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及其关系

时间:2022-10-11 08:35:07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及其关系

摘要:文章以559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考察了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歧视知觉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小学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幸福感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而在初中阶段两类儿童幸福感无显著差异。(2)相比于打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有较少的歧视知觉;女生歧视知觉显著低于男生;小学阶段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显著低于初中阶段。(3)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幸福感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学校类型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

关键词: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幸福感;歧视知觉;调节作用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3―0143―07

一、前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家庭式流动比例越来越高,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因此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父母一起进入流人地的流动儿童越来越多,他们到城市中生活和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具体来说,流动儿童是指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又称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或“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本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即跟随父母在流入城市居住半年以上、户口在农村的7至15岁儿童。据有关资料,截至2003年随同父母进城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约有643万,到2007年在小学、初中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有765万,2010年以来这一群体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200万,换言之,现在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上海等城市更是达到每3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可见,流动儿童不仅在数量上规模庞大,而且还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将随父母长期在城市居住,成为城市的新市民。长远来看,如何让他们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认同流入地的主流文化,减少可能产生的社会冲突和矛盾,涉及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就现实状况而言,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主要面临两种教育安置方式:一种是以借读生身份就读公立学校,另一种是进入由社会力量创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打工子弟学校。一般来说,公立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硬件、师资配备等方面优于打工子弟学校;此外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会更多地接触城市本地儿童与环境,这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发展效应。例如,有些研究者认为打工子弟学校更适合流动儿童,可使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但也有些研究者认为公立学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相比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他们有更高的自尊发展水平,更高的学校满意度,在学校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方面也表现得更好。到底不同的教育安置方式会给流动儿童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就发展趋势来看,国务院曾经专门印发文件,在流动儿童入学方面明确提出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两为主”原则。北京、上海等流动人口密集城市也纷纷出台免借读费、放松户籍限制等政策,为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降低门槛。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推行,在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儿童人数逐年增加。到2011年年底,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约占79.2%,流动儿童入学以公立学校为主已然成为主导趋势,在此背景下关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考察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时,幸福感是一项核心指标。幸福感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它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人类的一切活动不仅是为了让自身得以生存,其最终目的是享有更好的生活。但是,以往有关流动儿童幸福感的研究多以流动儿童整个群体为对象进行考察,对公立学校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关注不够。如前所述,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可能会享受到更好的教学条件,但同时也可能会更多地直面由于户籍等差别所导致的种种社会排斥。双重矛盾条件作用之下,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状况到底如何,这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第一个问题。

此外,幸福感受到多种个体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歧视知觉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歧视知觉是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了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它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焦虑和心理压力,进而降低个体的幸福感。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农村人”的标签、已习得农村中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和方言等因素而遭到城市居民、教师及同学的排斥或歧视。同时,流动儿童移入城市,本身还处于适应过程,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自身认识的困惑也会使他们对这些排斥更敏感,歧视知觉体验更多。Brown等人指出,当某一个内群体的相应外群体比较对象存在时,社会比较信息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判断,进而提高儿童知觉到歧视的可能性;当社会比较对象不存在时,儿童具有的社会比较能力将失去价值,从而不对歧视知觉具有预测作用。一方面,与打工子弟学校相比,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直接与本地城市儿童接触,社会比较信息会影响其自我评价,歧视知觉相应可能会更多。但另一方面,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其家庭经济环境一般好于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而已有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显著负向地预测歧视知觉,因此在家庭经济地位的补偿作用之下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也可能并不多。到底他们的歧视知觉状况怎样,这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第二个问题。

最后,以往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幸福感与其社会关系排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但具体到公立学校背景下,二者的关系是否会有变化?换言之,流动儿童的幸福感与歧视知觉的关系是否会受到不同学校来源的影响,也即学校类型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调节作用,这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第三个问题。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将以打工子弟学校为参照,探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和歧视知觉状况,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具体考察。

二、方法

(一)被试

从北京市朝阳、海淀、大兴和石景山区选取七所接收流动儿童的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进行调查,有效被试共包括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不含初一)的学生559名,其中公立学校流动儿童290名,男生165人,女生125人;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269名,男生151人,女生118人。小学四年级75人,平均年龄9.85±0.76岁;小学五年级119人,平均年龄11.21±0.86岁;小学六年级115人,平均年龄11.98±0.65岁;初中二年级131人,平均年龄14.52±1.24岁;初中三年级119人,平均年龄15.39±1.19岁。所有被试平均年龄为12.83岁。

(二)工具

(1)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该工具用于测查被试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后者仅有1项,每个项目均为7级计分。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的项目平均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其范围在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分数越高表明被试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越高。在主观幸福感的有关研究中,该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

(2)歧视知觉问卷。采用刘霞和申继亮编制的个体歧视知觉问卷,考察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体验,内容涵盖言语歧视、身体攻击、躲避等方面,由被试判断这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频率。问卷共21个条目,采用5点量表进行评价,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歧视体验越多。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

(3)自编基本信息问卷,主要考察流动儿童的学校类型、性别、年级等人口学信息。

(三)程序

采用纸笔方式,利用学生自习课时间以班为单位施测。首先由主试引导学生阅读指导语,了解测试的要求,随后开始填答问卷,所有问卷一次完成。

(四)数据录入和统计

采用Excel 2003将有效原始数据录入电脑,使用SPSS18.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状况

表1列出了不同年级和性别的流动儿童在幸福感方面的得分。

以幸福感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学校类型:公立、打工子弟学校)×2(性别:男、女)×5(年级:小学四、五、六和初中二、三)方差分析(UNIANOVA),结果见表2。

表1显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得分为10.53(SD=3.38),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M=8.84,SD=3.03)。表2显示,在幸福感方面,学校类型、年级主效应以及类型与年级的交互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性别主效应及其他交互效应均不显著。对类型和年级问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小学四、五、六年级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幸福感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但是在初中二、三年级两类儿童幸福感差异不显著。也即,在小学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幸福感更高,但到了初中阶段两类儿童的幸福感则无显著差异。

(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状况

表3列出了不同年级和性别的流动儿童在歧视知觉方面的得分。以歧视知觉为因变量,进行2×2×5的方差分析(UNIANOVA),结果见表4。

表3显示,相比打工子弟学校,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较少。表4显示,在歧视知觉上学校类型、性别和年级的主效应均显著,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女生歧视知觉显著低于男生。对年级主效应的事后检验表明,小学四、五、六年级之间歧视知觉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初中二、三年级,初二歧视知觉又显著低于初三年级,后者的歧视知觉最多。

(三)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为了了解整个流动儿童群体歧视知觉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全部被试在两个变量上的得分进行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相关为一,28(p

如前所述,幸福感与歧视知觉在不同学校流动儿童身上有着不同的表现,那么学校类型是否会进一步调节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首先,控制性别和年级因素,分别对不同学校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得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相关为一,24(p

表5显示,歧视知觉与学校类型能显著预测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得分,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23(p

四、讨论

(一)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和歧视知觉状况

表2显示,在小学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而在初中阶段二者并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不同的学校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教育资源指数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非常大,硬件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不容忽视。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师资条件都比不上公立学校,该环境中儿童能够享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远少于公立学校。(2)以往研究发现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均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而到初中阶段两者差异又不显著。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安全感与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前者能显著预测后者。因此不同学校流动儿童安全感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幸福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3)以往研究还发现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自尊感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而自尊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幸福感,因此两类学校流动儿童在自尊方面的差异也是导致幸福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4)从发展角度而言,进入初中之后学生会面临青春期的诸多问题,以及开始思考以后如何升学、要不要回老家读书、甚至毕业后要不要出去打工等问题,由此带来幸福感的下降。另外,从流动儿童在京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上来看,虽然《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对符合条件的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满足他们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流动儿童需要自行联系学校,并缴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再加上高考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在京就读高中,初中毕业后转回原籍,从而也带来了幸福感的下降。具体到不同流动儿童身上,这种趋势可能不完全一致。对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来说,他们原有的幸福感相对较低,在面临新问题时会相对稳定。而对于公立学校儿童来说,由于当前就读学校与原籍学校差异可能很大,且他们更多地接触城市儿童,在面对中考带来的压力和紧张的学习状况以及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时,心理落差可能也会更大,所导致幸福感的下降可能更多,从而缩小了两者的差距。

表4显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比打工子弟学校儿童报告了更少的歧视体验,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1]、[21]、[22]该结果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1)即使不在同一所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对象也是城市儿童,与该群体的比较和社会不公正感的体验使得他们对歧视知觉更敏感;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因为直接与城市儿童接触,对该群体的看法比较客观,对自己的看法也更积极。另外,很多公立学校都比较重视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留意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善的学校环境,使得他们的歧视体验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2)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考虑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歧视知觉影响的补偿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也会占有一定的优势,感受到较少的歧视知觉。反之,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则可能会体验到更多由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引起的不公正感,产生更多的歧视体验。

除此之外,表4还显示歧视知觉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小学阶段低于初中阶段,初三年级达到最高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进入初中后,流动儿童会更多地面临升学压力,但由于户口原因他们不得不直面回老家继续升学的状况,从而知觉到了更多来自户籍制度的歧视。此外,初中阶段儿童处于自我意识高度发展阶段,对自我评价和认知的关注可能会使他们对歧视的知觉更敏感,从而导致在此阶段歧视知觉比小学阶段更高。以上结果也提醒教育部门,应该尤为密切地关注初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初三年级。如何降低他们的歧视知觉、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二)流动儿童幸福感与歧视知觉的关系

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与以往研究相一致[12]、[23]、[24]、[25],说明歧视知觉对于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幸福体验有其重要的作用。对学校类型的调节作用分析表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虽然显著低于打工子弟学校,但其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却更强。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多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他们更可能觉得自己是城市社会的成员,当歧视发生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并未像期望的那样受到平等对待,觉得自己的身份被否定了,从而影响了幸福感。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较低,来自城市社会成员的歧视对其身份否定的影响较小,对幸福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有研究指出在歧视知觉与社会文化适应的负向预测关系中,城市认同有增强作用,老家认同有缓冲作用。考虑到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更高,而老家认同更低,则更容易理解歧视知觉为何对他们幸福感的作用相对更大。

总之,考虑学校类型对歧视知觉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它提示我们将流动儿童安置到公立学校有助于降低歧视知觉,提高流动儿童的幸福感;但另一方面,虽然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体会到的歧视知觉相对较少,但其对幸福感的作用却更大,这提醒教育部门在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时,也应关注歧视知觉的突出作用。

五、结论

(1)在幸福感上小学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更高,初中阶段两类流动儿童差异不显著;

(2)在歧视知觉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更少,女生更少,小学阶段更少;

(3)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校类型对二者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其幸福感的作用更大。

上一篇:浅谈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语文教学艺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