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魅力课堂从“称呼”开始

时间:2022-10-11 09:29:20

构建魅力课堂从“称呼”开始

经常游走在各种课堂间,因此得以关注师生间的称呼。笔者发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大多是直呼学生的姓名(偶尔有称呼学号的),而学生则一成不变地称呼自己的老师为姓氏+老师(如张老师、李老师等)或××学科+老师(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

如果说教师称呼学生的姓名是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话,那下面这样的称呼就是无情剥夺学生姓名权了。很多教师借班上公开课、评优课时,面对不熟悉的班级和学生,他们不是试着提前去熟悉学生、记住其姓名,或提前准备个姓名座次表,而是于课堂之上手指学生“你,你”地叫着,或以方位词“前面的这位,边上的那个,后面的那位”等指称。这是多么居高而下的手势,多么冰冷和无情的符号般的呼叫,这体现的是师生间我尊你卑的上下级关系,演绎着的是教师的强势和学生的孱弱。师生关系怎么能平等、和谐、自然?以“你”或方位符号代名,总感觉很陌生,很不舒服,很没有尊严,没有令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被信任。要知道“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为何不能试着提前强记学生的名字,为何不能在姓名座次表的帮助下准确呼喊学生的名字,传递一份尊重、重视、温馨和关爱呢?

《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罗恩·克拉克老师应邀带着全班37名学生去白宫,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接见了他们。学生们参观了白宫,并与总统和夫人交谈。当同学们列队与总统和夫人告别的时候,克拉克注意到,总统夫人希拉里竟然叫出了每个学生的姓名。书里说:希拉里是“用心在做功课”,从而赢得了学生的敬意。

一个“用心在做功课”道出了所有的玄机。试问:“我们用心了吗?”我们做得如何?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名师的课堂之所以能让学生意犹未尽、恋恋不舍,这不仅仅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技艺炉火纯青,还因其个人素养魅力四射。这可以从师生间的称呼窥见一斑。在孙建锋老师的课堂上,师生间的称呼是多元开放的,老师允许学生大胆创新,于是“孙建锋”、“建锋”、“锋”等称呼在课堂里荡漾,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亲切、亲密之情溢于言表、溢于课堂。孙老师走下“圣坛”,融入孩子;放下尊严,亲和孩子;人格平等,对话孩子;教师等高孩子: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想迸发,个性解放,思维放飞,思路广开,创造创新。

毕生追求“我就是数学”崇高境界的数学大师华应龙老师认为,教师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是欣赏者——会欣赏所有的学生,从学科的角度欣赏学生的正确,会从教育的角度欣赏学生的差错。因此他把学生看作天使,并说自己生活在天堂。他的课堂诠释着泰戈尔的名言:“甜蜜柔软的新鲜空气,像花一般地在孩子的四肢上开放着。”他习惯地称学生为“孩子”,而这两个字只有在他嘴里才听起来那么自然与妥帖,决不矫情与造作。于是他在课堂上温暖地融错,让学生在“错”中学习,在“错”中发展,在“错”中成长。而学生则称呼他“华应龙”、“华罗庚”,他甚喜欢。

很多教学效果好或学生喜爱的教师其课堂上师生间的称呼就别有一番风味。他们一改传统的叫法,从欣赏孩子的角度真心改革课堂称呼:有的在课堂上只称呼学生名(去掉姓氏只喊名,如张子健则称:子健),或者是在名的最后一个字前加上“小”字(如张子健则称小子健),或者直接称呼学生为“孩子”;或者呼喊学生的特长“美称”(如数学成绩好的称呼“数学才子”;美术成绩好的称呼“小美术家”;跑步快的称呼“小飞人”)等等,亲切温和,自然真意,尽显关怀关爱赏识之情,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醴,学生的心房豁然洞开,交流发言积极踊跃、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学生思维迸发,灵感频现,课堂思绪飞扬,磁场强大。师生间的感情亲密无间,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教学有效高效,学生成长突飞猛进。

这些老师像称呼自己的孩子一样称呼学生,他们似乎也把课堂上一个个可爱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爱和呵护,包容宽容他们的一言一行,把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成才当做自己(为父为母)应尽的责任,把孩子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从称呼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师生间的关系,亲切亲密的称呼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民主平等和“亲其师,信其道”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冷冰冰地呼喊学生的姓名体现了师生间因“师道必须尊严”的隔阂和距离,而以符号或指代词呼唤学生,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无礼和无视,反映了师生间你尊我卑的不平等关系。称呼这一细节体现了师生关系,这个关系的好与坏,决定了教育的前景。为何不尝试着改变呢,课堂即学堂,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合作伙伴,甚至是“学生”的一份子,师生本应平等相待,称呼更需平等以待。没有称呼上的平等,很难想象会有课堂上教与学的真正平等,没有思维、灵魂的平等对话,就没有有效、高效课堂的达成,更没有真正的学堂。

很多老师对此有所领悟:对学生实施了个性化的称呼,鼓励标新立异,比如把孩子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个性化的命名,如小荷尖尖小组、雏鹰起飞小组等等,小组成员也有个性命名,老师则亲昵地称呼学生为个性名字。甚好!

教师关注学生的名字,掌握称呼的艺术,并把它作为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可能正是这个细节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上一篇:试论流动儿童班级“家文化”建设 下一篇: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青少年学生感恩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