机械化和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从而出现了因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率低下的情况,故“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并培育新一代的生产经营主体。

1.4 人工作业已不能满足生产力的提高及市场竞争的需求

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国家都实现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尤其是巴西的甘蔗生产,从整地、开垄、种苗消毒、播种、施肥、中耕培土、除草、排灌、收割,一直到装卸以及运输,全过程都实现了作业的机械化。然而,与世界产糖国家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甘蔗种植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大量的生产作业需要通过人工来处理,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榨季期间的中、管、收等环节都出现砍蔗劳动力紧缺,采收不及时等现象,而且劳动力成本非常高及生产效率非常低,造成甘蔗种植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影响蔗糖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

1.5 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已成为蔗糖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2015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指导思想,甘蔗生产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在国外主要产糖国都已经得到了普及,其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特征。然而,在中国,由于体制机制障碍等原因,生产经营方式仍然过于传统粗放,生产观念落后,生产组织方式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导致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就必须引导甘蔗生产向规模化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换言之,甘蔗生产只有达到了适度规模,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只有提高了蔗农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也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

1.6 提质增效是蔗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是蔗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甘蔗常年连作、大量施用化肥,以及良种良法推广进程缓慢,技术创新不够,再加上生产管理的粗放,致使甘蔗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甘蔗糖分都较低。另外,机械化生产水平也跟不上,劳动强度高,甘蔗种植、砍收质量良莠不齐,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上述甘蔗产量低、糖分低与生产成本高的“两低一高”现象给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蔗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有必要摸索及推广一套符合我国甘蔗高产高糖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及方法,从而促进蔗糖产业的提质增效。

2 新常态下促进蔗糖产业发展的策略

2.1 延伸产业链,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蔗糖产业应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以延伸产业链,生产更多高附加值的成品,如在原糖的基础上深加工为结晶果糖;同时还应探索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甘蔗的综合利用率,如建设抓好蔗糖附属产业项目,蔗渣可生产木糖、活性炭、滤泥,灰渣可以生产有机肥,废蜜可生产酒精,酒精废醪液可生产液态肥,而蔗梢、蔗叶等则可养牛,通过对上述资源的综合利用,可形成高效、稳定的多门类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后制糖只是基础,发展制酒、生物有机肥、生物质发电等副业才能盈利。” 广西省上思县昌菱制糖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兑明介绍[10],他们已经探索出了“甘蔗―制糖―滤泥―(固体)生物有机肥―甘蔗”“甘蔗―制糖―糖蜜―制酒―酒精废液―(液态)生物有机肥―甘蔗”与“甘蔗―制糖―蔗渣―糠醛―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广东农垦集团公司为提高甘蔗综合生产能力,改变之前的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的不利局面,已启动了年加工能力15万t的原糖精炼项目和年产1万t的结晶果糖项目。除此之外,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原糖精炼、沼气产业化和结晶果糖项目。

2.2 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推广“蔗叶回田+机实石灰”土壤改良技术,促进甘蔗较大幅度增产。通过蔗叶回田,使甘蔗中的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回归土壤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使养分结构趋于合理,并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的疏松和通透性,同时也改善了土壤的保水、吸水和保湿等性状,为甘蔗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通过机施石灰,不但可中和土壤酸性以提高土壤pH值,还可补充土壤中的钙含量,前者可以使甘蔗体内的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增加甘蔗糖分的积累,后者能形成钙盐加固细胞壁,对甘蔗抗病虫害有一定作用。

从2011年开始,广东农垦下属的华海糖业公司(以下简称华海糖业)与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对甘蔗叶机械性粉碎机进行改进,采取边试验边改造的做法,研究出了新型机械粉碎机,并对267.33 hm2土壤实施了“蔗叶回田+机施石灰”的土壤改良技术。当年就增产1 400 t以上,平均增产5.25 t/hm2,在2012―2014年期间实施面积增加到了逾2 000 hm2,甘蔗获得了大幅的增产,并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肯定。

推行轮作制,提高甘蔗种植经济效益。农作物轮作制,是指在年度间在同一块土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并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广东农垦下属的幸福农场(以下简称幸福农场)推行了花生与甘蔗轮作制,基地种植花生后,花生饼和秸秆回田,根瘤菌释放氮素,有效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地力,为甘蔗生产的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据有关资料测定,花生可回田秸秆约4.5 t/hm2,花生根瘤菌释放遗留在土壤中的氮16.5~52.5 kg/hm2,相当于施用硫酸铵等标准氮肥75.0~262.5 kg/hm2,榨油后的花生饼可以作为有机肥,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有效降低了甘蔗种植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甘蔗产量,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明显。

2.3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蔗糖产业应坚持在农业经营模式方面进行创新,积极发展及壮大各类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还应坚持因地制宜,通过种植能手带领、政策引导等措施,培育壮大专业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在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方面,广东农垦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改革取向,目前主要推行的是“产业公司+国有农场(基地分公司)+家庭农场”,并积极探索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如2012年以来,广东农垦在东方红农场、南华农场等国有农场和产业化公司试行农业土地模拟股份制承包经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5年,幸福农场积极探索“种植能手+农户”的经营模式,农场委派的种植能手作为职业经理人参与蔗农的全程生产经营,并通过种植能手的重点指导和精准有效的扶持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带动了一批经营能力一般的蔗农共同发展,大幅度增加蔗农们的收益。

上一篇:供电企业中通讯光缆线路的运维技术分析 下一篇:EPON在视频监控传输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