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1 09:38:36

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问题提出、问题展示、问题解决、巩固性练习”四个步骤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问题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契机。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学习不是老师硬灌、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学过程就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只有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学习的真谛,形成学习和思维的能力。我校一直把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作为学校发展地生命线。经过多次外出取经学习,多次研讨,我校提出了包含“问题提出、问题展示、问题解决、巩固性练习”四个步骤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问题教学法”,在校内强力推行,狠抓落实,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导演和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其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地实践过程中,把握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技术文化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支持基础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高中课程改革与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个生趣正式启动。08年河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截止目前为止,信息技术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素质教育的理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课程改革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变化。而我校“问题教学法”的提出和实施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新课改精神不谋而合,无疑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契机。

一、“问题教学法”的模式要求。

我校“问题教学法”操作步骤是:自学讨论探究问题—展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学讨论探究问题阶段。任课教师要把备知识转到备帮助,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各个环节设计、学习能力培养上来。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思考题要反映教材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性,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有一点阶梯度,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

2、展示问题阶段。当学生读书、自学和应用训练讨论完成后,教师要在这些基础上挑选学生回答或展示问题,这是问题教学法的最关键环节,不仅能展示学生解决问题创新的方法,也能展示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疑难。通过展示和点评,学生对规律,方法进行到位的总结,对知识和技能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展示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但要时刻注意“高效”,不能脱离本课题的学习目标要引起全班同学的思考和借鉴,达到全体同学高效学习的目标。

3、解决问题阶段。本阶段和问题展示点评阶段交叉进行,教师要画龙点睛进行精要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答复;三是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思路方法、技巧规律,指出存在的误区及注意事项,解决问题的对策。老师的讲解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评点透。

4、巩固练习阶段。每节课都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教师要认真设计检测题目,检测题目要精、典型,在巩固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要做到能力提升。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如何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

根据我校“问题教学法”的教学精神和模式要求,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体验和感悟,现以《网络信息检索》一课为例,谈谈对问题教学法的理解和实施。

《网络信息检索》是沪教版教材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第二章第三节第一小节的内容。是上一节课“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的延续与深化,为下一节“文件的下载”做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情,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针对我们班学生的现状和本课内容,我选择了问题教学法。

在自学讨论探究问题阶段,我以神十飞天为案例开启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第一层探究:神舟十号飞船于6月11日下午5时38分,载着三名航天员腾空而去,用几分钟后实时送出的蔚蓝色地球画面,让观看中国载人航天发射的全世界观众感受到了太空的浩瀚之美。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第几艘载人飞船吗?神十的飞天三人组又是谁呢?神十在太空中的任务又是什么呢?现在大家面前的电脑都已经联网,下面就请大家分组探究,利用网络找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们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我先给出常用网络检索方法和相应地址( ),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各种方法的交流对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探索了解学生已有的网络信息检索水平。接下来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自己小组的成果,并讨论:你更喜欢哪种搜索引擎,为什么?进而分析出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通过第一个任务同学们对搜索引擎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运用,我设计了第二个任务《搜索中国传统节日》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搜索的策略与技巧。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又选择了紧扣本节内容地3道题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改革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具有强大地生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是一把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李艺主编

[2]《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用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应吉康主编

[3]《汝阳县实验高中问题教学法实施办法》,实验高中校委会编

上一篇:让学生回归生活学数学 下一篇: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一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