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哪里来

时间:2022-10-26 09:17:06

很多孩子对大人的话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他们缺乏自制力,而且不怕父母。

你的孩子有类似问题吗?他听话吗?你对他有权威吗?你的话对他有约束力吗? 我们不需要塑造出一个唯唯诺诺的“小绵羊”,但是,孩子的确需要从小懂得尊重父母的权威,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守家庭中的规则。这样他长大时(如青少年时期)才能听进父母的指引,少走弯路。

怎样能让孩子守规矩呢? 我认识的中西方两位父亲各有其主张。

中方

邹先生,美籍华人,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在美国生活多年,有两个孩子。

邹先生的教育哲学是:

适当的体罚是必要的。

不要给孩子太优裕的生活条件。

邹先生在湖南农村长大,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对子女非常严厉,经常体罚。对皮肉之苦的恐惧使得邹先生从小就非常听话,不敢违背父亲的任何要求。

虽然按照现在一般的标准,邹先生算得上“有出息”,但回过头来看,他还是认为过分的体罚不好,因为它会使亲情疏远。可是同时他又觉得,当孩子做了很令人生气的事情,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时,适度的体罚还是有用的。

邹先生更为推崇的教子方法是:不要给孩子太优裕的生活条件,也不要在生活上照顾得太周到。 他觉得,正是因为他的父亲从不给他买任何东西,所以他从小就很有克制力。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拥有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因此,邹先生反对给孩子过生日之类的活动,也反对给孩子买太多书和玩具,他认为这些会培养孩子的自我中心,也让他们不懂珍惜。

西方

杨先生(Mr. Young),美国白人,哈佛大学博士,太太是中国人。12岁的儿子安迪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学习好,有礼貌,待人宽容,很让父母省心。

杨先生的教育哲学是:

* 绝对不用体罚的方式来惩罚孩子。

* 尊重、爱和倾听是让孩子表现好的诀窍。

* 设立清楚的规则和界限,孩子和大人都必须严格遵守。

*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谎,也不要设计骗他。

* 绝不要对孩子许下你不能实现的诺言。

安迪2岁时,有一次发脾气推倒了一把椅子。杨先生跟安迪谈话,向他解释这样做是不对的,爸爸对他的行为感到失望,而作为后果,安迪必须回到他的房间,一个人在黑暗中静坐15分钟,反思自己刚才的行为。安迪进了自己的房间,大声哭泣着。15分钟后,杨先生将安迪领出房间,又谈了一次话。杨先生说,这是他对安迪从小到大所采取过的最严厉的惩罚。

安迪读3年级时,一度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开始出现B(以前是全A)。杨先生告诉安迪,如果他的分数不提高,万圣节时他就不能和别的孩子一起去邻居家讨糖果。很快,安迪的分数就提高了,因为他知道爸爸说话算话。

以上中西方两位父亲的教育理念,你更倾向于哪一位呢? 希望他们的观点对你有所启发。不管怎样,让我们归纳一下在培养孩子守规矩上大多数父母失败的原因:

1. 没有从小训练

遵守规则的训练越早开始越好。有的专家认为婴儿刚生下来即可开始训练,这听上去似乎太严厉,但其实有道理。当婴儿显示他有自我意识,并能明白大人意思时,就应在第一时间让他学会遵守规则。

举例来说,小孩尿布湿了,该换了,但他不想换,你耐心劝他,但他就是不肯。虽然他还不会说话,但他明白你的意思,这时怎么办?父母应该坚持,必要时用双手按住他,使他知道,此时他必须服从。在孩子跟你发生第一次对抗时,你必须坚持原则,不能让步,这样来回几次,孩子知道反抗是无用的,以后就会“学乖”了。

特别提醒:

先确认你的要求是正确且必要的,然后坚持。

2. 盲目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孩子要什么我们就买什么,无微不至地满足他的任何需求时,父母的权威反而不容易建立。我们不妨有意识地制造一种缺乏,比如说一个月只能买一样新玩具,这样能培养出孩子的克制力,并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特别提醒:

对孩子的需要百依百顺,制造出的是听话的父母而不是守规矩的孩子。

上一篇:我家的“小移民” 下一篇:“赏识”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