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再审事由的思考

时间:2022-10-11 06:43:52

关于民事再审事由的思考

一、民事再审事由概述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民事再审程序不同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它不是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而是独立于一审二审程序之外的救济程序。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我国再审程序更多地是追求对错误判决的纠错,并认为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在诉讼程序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所以在立法上的偏颇及司法实践中出现偏差就顺理成章了。

民事再审事由是法院审查应否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理由或者根据。它是整个民事再审程序的根基,发挥民事再审制度的功能,完善民事再审制度的构架,最关键的就是研究民事再审事由。

总的来说,要想尽量避免民事再审程序出现滥用司法资源,重实体轻程序的情况,民事再审事由的完善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也做出了相关完善工作,然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厘清和进一步完善。

二、对2007年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事由的分析

(一)民事再审事由的放宽和既判力的协调

既判力理论的初衷在于维护法的稳定性、权威性,而再审程序的设计则是为了还原案件的真实状态。价值目标的差异性导致二者在理论上存在冲突,如何平衡二者关系也就成为法律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仔细深究,二者实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它们的共同目标体现在对司法公正的追求上。实体公正与秩序稳定的冲突本身是无法消除的,所以一定要致力于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矫正民事再审指导思想,合理限制民事再审理由,从而将二者做到最合理的协调。

(二)民事再审事由中“新证据”概念模糊

民事再审事由中的“新证据”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概念模糊不清,有关立法和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呈现多元化趋势。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 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有新的证据,足以原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在2007年的修正案中“有新的证据,足以原判决、裁定的”,这一再审事由虽然没作修改,但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有新的证据就可以申请再审,但何为“新证据”,具体范围没有进一步明确。而相关司法解释对新证据的规定以限制为主,但在具体规定上仍然有分歧。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新证据”作了解释:“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但这仍然是较为原则性的规定,在实践中还应该做更深层次的理解。至于何谓“足以原判决、裁定”,其标准是什么,就很难界定了。如此一来,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太大,使得此项再审事由的界限依然模糊不清。

(三)管辖错误作为民事再审事由的缺陷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管辖错误、审判组织不合法、该回避而没回避等程序性事由列入再审事由,可以说是我国立法的一大进步,充分体现了立法机关对当事人程序权利的保护和对程序公正的重视。然而对当事人来说,无论哪个法院受理和审理案件,在理论上都是代表国家司法机关行使裁判权,不影响当事人诉权的行使,更不影响当事人是否受司法保护的问题。即使管辖存在错误,其错误的性质、后果与诸如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审理法官徇私枉法等均不能相提并论,对公正的实质影响都相对要小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管辖错误就不需要纠正,只是没有必要通过再审这种非常程序来纠正。

三、对民事再审事由完善的几点建议

(一)民事再审事由要具体明确

再审事由是人们参照的依据,如果事由模糊不清就会影响程序的正常运用。

而再审事由中新证据占据了重要的比例,但是新证据在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并不统一。这就要求对新证据作出更明确细致的界定。应当明确民事再审新证据在具体实践中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从证据形成时间上看:一是申请再审时新提交的;二是该证据在辩论终结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证据,只因当事人在辩论终结前尚未发现或者因客观原因未能提出。此外民事再审新证据要确保证明力相当强。从原则上来说民事再审新证据还要求当事人在原审未发现并未提交的证据具有不可归责性,没有主观上的故意和过错。

(二)民事再审事由要具备有限性

民事再审程序如果频繁的被启动就会导致其失去立法的初衷,“宽泛的再审程序会导致更多的已终审的案件如洪水猛兽般的猛扑过来,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既判力的防线节节败退,以致最终被摧垮。”

根据立法精神,只有“严重违反程序”,可能“影响正确审判”的情况下才能作为再审理由,比如法院作为审判主体不合格、没有开庭审理、剥夺当事人辩论权、重要证据未经质证、没有合法传唤当事人等。

(三)民事再审事由要具备合法性

民事再审事由必须要具备合法性指的是只有参照法律规定才能启动民事再审程序,这可以提高再审程序启动的透明度,避免司法机关的暗箱操作或者是当事人通过“曲线救国”浪费司法资源。从而更有利于司法公正,维护生效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常怡.《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页

[2]张卫平.《探讨与构想—民事司法改革导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3]刘洋,宋冰著.《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反思与重构》.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页

上一篇:探究中国微电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下一篇: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