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移民”

时间:2022-10-11 08:42:27

一转眼,我家小女谢天弈已快15个月了。从呱呱坠地的小婴孩儿到现在蹒跚走路的“小跟班”,我和家人都沉浸在伴随小天弈快乐成长的幸福之中。当然,生活的节奏早已随着小天弈的出生进行了变奏,主旋律中增加了许多快板部分,而慢板部分只能偶有发生。

4个月的产假很快结束了,我迅速收拾心情回到紧张的工作中去。由于我和先生的工作节奏都相当快捷紧张,早出晚归,而且路上来回有近两小时的车程,如果每晚再起床两三次给小天弈喂牛奶或换尿布,实在吃不消。于是,照看小天弈的工作便落到了外公外婆的肩上。

小不点的小天弈开始了“移民”的生活,周一到周五住在外婆家,到了周末,整理行装、带上心爱的玩具、图书和卡片,和自己的大行李包一起,跟着爸爸妈妈回家度周末。开始真担心她会认“生”或认“床”,可实际上她倒是挺适应,无论在外婆家还是自己家,都好吃好睡,玩得开开心心。我和先生也就放下心来,还玩笑地说“嗯,看来我们女儿倒挺能适应环境的,以后可以往旅行家或外交官方向发展发展”。

玩笑归玩笑,其实我们有时也会觉得对孩子有些歉疚。孩子的成长,当然不能离开父母的陪伴。为了让孩子天天能和我们在一起,除了加班或必要的应酬,我和先生坚持每晚吃完晚餐后就匆匆赶去看她,和她一起度过开心的“亲子时光”:陪她看洋娃娃跳舞、看卡片里的小动物们、玩打电话的游戏、和她一起“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给她讲故事、捉迷藏等等。到了周末,就带着孩子去公园游玩,看水族馆的鱼群,一起外出吃早餐,到绿地看大树、小草和鲜花等。 渐渐地,孩子和我们都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而我也不再为不能陪着小天弈入睡、给她唱摇篮曲而感到难过了。

在外公外婆的精心呵护下, 小天弈茁壮成长。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她冲我们一歪头、调皮的一笑,疲惫的感觉一扫而光。再听到她那些搞笑的趣闻,或是她展示的新本领,比如可以站地扶走啦、会双手握拳表示“谢谢”,等等,我们常常笑得合不拢嘴。

可是,也有烦恼的时候,那就是小天弈生病。前不久,重感冒“袭击”了我们家。先是外公得了感冒,虽然采取了隔离措施,小天弈还是在几天后打起了喷嚏,并发高烧。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都无法请假,只能通过频繁的电话联系,了解病情的最新状况。好在在外婆的悉心护理下,她很快痊愈了。可我和先生却在这时候也得了感冒。为避免再“过”回给她,我们只能每天晚上在门口看她几分钟,玩玩“躲猫猫”的游戏。周末也不能和她在一起,只能让外婆“坚守岗位”,再加上 “重新上岗”的外公。

随着小天弈一天天的长大,她已基本能一觉睡到天亮,且入睡时间也比较有规律了。我和先生已经开始计划着等到春到春暖花开,就结束她“小移民”的生活,让外公外婆也不用再那么日夜辛苦,而我们三口之家将走入新的乐章。当然,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如果我们下班回家很晚,怎么办?白天是让习惯在自己家生活的外公外婆将小天弈接到他们家去(早接、傍晚送,可雨天、大热天或是大冬天就存在问题),还是请他们留在我们家照看孩子(两位老人身体也不太好,早来晚回会很累,而他们午休时又习惯在硬板床上睡午觉,我们家没硬板床)等等,似乎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不过,相信我们总会找到一个较圆满的解决方案的。一切尽在期待中。

专家点评:

“小移民”的回归

这个故事中的小主角,原本被妈妈“移民”到外婆家里。所幸的是现在她回归了。

在职场新妈妈的许多困惑中,无法兼顾工作和照顾宝宝是最主要的心结。于是各种解决方法应运而生:聘请保姆的、停职的,而大多数会选择由一方祖辈家长带养。

从故事中可知道,天弈已经有将近1年的移民生活。这是无奈的选择。为什么妈妈没有发现天弈认“生”或认“床”,主要是天弈还不足2岁,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尚未出现“认生”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固定的依恋对象,对照料者都会笑脸相迎。

但是如果妈妈在天弈2~3岁时采用“移民”的方法,这时婴儿的依恋感很强,自我意识也开始萌发,就可能就会造成天弈哭闹、妈妈无法脱身等现象。

妈妈现在准备天弈回归,是明智的。但应该注意的是,除了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还应该看到,随着孩子的长大,祖父母照顾的优势也会相对减弱:如孩子活蹦乱跳,老人体力不支;老人相对规矩、担心较多,会限制孩子的活动,等等。因此,及时与老人沟通、把你们的教育理念与老人交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多表达你们对孩子的关爱就显得很重要。如可经常与孩子游戏,亲自照料她的起居、饮食等,这些都会增进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全依恋,有利于她的健康成长。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丁昀

上一篇:千变万化亲子球 下一篇:“权威”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