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性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10-11 05:22:19

浅谈有效性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

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随着课改的深入,不少语文课上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回答,如回答不合教师“口味”,则不断提示,直到教师“满意”为止,然后再继续下一个问题……

表面上看,这种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气氛也不错,且美其名曰“双边活动较多”、“师生互动”其实,这种教学方式的本质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实质上是“被学习”。教师虽然在提问,虽然在假装不知道答案,但仍以自己预先“精心设计”的答案作为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回答,只要和自己的“标准答案”不一致,虽然并不立即否定,但却不断“提示”,逐渐向自己的“标准答案”靠拢,如果学生确实回答不出来,就只好自己说,这样,学生就获得了一个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课堂,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但是其有效性相当差。究其原因,是这种课堂指向了知识,而不是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方面提出的重要建议就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在上面这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哪里还谈得上“培养能力”?况且这种“被学习”也只是少数“优生”的“专利”,而很多学生则被无情抛弃,哪里还谈得上“面向全体”?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实际是打着课程改革的大旗,却走着传统教学的老路,完全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挫伤了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真正有效呢?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鲍里奇曾提出: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要学生主动参与,必须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而且是独立走进课文,让他们凭借自己平时的基础知识、情感经验,自由的在课文里和作者对话,去触摸作者感情的脉搏……这样,学生就会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对课文的初步感悟和理解。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凭自己的那点能力理解的课文,肯定不深不透,达不到教师既定教学目标!是的,学生的理解确实不能像教师凭借几十年的阅历,再加各种参考书的“辅导”而得来的理解那样深刻,但是,毕竟是自己的理解,他们的阅读能力,情感体验因此又会前进一步。正如学走路的小孩:大人搀着走一百米,不如小孩自己挪动一小步意义重大!

在一次课送课下乡的改教学交流活动中,有实验初中的老师在我们学校教《风筝》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自由朗读后谈谈对这篇课文的主人公的评价,是柔情的还是严厉的。

当然多数孩子肯定选择的是严厉的,因为七年级的孩子对鲁迅的了解还不太深入,仅从六年级的《十六年前的回忆》那篇文章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就这篇《风筝》而言他们肯定说是严厉的,因为兄弟想放风筝有很喜欢放风筝,做哥哥的不但不让放也不让做,这让学生无疑就会觉得的他是很严厉的了。但老师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亲情(这一个单元都是体现亲情的文章)最后就自己说出来了,生拉硬拽,没办法学生很认同老师的,最后还是确定主题是在矛盾冲突中体验了浓浓的手足情。

孩子们的这些说法,证明他们确没有真正走进了课文,他们和作者在情感上没发生共鸣!此时,老师应该清楚:哪些东西学生已领悟,哪些东西尚需引导!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简单而“狭窄”的回答,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探究、展示自我的天地!

要想让学生“急于表达”、“主动表达”,除了让他们真正独立走进课文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其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他们的交往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将争论引入小组的发言中,经过思维的碰撞,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教师在学生讨论时,最好能深入到小组中去,参与其讨论,了解他们的合作情况,以便灵活调整下一步教学环节。

综上所述,学生在课堂上“急于表达”、“主动表达”,获取的知识不是老师直接给的“死知识”,而是经过老师的“引导”得来的“活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急于表达”,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呆板的,死气的回答形式,而是灵活的,热烈的对话形式,甚至是一个带有不可预测的心灵对话过程,教学过程因此展示出它原本就具有的对话性质,语文课的模糊性、多义性也得到了体现,课堂因此就具有了良好的氛围!这样的课,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初中语文教学》.

[3]《有效教学方法》.

上一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摭谈 下一篇:对高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的几点做法